乘用车座椅座垫与腿托的联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493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包括腿托和座垫防下潜管,其腿托和座垫防下潜管通过一联动机构实现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联动机构即可实现腿托与座垫防下潜管之间的联动。当腿托往上运动时座垫降低,腿托向下运动时座垫向上提升,同时保持了常规座垫前提升的防下潜功能。为用户提供一种新的体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乘用车座椅
,特别涉及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乘用车高档座椅中,其腿托部件的运动和座垫前提升中的防下潜管的运动是分别控制的,需要调整多次才能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无法满足用户对腿托部件和座垫前提升中的防下潜管联动的便利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乘用车座椅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通过该联动机构即可在调整腿托部件角度的同时调整座垫内的防下潜管或者在调整座垫内的防下潜管的同时调节腿托部件的角度。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包括腿托和座垫防下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和座垫防下潜管通过一联动机构实现联动。在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支撑在一块座垫骨架上的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具有一传动杆;一端与所述传动杆铰接的连杆;一对分别铰接在两块座垫固定板的跷板支架,所述一对跷板支架通过一同步杆联动,所述跷板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跷板支架的第二端与腿托连接,跷板支架的第三端与座垫防下潜管连接,其中跷板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分设在所述跷板支架与座垫固定板铰接点的前后两侧。在本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支撑在座垫固定板上的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和腿托驱动电机,所述座垫防下潜管和腿托驱动电机均具有一传动杆;一端与腿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腿托驱动电机的传动杆铰接的腿托连杆机构,其中腿托连杆机构的铰接支点铰接于座垫骨架上;一端与座垫防下潜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的传动杆铰接的座垫连杆机构,其中座垫连杆机构的铰接支点铰接于座垫固定板上;一控制所述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和腿托驱动电机联动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一可接收电机发出的信号进行记数并对防下潜管及腿托位置进行记忆的记忆模块。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联动机构即可实现腿托与座垫防下潜管之间的联动,即实现了汽车座椅安全性与舒适性的切换。当腿托往上运动时座垫降低, 腿托向下运动时座垫向上提升,同时保持了常规座垫前提升的防下潜功能。为用户提供一种新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及运动分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运动分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该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为一单电机联动机构,其包括一减速电机10,该减速电机10可支撑在一座垫骨架(图中未示出) 上,其具有一传动杆11,当减速电机10转动时,该传动杆11实现轴向运动。该单电机联动机构还包括一连杆20和两块跷板支架30,连杆20的一端与传动杆 11铰接。两块跷板支架30通过铰销31分别铰接在两块座垫固定板70、70a上,两块跷板支架30通过一同步杆40连接实现联动,跷板支架30的第一端与连杆20的另一端铰接,跷板支架30的第二端与腿托50连接,跷板支架30的第三端与座垫防下潜管60连接,而跷板支架30的第二端和第三端分设在跷板支架30与座垫固定板器(70)铰接点,即铰销31的前后两侧。当减速电机10驱动传动杆11轴向运动时,通过连杆20,将动力传递到跷板支架30上,跷板支架30即可绕铰销31转动。当减速电机10驱动传动杆11向前运动时,通过跷板支架30的顺时针翻转,即可实现腿托50向上运动,而座垫防下潜管60向下运动的联动关系。当减速电机10驱动传动杆11向后运动时,通过跷板支架30的逆时针翻转,即可实现腿托50向下运动,而座垫防下潜管60向上运动的联动关系。实施例2参见图3,该实施例的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为一双电机联动机构,其包括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100和腿托驱动电机200,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 100和腿托驱动电机200支撑在座垫骨架(图中未示出)。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100和腿托驱动电机200分别具有传动杆110、210,当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100和腿托驱动电机 200转动时,传动杆110、210实现轴向运动。腿托300通过腿托连杆机构310铰接在座垫支撑架320上,而座垫支撑架320则固定在座垫骨架(图中未示出)上。腿托连杆机构310与传动杆210铰接,这样当腿托驱动电机200转动时,通过传动杆210将动力传递至腿托连杆机构310,并通过腿托连杆机构 310带动腿托300上升或下降。座垫防下潜管4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座垫连杆机构410上,两个座垫连杆机构410分别铰接在两块座垫固定板500上,其中一个座垫连杆机构410与传动杆110铰接, 这样当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100转动时,通过传动杆· (110)将动力传递至一个座垫连杆机构410上,并通过两个座垫连杆机构410带动座垫防下潜管400下降或上升。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100和腿托驱动电机200均为记忆电机,该种电机的特点在于运转时可发射记数信号至一控制装置600中的记忆模块,再由控制装置600中的记忆模块记忆总的信号数据进行控制电机运转,使腿托300与座垫防下潜管400之间建立一种位置记忆联动关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包括腿托和座垫防下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和座垫防下潜管通过一联动机构实现联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支撑在一块座垫骨架上的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具有一传动杆;一端与所述传动杆铰接的连杆;一对分别铰接在两块座垫固定板的跷板支架,所述一对跷板支架通过一同步杆联动, 所述跷板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跷板支架的第二端与腿托连接,跷板支架的第三端与座垫防下潜管连接,其中跷板支架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分设在所述跷板支架与座垫固定板铰接点的前后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支撑在座垫固定板上的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和腿托驱动电机,所述座垫防下潜管和腿托驱动电机均具有一传动杆;一端与腿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腿托驱动电机的传动杆铰接的腿托连杆机构,其中腿托连杆机构的铰接支点铰接于座垫骨架上;一端与座垫防下潜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的传动杆铰接的座垫连杆机构,其中座垫连杆机构的铰接支点铰接于座垫固定板上;一控制所述座垫防下潜管驱动电机和腿托驱动电机联动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有一可接收电机发出的信号进行记数并对防下潜管及腿托位置进行记忆的记忆模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包括腿托和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乘用车座椅电动前提升与电动腿托联动机构,包括腿托和座垫防下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和座垫防下潜管通过一联动机构实现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贝毅吴云椿陈亚雄唐臻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