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肤效应伴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12549 阅读:5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导体集肤效应发热的装置,其由工频或中频电源、集肤电缆和钢管组成,工频或中频电源相线接于集肤电缆导线首端,零线接于钢管首端,钢管尾端与集肤电缆导线尾端相连接,以此构成电流回路;集肤电缆导线与钢管之间填充有高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基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在工频或中频电源下导体会产生显著的集肤效应,并由此产生焦耳热来满足伴热的需要。装置的电流可连续调节,并以此调整装置的功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肤效应伴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导体集肤效应发热的直O
技术介绍
目前管道、罐体等工业装置的加热普遍采用蒸汽伴热,电加热棒、带伴热等措施。 蒸汽伴热装置结构复杂,配套设施繁多,被加热物体温度控制不够精确;电加热棒、带伴热装置为纯电阻方式加热,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专利技术内为了克服上述伴热装置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肤效应伴热装置,该装置可高效、精确的为被加热体提供能量,并且自身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由工频或中频电源、集肤电缆和钢管组成,工频或中频电源相线接于集肤电缆导线首端,零线接于钢管首端,钢管尾端与集肤电缆导线尾端相连接,以此构成电流回路;集肤电缆导线与钢管之间填充有高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接通电源时,电流通过集肤电缆导线和钢管形成回路产生焦耳热;交流电并非均勻地流经钢管截面,而是集中流过其内表面的某一深度内,电流密度按指数规律减少,在钢管外表面电压电流几乎为零,钢管产生的热量传给被伴热物体,起到伴热作用。流过导体的电流可连续调节,并由此调整装置发热功率。基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由于钢管有极强的磁性,在工频或中频电源下会产生显著的集肤效应。所谓集肤效应,就是当交流电通过碳钢导体的电流逐渐趋肤在导体表面的一种现象,而邻近效应是一对通以反向等电流电体间的一种电磁现象,在加热管中的电缆和热管间通过电流时,加热管上电流逐渐趋肤在加热管内壁,并由此在内壁产生焦耳热来满足伴热的需要。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产生焦耳热主要来自于三部分一、加热管上通电流时,加热管上发出的热。此热量是集肤电伴热系统的主要热量来源。二、加热管内部电缆产生的热。 三、加热管内磁滞损耗产生部分热。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做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钢管;2、绝缘材料;3、集肤电缆导线;4、钢管尾端;5、导线尾端;6、钢管首端;7、导线首端。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装置由工频或中频电源、集肤电缆和钢管组成,工频或中频电源相线接于集肤电缆导线首端7,零线接于钢管首端6,钢管尾端4与集肤电缆导线尾端5相连接,以此构成电流回路;集肤电缆导线3与钢管1之间填充有高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2,接通电源时,电流通过导线和钢管形成回路产生焦耳热。交流电并非均勻地流经钢管截面,而是集中流过其内表面的某一深度内,电流密度按指数规律减少,在钢管外表面电压电流几乎为零,钢管产生的热量传给被伴热物体,起到伴热作用;流过导体的电流可连续调节,并由此调整装置发热功率。本技术由工频或中频电源、集肤电缆和钢管组成,其适用于管道输送介质在常温下不能流动通过加温实现介质流动,可实现对介质恒温使介质在管道内保持很好的流动性。权利要求1. 一种集肤效应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工频或中频电源、集肤电缆和钢管组成,工频或中频电源相线接于集肤电缆导线首端,零线接于钢管首端,钢管尾端与集肤电缆导线尾端相连接,以此构成电流回路;集肤电缆导线与钢管之间填充有高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专利摘要一种利用导体集肤效应发热的装置,其由工频或中频电源、集肤电缆和钢管组成,工频或中频电源相线接于集肤电缆导线首端,零线接于钢管首端,钢管尾端与集肤电缆导线尾端相连接,以此构成电流回路;集肤电缆导线与钢管之间填充有高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基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在工频或中频电源下导体会产生显著的集肤效应,并由此产生焦耳热来满足伴热的需要。装置的电流可连续调节,并以此调整装置的功率。文档编号H05B3/56GK202026487SQ20112012055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宋宗凯, 宋宗旋, 黎小兵 申请人:河南油田亚盛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肤效应伴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工频或中频电源、集肤电缆和钢管组成,工频或中频电源相线接于集肤电缆导线首端,零线接于钢管首端,钢管尾端与集肤电缆导线尾端相连接,以此构成电流回路;集肤电缆导线与钢管之间填充有高绝缘等级的绝缘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宗凯黎小兵宋宗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油田亚盛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