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1579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该长条介质从卷绕在芯部上的状态逐渐被拉出前端部分而用于印刷,其中,该长条介质不需要在印刷装置中增加用于检测末端的传感器等部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高精度的末端检测。粘贴芯部(CR)与末端部分(EP)的双面带BB的粘结力(Fr)比放出带T所需的拉出力大,因此在带印刷装置中,对于通常工作的输送与末端部分EP的输送彼此而言,负荷变动存在差异,带印刷装置能够比较简单且可靠地进行卷带(50)的末端检测。此时,能够将电机监视装置兼用于末端部分EP的检测,不需要为了检测末端部分EP而另外设置传感器等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末端部分粘贴在芯部上而卷绕的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
技术介绍
对于使用了作为长条介质的墨带或打印带的以往的带印刷装置,公知有这样的装置使热转印打印用的墨带的末端部成为透明,利用光传感器感测末端部分,由此来检测末端及末端附近(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同样的技术,公知有为了使光传感器能够检测末端部分而对墨带或打印带上添加多个传感器标记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996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00764号公报但是,在上述这样的带印刷装置中,在检测墨带或带等长条介质的末端时,需要增加用于检测末端部分的传感器等部件。并且,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为了使传感器能够检测带末端,需要在长条介质的末端部分上附加透光性薄膜那样的不能印刷的部分,或者需要像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附上传感器用的标记,长条介质的构造变得复杂。另外,在附上传感器用的标记时,为了防止误动作,例如可能会对在长条介质整体上附上纹样等情况造成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该长条介质从卷绕在芯部上的状态逐渐被拉出前端部分而用于印刷,其中,该长条介质不需要在印刷装置中增加用于检测末端的传感器等部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高精度的末端检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的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具有末端部分粘贴在芯部上而卷绕的主体部;以及芯固定带部,其粘贴芯部与末端部分,其中,芯固定带部的粘结力大于放出卷绕在芯部上的状态的主体部所需的拉出力。根据上述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粘贴芯部与末端部分的芯固定带部的粘结力大于放出卷绕在芯部上的状态的主体部所需的拉出力,因此在印刷装置中,对于通常工作中的输送与末端部分的输送彼此而言,负荷变动存在差异。因此,印刷装置能够比较简单且可靠地进行长条介质的末端检测。并且,此时,在印刷装置中,为了监视输送长条介质的电机的工作状态而设置的已有的装置兼用于末端部分的检测,因此不需要为了进行末端部分的检测而另外设置传感器等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的方面中,芯固定带部的粘结力为输送前端部分的印刷装置内的驱动机构的最大输送力以下。在该情况下,在输送长条介质的末端部分时,末端部分从芯部上剥离,因此通过监视负荷的上升及下降,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末端检测。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中,最大输送力是从输送用的驱动电机的最大拉力减去将该最大拉力传递到主体部的前端部分的传递机构的损失量后得到的。此时,具有考虑了上述损失量的最大输送力,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末端检测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中,芯固定带部是双面带,该双面带通过一方的表面与芯部贴合且另一方的表面与末端部分贴合,来连接芯部与末端部分。此时,通过设定芯部和作为芯固定带部的双面带的粘结力,由此,例如在末端部分从芯部上剥离之后,能够使芯固定带部仅残留在芯部侧。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中,放出主体部所需的拉出力是以芯部为中心的转矩与移动负荷相加后得到的。此时,通过考虑转矩和行进负荷,能够使芯固定带部的粘结力比上述拉出力大,能够进一步提高末端检测的可靠性。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中,主体部是具有被实施印刷的印刷面的带状部件。此时,通过进行末端检测,能够抑制在打印过程中发生带状部件不足的状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的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具有末端部分粘贴在芯部上而卷绕的主体部;以及芯固定带部,其粘贴芯部与末端部分,其中,末端部分的进给方向上的长度为输送末端部分时进行末端检测所需的检测时间与主体部的输送速度的乘积以上。根据上述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末端部分的进给方向上的长度足够长,足以确保进行末端检测所需的检测时间,因此印刷装置能够比较简单且可靠地进行长条介质的末端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装配有本实施方式的长条介质的带印刷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A)是表示带印刷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B)是表示装在带印刷装置中的带盒的外观立体图。图3(A)是示意地表示输送时的带的状态的图。图3(B)及图3(C)是表示带的末端部分及芯固定带部的图。图4㈧是带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整体的框图,图4⑶是控制系统中的与带末端的检测有关的部分的框图。图5(A)是表示带输送时的负荷变化的曲线图,图5(B) 图5(D)是表示负荷变化中的带末端的状态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0 带印刷装置 42a 印刷头 48 辊驱动轴 50 卷带55 进给电机 77a 带末端检测装置90 电机监视装置 CR:芯部 T 带 BB 双面带C 带盒 R:墨带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长条介质为前提,来说明装配有长条介质的带印刷装置。如图1、图2㈧及图2(B)所示,在带印刷装置10中,由分成上下两部分的装置壳体20形成外壳,该外壳由作为开闭盖的上侧壳体21和配置有用于装入带盒C的收纳部41 等机构部的下侧壳体22构成。另外,作为图3(A)中示意地示出的长条介质的卷带50被收纳在带盒C内。 在上侧壳体21的上表面上,在其近前侧配置有键盘33,在右方的里侧配置有显示器34,除了盒带C的拆装时以外,是在闭盖状态下使用的。 键盘33用于输入针对作为内置在下侧壳体22内的控制系统的微计算机芯片等的数据、指令等信息。在该键盘33中,除了用于输入包含字符、符号、数字等在内的文本信息的字符键组31以外,还配置有用于指定各种工作模式等的功能键组32等。显示器34具有能够在横向及纵向上以η列Xm行(n、m是恰当的自然数)显示任意的字符串等的显示画面36,能够显示作为内置在下侧壳体22内的控制系统的微计算机芯片等的处理结果和指令等。即,在用户从键盘33输入数据、各种指令/指示等而选择/ 编辑字符串等的情况下,以及在观察确认其结果等的情况下等,使用显示器34。在下侧壳体22中,设置有用于安装带盒C的收纳部41,可在敞开上侧外壳(开闭盖)21的状态下,在收纳部41中进行带盒C的拆装。关于带盒C,除了在盒外壳51的内部收纳有一定宽度的带T和墨带R以外,还形成有用于插入配置于收纳部41中的印刷头单元 42的贯通孔53。这里,带T是作为印刷对象的带状部件,构成之后详细说明的图3(A)所示的卷带 50的主体部。如图3(A)中放大了一部分所图示的那样,带T构成为具有带主体Ta和剥离纸Tb,在带主体Ta的正面形成了印刷面TH,且在背面形成了粘结面TT,粘结面TT被剥离纸Tb覆盖。带T与墨带R在贯通孔53的位置处以相互重合的状态行进,并且,仅带T被排出到外部,而墨带R则在内部卷绕起来。在设置于收纳部41的恰当位置处的印刷头单元42中,内置有由热敏印刷头构成的印刷头42a,在带盒C被装入到收纳部41中的状态下,印刷头42a与从带盒C的贯通孔 53露出的墨带R的背面抵接。并且,通过对印刷头42a进行发热驱动,由此将期望的字符等印刷到带T正面的印刷面TH上。另外,在下侧壳体22的左侧部中,形成有将收纳部41与装置外部连通的带排出口 44,用于切断所送出的带T的带切断器45对着该带排出口 44。另外,在收纳部41中,设置有与所安装的带盒C的被驱动部卡合的墨带驱动轴47及辊驱动轴48,将内置的进给电机 55(参照图4(B)等)作为驱动源,利用这些驱动轴47、48来进行带盒C内的墨带R及带T 的进给,且与此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该长条介质具有:末端部分粘贴在芯部上而卷绕的主体部;以及芯固定带部,其粘贴所述芯部与所述末端部分,其中,所述芯固定带部的粘结力大于放出卷绕在所述芯部上的状态的所述主体部所需的拉出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野秀树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