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12333 阅读:4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包括加热丝供电电路(70),环境湿度传感器(10),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结露判断单元(40),与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10)和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结露点函数判断所检测的环境湿度是否达到结露点;加热控制单元(60),与结露判断单元(40)和加热丝供电电路(70)连接,用于在结露判断单元(40)判断达到结露点时控制加热丝供电电路(70)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依据检测冰箱出现凝露情况,自动启动或关闭加热丝,从而降低功耗。(*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冰箱防凝露的自动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直O
技术介绍
冰箱作为一种制冷器具,其内部始终都要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温度,特别是冷冻室的温度会更低,一般要低于_18°C。冰箱门封虽然具有足够的保温隔热能力,但终究还是不能与门体、箱体相比较。当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时,冰箱内外温差就明显增大,一旦冰箱周围的湿度增加,门封就会达到“凝露点”(即水气冷却过程中最初发生结露的温度),出现凝露情况,尤其冷冻室的门封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冷冻室下部温度最低,因此冷冻门封下部则最可能出现凝露。上述凝露问题的解决办法通常是在冰箱中设置中梁加热丝,通过加热消除凝露。 但传统冰箱的中梁加热丝由于控制策略的限制,中梁加热丝处于工作状态时,不论门封处是否达到凝露点,都会持续进行加热,这样就造成中梁加热丝多数时处于无效工作的状态, 导致冰箱耗电量增大,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以实现依据检测冰箱出现凝露情况,自动启动或关闭加热丝,从而降低功耗。本技术提供的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包括加热丝供电电路70,和环境湿度传感器10,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存储有结露点函数,所述结露点函数包括环境湿度与结露点的函数关系;结露判断单元40,与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10和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结露点函数判断所检测的环境湿度是否达到结露点;加热控制单元60,与结露判断单元40和加热丝供电电路70连接,用于在结露判断单元40判断达到结露点时控制加热丝供电电路70供电。由上,可通过检测环境湿度自动对防凝露加热丝的供电进行控制,避免了如
技术介绍
所述的不论环境是否易结露都会开启的状况,有效降低了功耗。较佳的,还包括环境温度传感器20,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结露面温度传感器30,用于检测结露面温度;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存储的结露点函数还包含温差参数;结露判断单元40,还与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20和结露面温度传感器30连接,还用于根据所述结露点函数判断所检测的环境湿度达到结露点时,输出At,与At的差值,所述At’为所检测湿度下的所述环境温度与结露面温度的温差值,所述At为所述结露点函数中所检测湿度下对应的温差值;加热控制单元60,还用于根据接收的At’与At的差值大小控制加热丝的加热功率的大小。由上,可进一步根据温差对加热丝供电进行控制,且还可以根据At’与At的差值大小控制加热丝的加热功率的大小,可实现使得At’所检测湿度下的所述环境温度与结露面温度的温差值快速降低至非凝露区,实现快速的防凝露。其中,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10和环境温度传感器20设置于冰箱外部靠近门封处。由上,该处可有效的对环境湿度、温度进行检测,减小冰箱自身散热器对环境湿度传感器10和环境温度传感器20的影响。其中,所述结露面温度传感器30设置于冰箱防凝露处所对应的冰箱外壳内壁处。由上,该位置的设置可以有效准确的检测出防凝露处的温度。可选的,所述冰箱防凝露处包括冰箱中梁。可选的,还包括显示模块,与结露判断单元40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环境湿度、环境温度和结露面温度。由上,可以对工作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显示,便于用户的查看。可选的,还包括一手动开关,设置于加热丝供电电路70中。由上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检测模块发生故障,可选择手动开启中梁加热丝应急关闭或启动。附图说明图1为冰箱的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原理图;图2为冰箱的安装防凝露加热丝和湿度传感器的示意图;图3为冰箱的结露点函数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出示了本技术一种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的原理图,包括环境湿度传感器10、环境温度传感器20、冰箱的结露面温度传感器30、结露判断单元40、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加热控制单元60和加热丝供电电路70。如图2所示,环境湿度传感器10可设置于冰箱外部顶端靠近门封处,用于检测冰箱门封附近的环境湿度(X)并生成湿度信号输出至结露判断单元40。其中,可以采用如型号为SMTHS07的电容式湿度传感器,或型号为CGS-H的陶瓷湿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20,也可设置于冰箱外部顶端靠近门封处,用于检测冰箱门封附近的环境温度(tl)并生成温度信号输出至结露判断单元40。其中,可以采用型号为HYDAC 的温度传感器。结露面温度传感器30,可设置于冰箱防凝露处所对应的外壳内壁处,如中梁的冰箱壳体内壁处,以检测该中梁,即结露面的温度(O,并生成相应的温度信号输出至结露判断单元40。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存储有结露点函数,如图3中的曲线即为一结露点函数,该曲线下方是非结露区,曲线上方为结露区。横坐标At是发生结露的温差,本例中即指冰箱结露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值,即At = tl_t2,纵坐标表示环境的湿度。从图3可以看出,温差At越大结露点函数的结露湿度越小,表示越容易结露,且湿度越大结露点函数的温差At越小,表示越容易结露,即伴随着温差或湿度的增加,都会导致容易结露。其中上述函数可做一个加权的纵向下移,将该下移后的函数作为启动防凝露的函数,如图3中的虚线对应的函数f(x,At)-X0o为了便于描述,后面仍采用结露点函数进行说明。结露判断单元40,分别与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10、环境温度传感器20、结露面温度传感器30、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连接,用于从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中读取出结露点函数 (或上述加权下移后的该函数),并接收所述环境温度(tl)、结露面的温度(U)和环境湿度 (X),并计算出At,= tl_t2,判断计算出的(At’,x)是否处于结露点函数上方,即是否处于结露区,当处于结露区时计算出在所述湿度下At’与At的差值,并将此差值提供给加热控制单元60。加热控制单元60,与结露判断单元40和加热丝供电电路70连接,根据接收的 At’与At的差值大小,控制加热丝的加热功率。所述差值越大,加热丝功率越大,以实现可以快速的减小冰箱结露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达到快速防凝露的目的。其中,对加热丝的功率的控制可以采用对供电电压或电流的控制来实现。其中,结露判断单元40与加热控制单元60均可由单片机实现。下面对本技术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第一步结露判断单元40分别接收环境湿度传感器10、环境温度传感器20和结露面温度传感器30发送过来的环境湿度(χ)、环境温度(tl)和结露面的温度(t2),并计算出 At,= tl-t2 ;第二步结露判断单元40从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中读取出如图3示出的结露点函数,判断处于非凝露区,则结束本次流程,可返回上一步;判断处于凝露区,即处于结露点函数上方时,则进一步计算出当前湿度下的At’与At的差值,并将此差值提供给加热控制单元60 ;第三步加热控制单元60根据接收的At,与At的差值大小,接通并控制加热丝供电电路为加热丝的供电功率,其中功率的控制可以通过对电压值、电流值的控制来实现。 当为通过数字电子控制时,则可根据输出不同占空比的电平来实现对电热丝功率的控制。另外,本技术还可设置一显示模块(未图示),与结露判断单元40连接,用于显示上述所检测的湿度、环境温度和凝露温度。更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可设置一手动开关(未图示)设置于加热丝供电电路 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凝露加热丝的控制装置,包括加热丝供电电路(7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湿度传感器(10),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存储有结露点函数,所述结露点函数包括环境湿度与结露点的函数关系;结露判断单元(40),与所述环境湿度传感器(10)和结露点函数存储器(5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结露点函数判断所检测的环境湿度是否达到结露点;加热控制单元(60),与结露判断单元(40)和加热丝供电电路(70)连接,用于在结露判断单元(40)判断达到结露点时控制加热丝供电电路(70)向所述加热丝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王晓路王滨后姜波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