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为微生物转化法,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底物的转化及产物的收集纯化步骤;所述的微生物为黑曲霉3.4628(Aspergillus?niger,CGMCC?3.4628);所述的底物为柚皮素。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的转化菌株黑曲霉3.4628易于购得,且可以重复使用,成本较低;柚皮素转化速度快,可在较短时间得到红花素和异红花素;且转化过程污染小,工艺简单,底物-柚皮素还可以循环利用,使规模化及低成本制备红花素和异红花素这两种物质成为可能,对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理论研究及其药用价值的广泛利用具有重要贡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通过微生物转化,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carthamidin)和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的方法,属于生物制药
技术介绍
以外源性的天然或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为底物,添加至处于生长状态的生物体系或酶体系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得底物与生物体系中的酶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结构改变,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生物转化以多种不同催化功能的酶体系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转化,可以产生新的天然化合物,或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水溶性,降低化合物的毒性,再通过与药理筛选手段相结合,可从中找到新的高活性或低毒性的天然活性先导化合物。红花素(carthamidin)和异红花素(isocarthamidin)结构中都含有邻近的双羟基,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特别是isocarthamidin,其抗氧化活性几乎与 α -Tocopherol 相当。Carthamidin 和 isocarthamidin 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为微生物转化法,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底物的转化及产物的收集纯化步骤;所述的微生物为黑曲霉 3. 4628 (Aspergillus niger, CGMCC 3.4628);所述的底物为柚皮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培养黑曲霉菌株①将黑曲霉菌株用无菌水混勻后,平铺在土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于20 40°C活化培养1 7天;②从土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将菌株接入装有土豆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75 200r/min、20 40°C下震荡培养1 7天;b)向上述培养液中加入底物柚皮素,继续在75 200r/min、20 40°C下震荡培养1 7天进行转化;c)培养结束,收集转化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干乙酸乙酯;d)将浓缩得到的残渣用甲醇溶解,分离纯化,即得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混合产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b)培养黑曲霉菌株①将黑曲霉菌株用无菌水混勻后,平铺在土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于25 37°C活化培养1 3天;②从土豆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将菌株接入装有土豆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90 150r/min、25 37°C下震荡培养1 3天;b)向上述培养液中加入底物柚皮素,继续在90 150r/min、25 37°C下震荡培养1 3天进行转化;c)培养结束,收集转化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浓缩干乙酸乙酯;d)将浓缩得到的残渣用甲醇溶解,分离纯化,即得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混合产物。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豆固体斜面培养基的组成如下土豆滤液1. Og/L+葡萄糖20. Og/L+琼脂糖15. Og/ L0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豆液体培养基的组成如下土豆滤液1. Og/L+葡萄糖20. Og/L。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土豆滤液是通过将200g去皮土豆,加1. OL水,煮沸30min后过滤,再将滤液补足 1.0L制备而得。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的柚皮素以柚皮素-DMSO溶液形式加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柚皮素-DMSO溶液的浓度为0. 1 20g/L,柚皮素的加入量使其终浓度为1 100mg/L。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柚皮素-DMSO溶液的浓度为5 15g/L,柚皮素的加入量使其终浓度为10 60mg/L。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d)中的分离纯化采用微孔滤膜过滤、离心分离或柱层析分离。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为微生物转化法,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底物的转化及产物的收集纯化步骤;所述的微生物为黑曲霉3.4628(Aspergillus niger,CGMCC 3.4628);所述的底物为柚皮素。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转化菌株黑曲霉3.4628易于购得,且可以重复使用,成本较低;柚皮素转化速度快,可在较短时间得到红花素和异红花素;且转化过程污染小,工艺简单,底物-柚皮素还可以循环利用,使规模化及低成本制备红花素和异红花素这两种物质成为可能,对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理论研究及其药用价值的广泛利用具有重要贡献。文档编号C12P17/06GK102229967SQ20111008850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吉燕, 徐婧, 杨莉, 王峥涛, 胡之璧, 赵淑娟 申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柚皮素获取红花素和异红花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微生物转化法,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底物的转化及产物的收集纯化步骤;所述的微生物为黑曲霉3.4628(Aspergillus niger,CGMCC 3.4628);所述的底物为柚皮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淑娟,杨莉,徐婧,周吉燕,王峥涛,胡之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