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翻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4347 阅读:6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翻板机构,用于输送和翻转一电路板。自动翻板机构包括一轨道与一翻板组件。轨道用于沿着一方向输送电路板。翻板组件包括一转轴与一夹持单元。转轴配置于轨道。夹持单元配置于转轴。转轴用于带动夹持单元作转动,且夹持单元用于夹持电路板。当电路板输送至夹持单元时,转轴转动以带动夹持单元,且夹持单元夹持电路板,使得电路板作约180°翻面转动后沿此方向继续输送电路板。电路板通过自动翻板机构的翻板组件可以进行翻面的运作,所以对于针对电路板的相对两表面进行加工的制程要求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翻板机构可提升整体制程的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翻板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用以承载及电性连接多个电子元件的电路板主要是由多个线路层以及多个介电层交替叠合构成。其中,这些线路层是由铜箔层经过图案化制程所定义形成。这些介电层是分别配置于相邻这些线路层之间,用以隔离这些线路层。此外,这些相互重叠的线路层之间是通过导电孔道而彼此电性连接。当电路板制造完成后,电路板的上下表面上还可配置各种电子元件(例如主动元件或被动元件),并通过电路板内部线路来达到电性讯号传递的目的。据此,在配置这些电子元件的过程中,电路板必须进行翻面的运作,使得这些电子元件配置于电路板的上下表面上。因此,研发电路板的翻面机构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配置电子元件过程中,电路板必须进行翻面运作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翻板机构,其以夹持的方式翻转电路板。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翻板机构,用于输送和翻转一电路板,其特点在于,该自动翻板机构包括一轨道,用于沿着一方向输送电路板;一翻板组件,包括一转轴,配置于轨道;一夹持单元,配置于该转轴,其中该转轴用于带动夹持单元作转动,且夹持单元用于夹持电路板。当电路板输送至夹持单元时,该转轴转动以带动夹持单元,且该夹持单元夹持电路板,使得电路板作约180° 翻面转动后沿此方向继续输送电路板。较佳地,该翻板组件还包括一行程控制轴,配置于轨道。当夹持单元抵靠行程控制轴时,该夹持单元处于一张开状态。当夹持单元不抵靠行程控制轴时,该夹持单元处于一夹持状态。较佳地,该夹持单元包括一第一钳部、一第二钳部与一弹性件。该第二钳部配置于该第一钳部且用于相对于该第一钳部作转动。该弹性件配置于该第一钳部与该第二钳部之间,使得该第一钳部与第二钳部维持在一夹持状态。较佳地,该夹持单元还包括一第一缓冲部与一第二缓冲部。该第一缓冲部配置于该第一钳部。该第二缓冲部配置于该第二钳部。其中当该夹持单元夹持电路板时,该第一缓冲部与该第二缓冲部分别接触电路板的相对两侧。较佳地,所述自动翻板机构还包括一马达,该马达连接至转轴,其中该马达用于驱动该转轴。较佳地,所述轨道包括一输送带,用于沿着该方向输送电路板。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一、电路板通过自动翻板机构的翻板组件可以进行翻面的运作,所以对于针对电路板的相对两表面进行加工的制程要求而言,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翻板机构可提升整体制程的效率。二、本技术的夹持单元具有第一缓冲部与第二缓冲部,且当夹持单元夹持电路板时,第一缓冲部与第二缓冲部分别接触电路板的相对两侧。因此,电路板的相对两侧的线路较不会受到夹持单元的夹持而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翻板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图1中夹持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夹持单元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2A中夹持单元的立体分解图。图4A、图5A、图6A与图7A为本技术自动翻板机构的动作过程的立体示意图。图4B、图5B、图6B与图7B为图4A、图5A、图6A与图7A中自动翻板机构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0电路板200自动翻板机构210轨道212输送带220翻板组件222转轴224夹持单元224a第一钳部224b第二钳部224c弹性件224d第一缓冲部224e第二缓冲部226行程控制轴230马达Dl方向Gl第一凹槽Pl空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为本技术自动翻板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图1中夹持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夹持单元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2A中夹持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自动翻板机构200用于输送与翻转一电路板20。自动翻板机构200包括一轨道210、一翻板组件220与一马达230。本实施例中,轨道210包括输送带212,其用于沿着一方向Dl输送电路板20。翻板组件220包括一转轴222、至少一夹持单元224(图1示意地显示多个)与一行程控制轴226。转轴222配置于轨道210。这些夹持单元2M配置于转轴222,详细地,转轴222穿设于这些夹持单元224。马达230连接至转轴222,马达230用于驱动转轴222以带动这些夹持单元2M作往复转动,且这些夹持单元2M用于夹持电路板20。此外,行程控制轴2 可实质上平行于转轴222而配置于轨道210。本实施例中,各个夹持单元2M包括一第一钳部22 、一第二钳部224b与一弹性件22如。第二钳部224b配置于第一钳部22 ,第二钳部224b用于相对于第一钳部22 作转动。弹性件22 配置于第一钳部22 与第二钳部224b之间,使得第一钳部22 与第二钳部224b维持在一夹持状态。详细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钳部22 具有一第一凹槽G1, 第二钳部224b具有一第二凹槽(未显示),其与第一凹槽Gl对应。弹性件22 配置第一凹槽Gl与第二凹槽,且弹性件22 的两端分别施力于第一钳部22 与第二钳部224b。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2 为一压缩螺旋弹簧。然而,在另一实施例中,弹性件22 的配置方式可依设计需求有所改变而可为一扭力螺旋弹簧。本实施例的各个夹持单元2M还可包括一第一缓冲部224d与一第二缓冲部22 。 第一缓冲部224d配置于第一钳部22 ,第二缓冲部22 配置于第二钳部224b,且第一缓冲部224d与第二缓冲部22 的材质例如为橡胶。以下对于本实施例的自动翻板机构200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图4A、图5A、图6A 与图7A为本技术自动翻板机构的动作过程的立体示意图。图4B、图5B、图6B与图7B 为图4A、图5A、图6A与图7A中自动翻板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显示起见,图4A至图7A以及图4B至图7B显示翻板组件220与电路板20,而其他构件则省略显示。首先,参考图4A与图4B,当各个夹持单元2M抵靠行程控制轴2 时,行程控制轴2 施力于各个夹持单元224的第一钳部22 与第二钳部224b的其中之一,使得各个夹持单元2M处于一张开状态。此时,上表面已经组装多个电子元件(未显示)的电路板 20可输送至这些夹持单元224的第一钳部22 与第二钳部224b所维持的空隙Pl内。接着,参考图4A、图4B、图5A与图5B,当电路板20输送至这些夹持单元224时, 转轴222转动以带动这些夹持单元224。由于这些夹持单元2M不再抵靠行程控制轴226, 所以各个夹持单元224的第一钳部22 与第二钳部224b受到弹性件22 (可见图3)的作用而处于一夹持状态。此时,这些夹持单元2M夹持电路板20且电路板20作翻面转动。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当这些夹持单元2M夹持电路板20时,各个夹持单元224的第一缓冲部224d与第二缓冲部22 分别接触电路板20的相对两侧,以避免电路板20受到这些夹持单元224的夹持而损坏。接着,参考图5A、图5B、图6A与图6B,转动的转轴222继续带动这些夹持单元2M 作转动。接着,参考图7A与图7B,当这些夹持单元2M旋转约180°时,各个夹持单元2M 再度抵靠行程控制轴226,且行程控制轴2 施力于各个夹持单元224的第一钳部22 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翻板机构,用于输送和翻转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自动翻板机构包括:一轨道,用于沿着一方向输送该电路板;一翻板组件,包括:一转轴,配置于该轨道;一夹持单元,配置于该转轴,其中该转轴用于带动该夹持单元作转动,且该夹持单元用于夹持该电路板;当该电路板输送至该夹持单元时,该转轴转动以带动该夹持单元,且该夹持单元夹持该电路板,使得该电路板作翻面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宏适
申请(专利权)人:欧颖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