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接触压力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2337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面连接并具有恒定接触压力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相互连接的触点、外罩、外罩接触面和弹簧;其中,触点相互连接的接触面为触点电连接接触面,在触点外分别设置有绝缘的、相互接触的外罩;一个触点固定地设置在外罩中,另一个触点的后面设置有可压缩的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同侧的外罩中;外罩的外表面为外罩接触面,用以形成恒定的弹簧压缩行程并保证触点电连接接触面接触压力恒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其电连接面具有稳定的接触压力,能够在小幅振动、小幅位移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电连接性能,可广泛用于振动、位移工况的各种电设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
,确切的说,本技术是一种平面连接并具有恒定接触压力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是一种能够接通或断开两个电设备的器件;平面电连接器由一对相连的触头组成,分别通过导线与电设备连接,当触头接触时,两个电设备之间电气导通,当触头分开时,两个电设备之间电气不导通。在电动汽车
中,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技术需要能够适应复杂受力状态的大电流电连接器,需要适应复杂、恶劣的震动环境,以及需要具备良好的互换适应性。公知的电池更换技术应用的平面电连接器是面——面接触,由具有导向结构的触点和弹性支承组成。在电池箱制造、安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误差和外来干扰,公知技术的电连接器难以保证动触头和静触头轴向相对位置不变。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196033. X专利技术名称“一种电连接器”中,展示了高刚度的弹性平面电连接器,通过施加大的接触压力,增大了触头微观接触面积。动触头使用了高刚度的蝶形弹簧作为轴向支承元件,在触头轴向位置发生变化时,弹簧压缩行程发生变化, 弹簧所致压力将发生大的变化,使得触头微观接触面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瞬时导电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面接触的、具有恒定接触压力的电连接器,可适应电动汽车电池箱相对车体的动态变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相互连接的触点,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相互连接的触点、外罩、外罩接触面和弹簧;其中,触点相互连接的接触面为触点电连接接触面,在触点外分别设置有绝缘的、相互接触的外罩;一个触点固定地设置在外罩中,另一个触点的后面设置有可压缩的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同侧的外罩中;外罩的外表面为外罩接触面,用以形成恒定的弹簧压缩行程并保证触点电连接接触面接触压力恒定。优选地,所述外罩中设置有多对触点,以形成多对电连接。所述触点由导电良好的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制成。优选地,所述外罩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外罩为圆环形、矩形、腰圆形、或圆角矩形。优选地,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优选地,所述触点电连接接触面至少部分地由改善电连接性能的银系、金系、锡系金属构成。3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柔性导线,用以连接所述触点与电设备。所述柔性导线由多层金属薄板或多股金属丝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电连接器具有稳定的动触点压缩行程,能够保持使用中触点压力稳定、不受外界干扰;维持稳定的电连接性能。其电连接面具有稳定的接触压力,能够在小幅振动、小幅位移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电连接性能,可广泛用于振动、位移工况的各种电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触点1、外罩2、外罩接触面3、弹簧4、柔性导线5、轴向补偿弹簧6、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图1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结构状态示意图。从图1可以看到, 一对触点1相互连接,所述触点的接触面为触点电连接接触面,一个触点1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外罩2中,另一个触点1的后面设置可压缩的弹簧4,所述弹簧可以为螺旋弹簧,弹簧4 的另一端固定的安装在同侧的外罩2中,外罩2相互接触。外罩2的外表面为外罩接触面 3,用以形成恒定的弹簧4压缩行程并保证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接触压力恒定。外罩2中设置有多对触点,以形成多对电连接;触点1由导电良好的铜、铜合金、 铝、或铝合金制成。外罩2由绝缘材料制成,外罩2为圆环形、矩形、腰圆形、或圆角矩形。触点1的接触面为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由改善电连接性能的银系、金系、锡系金属构成。相互连接的触点1,构成有效的电连接。外罩2相互接触,由于弹簧4安装在其中一个外罩2内,并支撑着其中一个触点1 ;当外罩2接触后弹簧4的压缩行程不再变化,从而施加给触点1的载荷也不再发生变化,即触点1的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 所承受的压力不变。在安装弹簧4的外罩2上,安装轴向补偿弹簧6,补偿弹簧6用来补偿所述电连接器固定支撑、安装部件、以及触点1和外罩2制造、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以及使用过程中所述电连接器可能发生的轴向位移。所述补偿弹簧6的刚度大于弹簧4,从而保证了所述电连接器在发生少量的轴向位移时,外罩2始终接触,并维持弹簧4的压缩行程不变。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柔性导线,触点1通过柔性导线5连接电设备。所述柔性导线由多层金属薄板或多股金属丝制成。需要声明的是,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技术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平面连接并恒定接触压力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相互连接的触点(1)、外罩O)、外罩接触面(3)和弹簧;其中,触点(1)相互连接的接触面为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在触点(1)外分别设置有绝缘的、相互接触的外罩O);—个触点(1)固定地设置在外罩O)中,另一个触点(1)的后面设置有可压缩的弹簧,弹簧 (4)的另一端固定在同侧的外罩O)中;外罩的外表面为外罩接触面(3),用以形成恒定的弹簧(4)压缩行程并保证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接触压力恒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2)中设置有多对触点,以形成多对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1)由导电良好的铜、铜合金、 铝、或铝合金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O)由绝缘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2)为圆环形、矩形、腰圆形、 或圆角矩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为螺旋弹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至少部分地由改善电连接性能的银系、金系、锡系金属构成。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导线(5),用以连接所述触点与电设备。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线(5)由多层金属薄板或多股金属丝制成。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补偿弹簧(6),轴向补偿弹簧(6)安装在弹簧⑷的外罩(2)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平面连接并具有恒定接触压力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相互连接的触点、外罩、外罩接触面和弹簧;其中,触点相互连接的接触面为触点电连接接触面,在触点外分别设置有绝缘的、相互接触的外罩;一个触点固定地设置在外罩中,另一个触点的后面设置有可压缩的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同侧的外罩中;外罩的外表面为外罩接触面,用以形成恒定的弹簧压缩行程并保证触点电连接接触面接触压力恒定。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其电连接面具有稳定的接触压力,能够在小幅振动、小幅位移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电连接性能,可广泛用于振动、位移工况的各种电设备。文档编号H01R13/193GK202019078SQ20112006775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连接并恒定接触压力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对相互连接的触点(1)、外罩(2)、外罩接触面(3)和弹簧(4);其中,触点(1)相互连接的接触面为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在触点(1)外分别设置有绝缘的、相互接触的外罩(2);一个触点(1)固定地设置在外罩(2)中,另一个触点(1)的后面设置有可压缩的弹簧(4),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在同侧的外罩(2)中;外罩的外表面为外罩接触面(3),用以形成恒定的弹簧(4)压缩行程并保证触点电连接接触面(7)接触压力恒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坡马洪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