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意中专利>正文

快速高压灭菌锅的锅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941 阅读:4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速高压灭菌锅的锅门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卡合门体沿滑槽上下位移产生锅体启闭作用的轨道;一结合于锅体上方前后,用以改变第一、二配重块与门体重力方向的第一、二滑轮轴座;及用以平衡门体重量的第一、二配重块所构成手动操作装置,且该手动操作装置亦可增设一电动操作装置,而其锅门的密闭,亦可于门体框槽内设一具气嘴的环管,从而,可通过供气装置的进排气作用,使锅门密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快速高压灭菌锅的锅门结构,主要针对真空蒸汽灭菌锅而设计,使门板与锅体能达到完全密闭的快速高压灭菌锅的锅门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查以往惯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锅门,系将锅门一侧枢联于锅体,以其枢联部为中心转动锅门启闭锅体开口部,且于锅门门体中央设大型圆形转动手柄,旋转手柄驱动数支辐射状排列的门闩插入锅体开口部周边所设的闩孔而将锅体开口部密闭,以便承受锅体内高压蒸汽的压力,达到安全密闭锅体开口部的功效,又其密闭部份均以密合垫圈处理,久而久之易使密合垫圈生热油或旋转,严重影响锅体的密合度,使锅体内的蒸汽外泄,极易造成意外。新型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压灭菌锅的锅门改良结构,以解决前述高压蒸汽灭菌锅锅门惯用结构的缺失,使人力操作较省力并节省操作的工时。本技术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压灭菌锅的锅门改良结构,其通过供气装置的进、排气作用使环管膨胀触及门板,以达密合的效果。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高压灭菌锅的锅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体开口端具有一环形嵌槽,嵌槽内具有相配合的空心圆形或U形的垫圈,环形嵌槽后部具有与用于输入压缩空气将垫圈推出与门体紧密而使门体完全密闭锅体的空压机相连的管道;—用于卡合门体并使门体上下位移而启闭锅体开口的轨道,其包括具有相对滑槽的二条滑轨,结合在锅体开口端开口两侧;以及—手动操作装置,其包括—第一、二滑轮轴座,二轴座枢联在转动轴两端,转动轴上分别结合有二滑轮,所述轴座分别固定在前述锅体上方前后端位置;以及—重量总和与前述门体相等的第一、二配重块,其一端分别结合有第一、二钢缆,第一、二钢缆绕在前述第一、二滑轮轴座上的滑轮上,并与卡合在前述轨道中的门体相连接。其中,锅门的手动操作装置上,具有一电动操作装置,其包括—通过皮带与马达相连的皮带轮,固定在手动操作装置第一、二滑轮轴座中的一转动轴上;—可正反转的马达,其输出轴上具有一用于使皮带轮与输出轴连接或分离的电磁离合器,与皮带轮相连接;—用于触动触控开关切断马达电源的触片,结合固定在第一、二钢缆中任一钢缆上;二用于通过门体启闭与触片接触切断马达电源的触控开关,分别固定在前述触片相对侧位置。其中,锅体开口端的环形嵌槽内嵌合有具气嘴的伸缩环管,环形嵌槽的外侧具有对应的供气嘴穿出的孔槽,气嘴与进、排气管的一端连接,而进、排气管的另一端与空压机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根据上述操作门体的框槽内所设一具气嘴的环管,通过供气装置的进、排气作用使环管膨胀触及门板,从而达到密合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图1卸下局部外壳,显示本技术改良部份结构图。图3为图2中锅体开口端环形嵌槽剖面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锅体开口端环形嵌槽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锅门门体操作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其它目的、结构及功能,将参照实施例的图式详细地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2、图5所示,本技术快速高压灭菌锅11的锅体12为卧式设置,其开口端13两侧有二相对称滑轨14构成的轨道,用以引导卡合其滑槽15中的门体16向上或向下位移,对锅体12开口端13产生启或闭的作用。该门体16的驱动,设有手动与电动二操作装置17、18分别驱动启闭锅体12开口端13。其中,手动操作装置17由第一、二滑轮轴座19、20与第一、二配重块21、22所构成。其第一、二滑轮轴座19、20分别由轴座23、转动轴24、及滑轮25所结合而成,通过轴座23分别结合于锅体12上方前后端位置,用以改变第一、二配重块21、22及门体16本身重力的施力方向。枢联支撑于轴座23间的转动轴24上,各固定有二滑轨25,用以分别通过钢缆的绕过转变门体16与第一、二配重块21、22的重力方向。该第一、二配重块21、22的重量总和与门体16相等,分别通过第一、二钢缆26、27经第二、一滑轮轴座20、19转动轴24上滑轮25与卡合轨道中门体16适当位置连接达到重力成平衡状态,人手握持门体16把手28,推动门体16沿滑槽15启闭锅体12开口端13时,所施的力量仅需克服第一、二钢缆26、27与滑轮25间的摩擦力即可达成,故甚为省力。续请参阅图2、图5所示,本技术驱动门体16位移的电动操作装置18系在手动操作装置17的第一、二滑轮轴座19、20中任一滑轮轴座转动轴24上设皮带轮29,通过皮带30与一具有电磁离合器31的正反转马达32相连,并于第一、二钢缆26、27一侧设第一、二触控开关33、34,与其相对的钢缆上结合触片35,其中正反转马达32的启动,由一脚踏式开关36所控制。于开门时,(门体16盖合锅体12开口端13时)(如图5所示)脚踏开关36即导通马达32电源,同时使电磁离合器31产生作用,使马达32与离合器31接合,同时通过皮带30与皮带轮29驱动转动轴24反转,带动滑轮25驱动第一、二钢缆26、27向门体16方向位移,当钢缆上的触片35与第一触控开关33触接即切断马达32电源,同时电磁离合器31失去磁力而分离,门体16停止位移,此时,门体16恰将锅体12开口端13开启(如图2所示)定位。于关门时,脚踏开关36导通马达32电源,同时电磁离合器31结合马达32,驱动转动轴24正转,带动滑轮25驱动第一、二钢缆26、27向第一、二配重块21、22方向位移,当钢缆上的触片35与第二触控开关34触接即切断马达32电源(如图5所示),同时电磁离合器31分离,门体16停止位移,此时,门体16恰将锅体12开口端盖合。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锅体12开口端13有一环形嵌槽42,其内嵌合配合的垫圈43,该垫圈43横截面呈空心圆形或U形,通过环形嵌槽42后部所设第一管道44与空压机相连,当门体16盖合锅体12开口端13后,由空压机输入压缩空气,将垫圈43推出与门体16紧密接触,达到门体16完全密闭锅体12开口端13的功效。当灭菌完成开启门体16前,由环形嵌槽42后部与真空泵当相连的第二管道45抽取环形嵌槽42中空气,而吸回环形垫圈43定位。如图4所示,本技术锅体12开口端13的环形嵌槽42内,亦可嵌合具气嘴46的伸缩环管47于环形嵌槽42的外侧设有对应个供气嘴46穿出的孔槽48,该气嘴46能与进排气管49的一端连接,而进排气管49的第一端与空压机连接,通过供空压机的进排气作用,使伸缩环管47膨胀触及门体16将锅门完全密闭。图1所示,本技术设有电源开关37,用以控制整体灭菌锅11的电源。微电脑触控屏幕38,用以选择灭菌所采用的操作行程。打印机39印出灭菌行程中各项数据。内、外锅压力表40、41,用以分别显示内外中的蒸汽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高压灭菌锅的锅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锅体,锅体开口端具有一环形嵌槽,嵌槽内具有相配合的空心圆形或U形的垫圈,环形嵌槽后部具有与用于输入压缩空气将垫圈推出与门体紧密而使门体完全密闭锅体的空压机相连的管道;    一用于卡合门体并使门体上下位移而启闭锅体开口的轨道,其包括具有相对滑槽的二条滑轨,结合在锅体开口端开口两侧;以及    一手动操作装置,其包括:    一第一、二滑轮轴座,二轴座枢联在转动轴两端,转动轴上分别结合有二滑轮,所述轴座分别固定在前述锅体上方前后端位置;以及    一重量总和与前述门体相等的第一、二配重块,其一端分别结合有第一、二钢缆,第一、二钢缆绕在前述第一、二滑轮轴座上的滑轮上,并与卡合在前述轨道中的门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高压灭菌锅的锅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体开口端具有一环形嵌槽,嵌槽内具有相配合的空心圆形或U形的垫圈,环形嵌槽后部具有与用于输入压缩空气将垫圈推出与门体紧密而使门体完全密闭锅体的空压机相连的管道;—用于卡合门体并使门体上下位移而启闭锅体开口的轨道,其包括具有相对滑槽的二条滑轨,结合在锅体开口端开口两侧;以及—手动操作装置,其包括—第一、二滑轮轴座,二轴座枢联在转动轴两端,转动轴上分别结合有二滑轮,所述轴座分别固定在前述锅体上方前后端位置;以及—重量总和与前述门体相等的第一、二配重块,其一端分别结合有第一、二钢缆,第一、二钢缆绕在前述第一、二滑轮轴座上的滑轮上,并与卡合在前述轨道中的门体相连接。2.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意中梁智清
申请(专利权)人:梁意中梁智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