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包括阀芯、阀体、端盖、转臂、安装板、连接轴和轴承座,其中,端盖设置在阀体上;阀芯与阀体的内腔相配合,阀芯伸出端盖的一端上设置有垂直于阀芯轴线的定位柱;轴承座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设置在阀体上;转臂为折线状,其一端设置有可容纳定位柱的滑槽,定位柱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转臂的拐角处通过连接轴铰接于所述轴承座,转臂另一端向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上设置有安装部。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手动换向阀可以直接安装连杆机构,因此,当该手动换向阀的通径设计较大时,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操作者使用较小的作用力仍可以顺利完成换向动作,提高了中小型液压机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中小型液压机中,手动换向阀的操作手柄直接与阀芯相连,通过操纵操作手柄来实现换向动作。而在实际操作时,换向阀的通径越大,作用在操作手柄上的推拉力相应的就会越大,因此为了减小操作人员作用在操作手柄的推拉力,往往将手动换向阀的通径设计的较小,较小的通径大大降低了中小型液压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以实现在增加手动换向阀的通径前提下,减小节省作用在手动换向阀上的作用力,提高中小型液压机的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包括阀芯、阀体、端盖、转臂、安装板、连接轴和轴承座,其中,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的内腔相配合,所述阀芯伸出所述端盖的一端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阀芯轴线的定位柱;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转臂为折线状,其一端设置有可容纳所述定位柱的滑槽,所述定位柱可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转臂的拐角处通过所述连接轴铰接于所述轴承座,所述转臂另一端向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上设置有安装部。优选的,在上述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中,所述阀体的内腔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第二出口,以及通过改变所述阀芯位置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连通的进优选的,在上述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中,所述阀芯中部设置有回油通道,以及可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圆孔。优选的,在上述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回油端盖,所述回油端盖包括外壳、回油腔和回油口,所述外壳与所述阀体紧密配合,所述回油腔连通所述回油口与所述回油通道。优选的,在上述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中,所述回油端盖与所述转臂相对设置。优选的,在上述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中,所述滑槽为U型滑槽。优选的,在上述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中,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阀体上。优选的,在上述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中,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手动换向阀上设置转臂, 在转臂的一端上的滑槽与定位柱相配合,另一端通过安装部可以连接省力的连杆机构,由力学原理可知,当连杆机构带动转臂转动时,定位柱通过在滑槽内的相对运动即可实现阀芯在阀体内腔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换向操作。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手动换向阀可以直接安装连杆机构,因此,当该手动换向阀的通径设计较大时,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操作者使用较小的作用力仍可以顺利完成换向动作,提高了中小型液压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臂与阀芯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口 P与出口 A连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进口 P与出口 B连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以实现在增加手动换向阀的通径前提下,减小节省作用在手动换向阀上的作用力,提高中小型液压机的工作效率。请参照图1所示的手动换向阀,该手动换向阀包括阀芯5、阀体3、端盖4、转臂6、 安装板7、连接轴9和轴承座8,其中,端盖4设置在阀体3上;阀芯5与阀体3的内腔相配合,阀芯5伸出端盖4的一端上设置有垂直于阀芯5轴线的定位柱12 ;轴承座8设置在安装板7上,安装板7设置在阀体3上(安装板7可焊接在阀体3上,还可可拆卸的安装在阀体3上,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螺栓安装在阀体3上);转臂6为折线状,其一端设置有可容纳定位柱12的滑槽64,定位柱12可在滑槽64内滑动,转臂6的拐角处62通过连接轴 9铰接于所述轴承座8,转臂6另一端向安装板7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上设置有安装部。其中安装部可以设置有螺纹的螺杆,用于设置螺栓的通孔等一系列的形式。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手动换向阀上设置转臂6,在转臂6的一端上的滑槽 64与定位柱12相配合,另一端通过安装部可以连接省力的连杆机构,由力学原理可知,当连杆机构带动转臂6转动时,图2所示弧形箭头所示方向,定位柱12通过在滑槽64内的相对运动即可实现阀芯5在阀体3内腔的相对运动,如图2所示直线箭头所示方向,从而实现换向操作。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手动换向阀可以直接安装连杆机构,因此,当该手动换向阀的通径设计较大时,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操作者使用较小的作用力仍可以顺利完成换向动作,提高了中小型液压机的工作效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换向阀的结构可以与现有的手动换向阀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现有技术中手动换向阀由于结构限制,通常会将回油通道设置在阀体3上,而本技术实施例中回油通道同样可以设计在阀体3上。另外,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手动换向阀的通径可以设计的较大,因此,为了加工方便,延长阀体3的使用寿命,还可将回油通道设置在阀芯5上。为此需要仔细描述阀体3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1并结合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阀体3的内腔包括第一腔体 31和第二腔体32 ;阀体3上设置有与第一腔体31相连通的第一出口 A和与第二腔体32相连通的第二出口 B,以及通过改变阀芯5位置可分别与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相连通的进口 P。当将回油通道设置在阀芯5上时,阀体3上需要设置若干回油口,当第一出口 A与进口 P相连通时,回油通道51连通第二腔体32和若干回油口的一个或多个;当第二出口 B 与进口 P相连通时,回油通道51连通第一腔体31和若干回油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简化阀体3的结构,将阀体3的腔体设计成连通状态, 其一端设置有端盖4,另一端设置有回油端盖11。其中,回油端盖11包括外壳、回油腔和回油口 T,外壳与阀体3紧密配合,回油腔连通回油口 T与回油通道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阀芯5上设置有可连通回油通道51与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的圆孔52,圆孔的数量不限,优选的为四个圆孔。具体的,该阀芯5包括主体55、圆孔52和回油通道51,回油通道51设置在主体55的中部,圆孔52的开口方向为主体55的径向方向,主体55上设置有可与第一腔体31相密封的突起M和可与第二腔体32相密封的突起53。阀体3伸出端盖4的一端设置有垂直阀体3轴线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小型液压机的手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5)、阀体(3)、端盖(4)、转臂(6)、安装板(7)、连接轴(9)和轴承座(8),其中,所述端盖(4)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所述阀芯(5)与所述阀体(3)的内腔相配合,所述阀芯(5)伸出所述端盖(4)的一端上设置有垂直于所述阀芯(5)轴线的定位柱(12);所述轴承座(8)设置在所述安装板(7)上,所述安装板(7)设置在所述阀体(3)上;所述转臂(6)为折线状,其一端设置有可容纳所述定位柱(12)的滑槽(64),所述定位柱(12)可在所述滑槽(64)内滑动,所述转臂(6)的拐角处(62)通过所述连接轴(9)铰接于所述轴承座(8),所述转臂(6)另一端向所述安装板(7)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上设置有安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隆秀,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合锻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