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制造及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立拼装方法,包括:制作翻身胎架和立拼胎架;转运节段至立拼专用场地;将待拼装节段在翻身胎架上立起并临时固定;将立起的节段转运至立拼胎架固定支撑进行立拼检查;将完成立拼的节段卧倒运走。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在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钢结构制造中采用立拼制造工艺,把卧拼场地拼装好的钢管桁架拱肋置于成桥状态,调节拱肋接头法兰盘的位置及工地成桥控制参数,由于立拼状态更接近于工地吊装状态,钢管桁架拱制造精度高,成桥线形美观,积累了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立拼工艺经验,为以后同类桥型厂内制造提供了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制造及安装
技术介绍
钢管桁架拱在内场总装制造时,普遍采用主拱肋卧拼装工艺制造。主拱肋卧拼装工艺具有制造难度小、生产周期短,加工成本上低等优点;但其制造状态和成桥状态不符合,在工地吊装时会因为自重下绕等原因导致主拱肋线性变化大、主拱法兰盘的密贴不好而影响钢管桁架拱桥的整体美观。对于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来说,跨径大、分段多、节段重、 精度要求高等原因需要采用立拼装工艺来调整控制参数,保证工地吊装成桥线形。立拼装工艺在大跨径钢管桁架拱桥钢结构制造中还没有具体的应用,需要进行具体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它具有将平面胎架上制造完工、经过卧拼检验合格后的节段转运至立拼专用场地,采用门吊、平板车、钢墩、钢丝绳及专用工装设备把卧拼场地拼装好的钢管桁架拱肋置于成桥状态,调节拱肋接头法兰盘的位置及工地成桥控制参数,由于立拼状态更接近于工地吊装状态,钢管桁架拱制造精度高,成桥线形美观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制作翻身胎架和立拼胎架;步骤二,转运节段所有钢管桁架拱肋在卧拼场地拼装检验合格后,采用平板车将需要拼装的节段运至立拼专用场地;步骤三,将待拼装节段在翻身胎架上立起按照拼装步骤,将各个待拼装节段分为第一待拼装节段、第二待拼装节段、至第η待拼装节段,其中,η等于待拼装节段数量,用门吊将平板车上的第一待拼装节段落位于专用翻身胎架上,落位后,用门吊将第一待拼装节段在专用翻身胎架上就地翻身立起,翻身后,用钢丝绳将第一待拼装节段临时固定;步骤四,将立起的节段转运至立拼胎架利用门吊将立起的第一待拼装节段从专用翻身钢墩上吊至立拼胎架上,吊装后,用钢丝绳及专用支撑架进行固定支撑;步骤五,用平板车将第二至第η待拼装节段运至立拼场地,重复上述过程,一一固定完毕所有待拼装节段后,进行立拼检查,检查拱肋直线度及法兰贴合度,并做好记录;步骤六,将完成立拼的节段卧倒运走立拼完成后,用门吊将各个待拼装节段一一从立拼胎架上吊运至专用翻身胎架上,用门吊原地卧倒,再用门吊将待拼装节段吊到平板车上,运至存放区或节段发运区进行后续工作。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为,步骤二中,采用平板车将需要拼装的节段运至立拼专用场地之前,应对待拼装节段所需要支撑的腹杆进行强度校核,符合要求后才进行转运,校核结果不满足节段运输需要的,通过以下方式对节段腹杆进行加强调整节段支撑位置,使平板车支撑尽量多的腹杆,在平板车上设置临时扁担梁,采用临时支撑增加腹杆强度,降低平板车行走速度,节段运至立拼专用场地后,拼装前,对节段参数进行复检,发现超差现象及时校正。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翻身胎架包括活动胎架和固定胎架,步骤三将待拼装节段在翻身胎架上立起时,将活动胎架按照第一待拼装节段的上下弦杆位置关系固定在固定胎架的相对位置,用门吊将平板车上的第一待拼装节段落位于固定胎架和活动胎架上,此时,固定胎架支撑第一待拼装节段的下弦杆,活动胎架支撑第一待拼装节段的上弦杆,落位后,用门吊将第一待拼装节段在固定胎架上原地翻身立起,翻身后,用钢丝绳将第一待拼装节段临时固定,拆除活动胎架与地面的连接,用门吊吊至下一待拼装节段使用的对应位置,即第一待拼装节段按照下一待拼装节段的上下弦杆位置关系固定在固定胎架的相对位置;步骤六,将完成立拼的节段卧倒运走的过程中,将活动胎架按照待放卧的待拼装节段的上下弦杆位置关系固定在固定胎架的相对位置,用门吊将待放卧的待拼装节段从立拼胎架上吊运至固定胎架上,用门吊原地卧倒,此时待拼装节段由固定胎架和活动胎架支撑,卧倒后,再用门吊将待拼装节段吊到平板车上,运走。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为,所述翻身胎架的固定胎架与所述立拼胎架焊接成一整体。对上述技术方案更进一步优选的为,所述翻身胎架的固定胎架包括1号固定胎架和2号固定胎架,所述1号固定胎架及2号固定胎架各包括两组,每组由至少三个钢墩卧倒后首尾连接而成,各钢墩设置有地脚螺栓,钢墩位地面预埋螺栓,每组中各个卧倒的钢墩首尾间通过钢板连接焊固,1号固定胎架的每组的侧边还设置有支点定位座,1号固定胎架及 2号固定胎架的位置按照1号固定胎架的两组分别设置于两端,2号固定胎架各组设置于中间的方式沿待拼装节段下弦杆结构走向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是将立拼制造工艺在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钢结构制造中是首次应用,采用门吊、平板车、钢墩、钢丝绳及专用工装设备把卧拼场地拼装好的钢管桁架拱肋置于成桥状态,调节拱肋接头法兰盘的位置及工地成桥控制参数,对于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钢结构, 立拼状态更接近于工地吊装状态,制造精度高,成桥线形美观。2.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胎架和固定胎架搭建成翻身胎架,在保证节段稳定翻身的过程中节省胎架制造成本。当翻身胎架与立拼胎架焊接成一整体时,能够使得节段从翻身胎架转移至立拼胎架的路程大幅缩短,难度明显降低,从而更好的控制节段各参数在吊装时变化幅度小。本专利技术首次在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钢结构制造中采用立拼制造工艺,把卧拼场地拼装好的钢管桁架拱肋置于成桥状态,调节拱肋接头法兰盘的位置及工地成桥控制参数, 由于立拼状态更接近于工地吊装状态,钢管桁架拱制造精度高,成桥线形美观,积累了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立拼工艺经验,为以后同类桥型厂内制造提供了参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吊区场地布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待拼装节段从平板车转移到翻身胎架上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待拼装节段在翻身胎架上翻身过程示意图一。图4为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待拼装节段在翻身胎架上翻身过程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待拼装节段在翻身胎架上翻身立起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门吊将待拼装节段转运至立拼胎架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待拼装节段转运至立拼胎架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三待拼装节段转运至立拼胎架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1号固定胎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2号固定胎架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节段落位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其中,1-活动胎架,2-固定胎架,3-待拼装节段,4-钢丝绳,5-节段上弦杆,6_立拼胎架,7-3#待拼装节段,8-2#待拼装节段,9-1#待拼装节段,10-支点定位座,11-钢墩, 12-钢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立拼装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立拼装方法的总体思路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主拱肋卧拼装工艺时,其制造状态和成桥状态不符合,在工地吊装时会因为自重下绕等原因导致主拱肋线性变化大、主拱法兰盘的密贴不好而影响钢管桁架拱桥的整体美观的问题,采用立拼装的方式将在卧拼场地拼装检验合格后的钢管桁架拱肋转运至立拼专用场地进行立拼检查后,再运至存放区或节段发运区进行后续工作。如图1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制造翻身胎架和立拼胎架6,全部钢管桁架拱肋在卧拼场地拼装完毕后,按照拼装步骤,将各个待拼装节段分为第一待拼装节段、第二待拼装节段、至第η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大跨径钢管桁架拱立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制作翻身胎架和立拼胎架;步骤二,转运节段:所有钢管桁架拱肋在卧拼场地拼装检验合格后,采用平板车将需要拼装的节段运至立拼专用场地;步骤三,将待拼装节段在翻身胎架上立起:按照拼装步骤,将各个待拼装节段分为第一待拼装节段、第二待拼装节段、至第n待拼装节段,其中,n等于待拼装节段数量,用门吊将平板车上的第一待拼装节段落位于专用翻身胎架上,落位后,用门吊将第一待拼装节段在专用翻身胎架上原地翻身立起,翻身后,用钢丝绳将第一待拼装节段临时固定;步骤四,将立起的节段转运至立拼胎架:利用门吊将立起的第一待拼装节段从专用翻身钢墩上吊至立拼胎架上,吊装后,用钢丝绳及专用支撑架进行固定支撑;步骤五,用平板车将第二至第n待拼装节段运至立拼场地,重复上述过程,一一固定完毕所有待拼装节段后,进行立拼检查,检查拱肋直线度及法兰贴合度,并做好记录;步骤六,将完成立拼的节段卧倒运走:立拼完成后,用门吊将各个待拼装节段一一从立拼胎架上吊运至专用翻身胎架上,用门吊原地卧倒,再用门吊将待拼装节段吊到平板车上,运至存放区或节段发运区进行后续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军,刘素云,徐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船重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