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人行步道公共交通系统,其包括两条并列同向运行的短程乘降步道和远程直达的持续快速运载步道,两条步道的乘、降过程均分别设置为匀加速、匀速以及匀减速逐级变化的运行模式,并在短程乘降步道上形成有多个供乘客走出/步入短程乘降步道的站台,在两条步道之间形成多个同速的换乘段及相应地设有换乘口。行人能够以步速进入运载步道,并且可根据行程长短自行选择乘坐持续快速运载步道或短程乘降步道;乘坐持续快速运载步道时可快速直达更远目的地,在到达站台目的地之前可换乘到短程乘降步道,经匀减速后能仍以步速走出步道而平稳到达目的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交通大流量的道路上,不会造成堵车,且可连续不间断无缝、无污染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共交通系统,尤指一种可连续无拥堵运行的自动人行步道公共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者交通问题,特别是公共交通已成为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其主要问题表现为拥堵严重、事故频发, 能耗高排放大,效能严重下降等方面,特别是高峰时段和极端气候条件下,近乎“交而不通” 的瘫痪局面愈演愈烈。这一切都给现有的轮式车辆与静态道路组合而成的传统交通带来严重挑战。在我国也包括众多其他国家的城市多数都以旧城区作为繁华中心,绝大多数交通拥堵区段已无扩展道路或增加运营车辆的条件,建设轨道交通更是难上加难。目前较好的办法是提高现有公交能效,通过方便出行的方式来诱导放弃自驾车的行为。但这一切包括 BRT(快速公共客运系统)都要以占用更多道路、警力等社会资源或增加运营车辆为前提; 且BRT在各国的运营效果差异很大,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目前增加的公交车辆已成为与其他车辆共同造成拥堵后果的“制造者”。公交司机为赶时间开霸王车引发社会公愤,公交车霸已成社会问题。此外,传统的轮式公共汽电车与静态道路或轨道等交通设施,运行时有尾气排放,并且在城市商业中心或旅游景点等交通大流量的地方,也存在极易拥堵造成交通压力大、运送效率低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人行步道公共交通系统,该系统能够将车辆运动改变为道路运行,将车与路有机融为一体,不会造成堵车并且可连续无污染运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自动人行步道公共交通系统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人行步道公共交通系统,其包括有架空布置的钢立柱结构架、平行设置于所述钢立柱结构架上方的运载步道、控制所述运载步道运行的智能集控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运载步道上的同步扶手装置所述运载步道,其包括两条并列同向运行的短程乘降步道和远程直达的持续快速运载步道,所述短程乘降步道于靠近道路的一侧设置;所述持续快速运载步道由连续的传输履带构成,所述短程乘降步道由多段相互独立的传输履带构成,在所述短程乘降步道的各段传输履带之间形成有多个供乘客走出/步入所述短程乘降步道的站台;所述智能集控系统,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每条步道与所述钢立柱结构架之间用于紧急制动所述运载步道的安全控制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步道循环移动的步道驱动装置;所述同步扶手装置,其包括有防护栏板、设置于所述防护栏板上的同步扶手以及驱动所述防护栏板和所述同步扶手随所述运载步道一起同速移动的扶手驱动系统,所述防护栏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每条步道的两侧、并在所述两条步道之间形成有多个供乘客在所述两条步道之间跨行的换乘口。所述智能集控系统还包括有与所述步道驱动装置电连接的传动调速装置;所述短程乘降步道从所述站台的起始位置至所述站台的终点位置经所述传动调速装置依次设置成勻加速段、短程勻速段和勻减速段;所述持续快速运载步道从其起始位置至其终点位置经所述传动调速装置也依次设置成勻加速段、全程勻速段和勻减速段。所述短程乘降步道的短程勻速段运行速度与所述持续快速运载步道的全程勻速段的运行速度相同。所述持续快速运载步道设有多个同步折叠座椅,所述同步折叠座椅设置在所述持续快速运载步道运行方向的左侧、并与所述防护栏板固定。位于所述各换乘口处的防护栏板设置为汽栅缓冲护栏或者柔性缓冲护栏。其采用电能为驱动能源,其采用的驱动方式为变频、气垫或磁浮驱动。其乘降与运载过程采用连续不间断无缝运行的方式。其外部设有全封闭式的无框玻璃维护结构。其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晶片。其还包括有消防通风系统、电照系统以及指示路牌系统。与现有的公共交通设施相比,本专利技术自动人行步道公共交通系统具有以下社会效1)由于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无等车、无堵车,无行车避让且不受交通信号管制和连续不间断无缝运行,从而使其运行时的旅行速度几乎等于行车速度,因此高时效性的优势十分显著。2)本专利技术中消防通风系统所采用的消防水源可与市政管网对接,在应急处置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能快够速疏散人员并及时强力扑救。 3)由于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为全封闭无轮式运行,其抵抗极端恶劣的风雨雪雾天气造成洪涝和冰冻灾害时,自身所具备的耐候性比轮式公共汽电车更好;且因其为全封闭独立运行,因此相比于传统公共交通其发生交通事故几率几乎为零。4)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的运行传动装置原理及内部构造简单,整个系统性能更加稳定可靠。5)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中防护栏板采用汽栅缓冲护栏或者柔性缓冲护栏,其整体特性与轮式公交频繁启动和制动甚至紧急刹车相比,表现出极好的运行平顺性以及乘客和系统外人员安全性。6)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的乘降与运载过程为连续不间断无缝运行的方式,能够根本解决乘客集中上下车和车内拥挤问题,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造成人流拥堵聚集,从而有效减小恐怖袭击目标性;也可有效化解异性乘客身体接触矛盾,减少扒窃等社会问题的发生。7)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的外部采用全封闭式的无框玻璃维护结构,使本系统的整体外型更加精美;此外,该玻璃结构既为系统遮风防尘挡雨,又为乘客观光游览提供了全新窗口,更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8)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以电能作为全部驱动能源,运行无噪声、无尾气排放是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减排绿色交通。9)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可高架设置,且无站场用地可有效地减少道路等土地占用,为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创造有利的条件。10)将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设置在人口稠密的大型城市,可与原有地铁等大型公交设施形成运输优势主力,从而有效地减少大公交、出租车的运营占地,并将汽、电车用于加密小街巷,使行人出行更加便捷;将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设置在那些不宜设置地铁或轻轨的城区, 同样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从根本上解决公共交通压力。11)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完全采用智能集控,可大大减少运行和管理员额。12)本专利技术公交系统可成为市政配套设施的综合载体,可整合广告、指示牌、路灯等设施于一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乘客在本专利技术中的两条步道之间进行换乘的操作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立柱结构架,2步道驱动装置,3传动调速装置,4安全控制装置,5短程乘降步道,6持续快速运载步道,7勻加速段,8短程勻速段,8’全程勻速段,9勻减速段,10站台,11上下行斜梯,12同步扶手装置,13换乘口,14无框玻璃维护结构,15观光窗口,16同步扶手,17防护栏板,18同步折叠座椅。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自动人行步道公共交通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钢立柱结构架1、 平行设置在钢立柱结构架1上方的运载步道、控制运载步道运行的智能集控系统以及设置于运载步道上的同步扶手装置12。钢立柱结构架1为架空布置,可设置成桁架式或者板梁式,以配合安装和支承各个部件、承受各种载荷。运载步道,其包括两条并列同向运行的短程乘降步道5和远程直达的持续快速运载步道6,其中短程乘降步道5设置在靠近道路的一侧。持续快速运载步道6由连续的传输履带构成,短程乘降步道5由多段相互独立的传输履带构成,在短程乘降步道5的传输履带之间形成有多个供乘客走出/步入短程乘降步道5的站台10。对应于各站台10,在短程乘降步道5的外侧设置相应地设有可供乘客走出或进入站台10的上下行斜梯11。智能集控系统,其包括设置在每条步道与钢立柱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人行步道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架空布置的钢立柱结构架、平行设置于所述钢立柱结构架上方的运载步道、控制所述运载步道运行的智能集控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运载步道上的同步扶手装置:所述运载步道,其包括两条并列同向运行的短程乘降步道和远程直达的持续快速运载步道,所述短程乘降步道于靠近道路的一侧设置;所述持续快速运载步道由连续的传输履带构成,所述短程乘降步道由多段相互独立的传输履带构成,在所述短程乘降步道的各段传输履带之间形成有多个供乘客走出/步入所述短程乘降步道的站台;所述智能集控系统,其包括设置在所述每条步道与所述钢立柱结构架之间用于紧急制动所述运载步道的安全控制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运载步道循环移动的步道驱动装置;所述同步扶手装置,其包括有防护栏板、设置于所述防护栏板上的同步扶手以及驱动所述防护栏板和所述同步扶手随所述运载步道一起同速移动的扶手驱动系统,所述防护栏板垂直设置在所述每条步道的两侧、并在所述两条步道之间形成有多个供乘客在所述两条步道之间跨行的换乘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赵辰琛,常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赵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