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螺旋线温度维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119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流体温度维持器,特别是微生物工业生产上料液消毒灭菌用的温度维持器,它是单螺旋线层层盘叠的特制管道容器,利用流体自身的热量,层层互相隔离保温,达到了一定时间内保持流体恒温的目的,比同等容量公知的温度维持器,具有体积小,保温效果好,没有死角,不需保温装置,不需安装阀门,节能等优点。(*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流体温度维持器,特别是微生物工业生产上料液消毒灭菌用的温度维持器。现有的温度维持器是一个长形筒体罐,进出料口都需要阀门,料液从罐的底部进入,上部流出,料液在罐中混合,会产生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现象,使料液不能完全消毒灭菌;管状温度维持器,体积庞大,需要复杂大量的保温装置,不能达到简便、高效、经济的目的。本技术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经济、节能、体积小便于制造安装、使用的温度维持器。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用可塑性板材,制作成类似蜗牛壳的单螺旋线温度维持器,需要保温的流体通过管道从螺旋线维持器中心的进口进入,沿层层盘叠的同心圆管道由里及外顺序流动。最后通过螺旋线最外层的管道出口流出维持器,这样流体只能沿规定的路线流动,不会产生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现象,利用流体在螺旋线管道中流动时层层互相保温又互相隔离的特点,达到了使流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基本不变的目的。这种温度维持器特别适合于需要使料液在一定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而消毒灭菌的微生物工业生产过程,既简便又无死角,效果很好。下面叙述的一个实施例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参照图1,采用长70米,宽1米(1),厚0.005米的A3型钢板制作成板间距0.050米(2),圈数为16圈,外径为2.070米(3)的螺旋线温度维持器(图1)、在维持器的中心和最外层各有一个与外部管道连接的进料口(4)、出料口(4′),构成一个由四壁密封、内有供料液流动的矩形横截面的单螺旋线管道(5)盘叠而成的温度维持器。在味精生产中,根据连消原理料液加热到115-120℃,在维持罐内维持7分钟就能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流量为30米3/小时的料液从维持器中心的进料口进入,沿矩形横截面的螺旋线管道顺序向外圈流动,料液在流动时层层互相保温,不会因走短路而造成先进后出,后进先出的现象,料液流到最外层时,已消毒灭菌完毕,因此外壳也不必保温,由于螺旋线的特殊结构,在管道充满料液时,内部管道壁两侧的压力相等,不易破损,只要外壳不破,便可长年使用。由于保温性能好,消毒温度可由原来的120℃降低到113℃,因而糖液破坏少,质量、色泽好,蒸汽用量少。此外螺旋线维持器的容量、管道横截面积的大小、形状、流道的长短都可根据不同需要来设计制造。与公知的维持罐比较,使用螺旋线维持器,具有料液不会走短路、没有死角、消得透、消毒温度低、糖液破坏少、外壳不需保温、进出料口不需阀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工业生产中液体的消毒灭菌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流体温度维持器,由进口、出口、固体间壁容器组成,其特征是单螺旋线层层盘叠的特制管道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流体温度维持器,由进口、出口、固体间壁容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进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华侨企业公司厦门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