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强专利>正文

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6350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由定位层、辅助支架、定位格栅和粘贴带构成,所说的定位层为透明状长方形结构,在定位层之间设置有定位格栅,所说的定位格栅采用废旧介入导管相互垂直交叉做成正方形结构,在定位格栅上设置有活检针辅助支架,在定位层的两较短边上设置有粘贴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体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粘贴在胸壁位置,可一次性完成正位及侧位最佳穿刺点的标记,辅助支架的设置更是方便了活检针的定位和刺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
技术介绍
在临床上,肺部肿物可通过胸部CT检出,但其定性确诊仍需依靠穿刺活检,其深部或较小或与血管关系紧密的肿物须经CT引导,或采用导管栅条,定位及穿刺过程繁琐须经多次扫描,患者受射线量大。在使用活检针穿刺时,活检针定位、刺入非常麻烦,操作者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该装置经一次CT扫描后,可一次性完成最佳穿刺层面及最佳穿刺点的标记,在穿刺点设置的活检针支架,更加方便活检针的定位、刺入。本技术所述的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由定位层、辅助支架、定位格栅和粘贴带构成,所说的定位层为透明状长方形结构,在定位层之间设置有定位格栅,所说的定位格栅采用废旧介入导管相互垂直交叉做成正方形结构,在定位格栅上设置有活检针辅助支架,在定位层的两较短边上设置有粘贴带。本技术所述的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体使用时,将本技术所述的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粘贴在胸壁位置,可一次性完成正位及侧位最佳穿刺点的标记,辅助支架的设置更是方便了活检针的定位和刺入。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所述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的结构示意图。1 一定位层 2—辅助支架3—定位格栅4一粘帖带。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由定位层1、辅助支架2、定位格栅3和粘贴带4构成,所说的定位层1为透明状长方形结构,在定位层1之间设置有定位格栅3,所说的定位格栅3采用废旧介入导管相互垂直交叉做成正方形结构,在定位格栅3上设置有活检针辅助支架2,在定位层1的两较短边上设置有粘贴带4。本技术所述的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体使用时,将本技术所述的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粘贴在胸壁位置,可一次性完成正位及侧位最佳穿刺点的标记,辅助支架的设置更是方便了活检针的定位和刺入。权利要求1. 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由定位层(1)、辅助支架(2)、定位格栅(3)和粘贴带(4) 构成,其特征是定位层(1)为透明状长方形结构,在定位层(1)之间设置有定位格栅(3), 定位格栅(3)采用废旧介入导管相互垂直交叉做成正方形结构,在定位格栅(3)上设置有活检针辅助支架(2 ),在定位层(1)的两较短边上设置有粘贴带(4 )。专利摘要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由定位层、辅助支架、定位格栅和粘贴带构成,所说的定位层为透明状长方形结构,在定位层之间设置有定位格栅,所说的定位格栅采用废旧介入导管相互垂直交叉做成正方形结构,在定位格栅上设置有活检针辅助支架,在定位层的两较短边上设置有粘贴带。本技术所述的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体使用时,将本技术所述的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粘贴在胸壁位置,可一次性完成正位及侧位最佳穿刺点的标记,辅助支架的设置更是方便了活检针的定位和刺入。文档编号A61B6/03GK202027719SQ20112008207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强 申请人:李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CT定位穿刺活检针辅助器,由定位层(1)、辅助支架(2)、定位格栅(3)和粘贴带(4)构成,其特征是:定位层(1)为透明状长方形结构,在定位层(1)之间设置有定位格栅(3),定位格栅(3)采用废旧介入导管相互垂直交叉做成正方形结构,在定位格栅(3)上设置有活检针辅助支架(2),在定位层(1)的两较短边上设置有粘贴带(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