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745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慢波结构上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的空腔将慢波结构分为输入段,中间段和输出段,所述的空腔两侧设有衰减器,所述的输入段的内部、输出段的内部和中间段的内部都设有螺旋线,工作带宽大,电子效率高,散热性能好,耐冲击振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等特点,适合应用于Ku波段宽带脉冲螺旋线行波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波电真空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技术背景目前行波管是一种微波电真空器件,主要用于微波信号的末级放大,其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要满足行波管宽带、大功率、可靠性高的优点,需要尽可能地提高慢波系统的电子效率。由于电子注与高频信号只有在同步条件下才能进行有效互作用,因而电子注能够向高频场交出的能量只是其速度比同步速度高出的部分所对应的动能。目前的行波管电子效率低,而且容易产生自激震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以达到提高行波管电子效率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所述的慢波结构为管状,所述的慢波结构上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的空腔将慢波结构分为输入段,中间段和输出段,所述的空腔两侧设有衰减器,所述的输入段的内部、输出段的内部和中间段的内部都设有螺旋线。所述的输入段由输入段壳体,输入段螺旋线,输入段衰减器组成,所述的输入段螺旋线通过夹持杆与输入段壳体连接,所述的输入段衰减器设置在输入段靠近空腔的一端。所述的中间段由中间段壳体,中间段螺旋线,中间段衰减器组成,所述的中间段螺旋线通过夹持杆与中间段壳体连接,所述中间段衰减器设置在中间段的两端。所述的输出段由输出段壳体,输出段螺旋线,输出段衰减器组成,所述的输出段螺旋线通过夹持杆与输出段壳体连接,所述的输出段衰减器设置在输出段靠近空腔的一端。所述的衰减器为碳膜衰减器。所述的中间段的长度大于输出段的长度,输出段的长度大于输入段的长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慢波结构上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的空腔将慢波结构分为输入段,中间段和输出段,所述的空腔两侧设有衰减器,所述的输入段的内部、输出段的内部和中间段的内部都设有螺旋线,工作带宽大,电子效率高,散热性能好,耐冲击振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等特点,适合应用于Ku波段宽带脉冲螺旋线行波管。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输入段,2、中间段,3、输出段,4、夹持杆,5、空腔,6、输入段螺旋线,7、输入段衰减器,8、中间段螺旋线,9、中间段衰减器,10、输出段螺旋线,11、输出段衰减器。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所述的慢波结构为管状,所述的慢波结构上设有两个空腔5,所述的空腔5将慢波结构分为输入段1,中间段2和输出段3, 所述的空腔5两侧设有衰减器,所述的输入段1的内部、输出段2的内部和中间段3的内部都设有螺旋线。所述的输入段1由输入段壳体,输入段螺旋线6,输入段衰减器7组成,所述的输入段螺旋线6通过夹持杆4与输入段壳体连接,所述的输入段衰减器7设置在输入段靠近空腔5的一端。所述的中间段2由中间段壳体,中间段螺旋线8,中间段衰减器9组成,所述的中间段螺旋线8通过夹持杆4与中间段壳体连接,所述中间段衰减器9设置在中间段2的两端。所述的输出段3由输出段壳体,输出段螺旋线10,输出段衰减器11组成,所述的输出段螺旋线10通过夹持杆4与输出段壳体连接,所述的输出段衰减器11设置在输出段靠近空腔5的一端。所述的衰减器为碳膜衰减器。所述的中间段2的长度大于输出段3的长度,输出段3的长度大于输入段1的长度。安装慢波结构时,工艺上先采用冷弹压的方式将夹持杆4和螺旋线装入慢波结构中,再采用热压缩处理;所述的夹持杆4为三根圆形的夹持杆,所述的三个圆形的夹持杆沿着管状的慢波结构内壁均勻分布。所述螺旋线用0. 28mmX0. 2mm的高纯真空熔炼钼丝,工艺上采用表面镀铜处理。所述输入段壳体,中间段壳体和输出段壳体采用蒙乃尔材料制成, 输入段壳体,中间段壳体和输出段壳体的内径均为1. 65mm。输入段螺旋线6长度为57mm,中间段螺旋线8长度为78mm ;输出段螺旋线10长度为65mm,所述的输出段螺旋线10先采用三阶负跳变方式由1. 05mm经一个0. 98的螺距和一个0. 91的螺距跳变为0. 86mm,之后又采用两阶正跳变方式由0. 86mm经一个0. 91mm的螺距跳变为1. Omm0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波结构为管状,所述的慢波结构上设有两个空腔(5),所述的空腔(5)将慢波结构分为输入段(1),中间段(2)和输出段(3),所述的空腔( 两侧设有衰减器,所述的输入段(1)的内部、输出段( 的内部和中间段(3)的内部都设有螺旋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段(1)由输入段壳体,输入段螺旋线(6),输入段衰减器(7)组成,所述的输入段螺旋线 (6)通过夹持杆(4)与输入段壳体连接,所述的输入段衰减器(7)设置在输入段靠近空腔 (5)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段⑵由中间段壳体,中间段螺旋线⑶,中间段衰减器(9)组成,所述的中间段螺旋线(8)通过夹持杆(4)与中间段壳体连接,所述中间段衰减器(9)设置在中间段O)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段⑶由输出段壳体,输出段螺旋线(10),输出段衰减器(11)组成,所述的输出段螺旋线(10)通过夹持杆(4)与输出段壳体连接,所述的输出段衰减器(11)设置在输出段靠近空腔(5)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衰减器为碳膜衰减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段O)的长度大于输出段(3)的长度,输出段(3)的长度大于输入段(1)的长度。专利摘要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慢波结构上设有两个空腔,所述的空腔将慢波结构分为输入段,中间段和输出段,所述的空腔两侧设有衰减器,所述的输入段的内部、输出段的内部和中间段的内部都设有螺旋线,工作带宽大,电子效率高,散热性能好,耐冲击振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等特点,适合应用于Ku波段宽带脉冲螺旋线行波管。文档编号H01J23/26GK202025709SQ201120136139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日专利技术者吴华夏, 张文丙, 法朋亭, 袁璟春, 贺兆昌, 雷声媛, 高红梅 申请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Ku波段行波管的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波结构为管状,所述的慢波结构上设有两个空腔(5),所述的空腔(5)将慢波结构分为输入段(1),中间段(2)和输出段(3),所述的空腔(5)两侧设有衰减器,所述的输入段(1)的内部、输出段(2)的内部和中间段(3)的内部都设有螺旋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夏贺兆昌高红梅法朋亭袁璟春雷声媛张文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