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环及油环电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1049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环,包括:基体;位于所述基体的内圆面上的撑簧槽,所述撑簧槽贯穿基体的环形首末,具有槽壁;设于所述撑簧槽内的螺旋撑簧,螺旋撑簧成环形,其环形外侧与撑簧槽的槽壁相接触;位于所述基体的外圆面上的凸出的、贯穿基体的环形首末的刮油刃;位于基体的表面的电镀镀锡层,所述镀锡层的各个位置厚度差不超过0.002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油环电镀系统,包括:电镀槽;位于电镀槽中的电镀液;镀锡阳极;挂架;位于挂架上的油环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环基体和镀锡阳极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将油环的镀锡层的厚度差控制在0.002mm以内,大幅度提高了油环外表面的均匀度,提高了油环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加快了油环磨合,避免局部磨损,增强了气缸的密封性能,抑制了油环储存环节的锈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环及一种油环电镀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气缸内的、带有螺旋弹簧的油环及其油环电镀系统。
技术介绍
活塞环是内燃机的关键零件,它安装在气缸的活塞上,其基本形态为一种有缺口的非圆形环,在工作的时候,其嵌套安装在活塞的环槽内形成正圆形,靠着自身形变产生的弹力与气缸壁紧密配合。活塞环具有密封、刮油、传热和支撑等作用,其中刮油是活塞环中的油环的一项重要功能。所谓刮油,是指内燃机在工作时,为了满足气环外圆表面合理的润滑油膜,防止活塞环与缸套内壁的干摩擦现象发生,通过油环将缸套内壁上多余的润滑油刮下,防止机油窜入燃烧室。传统的油环为螺旋撑簧油环,油环内撑的螺旋弹簧提供弹力,使油环与缸套内壁保持良好的接触。油环的外侧往往设有涂层,如镀锡层等,镀锡涂层具有众多显著的优点首先,其有效减小油环与缸套的摩擦系数,使得活塞运作更平滑;其次,镀锡的环在汽缸中磨合运转时不易产生熔着;再次,锡容易磨损,能使油环在运行时缩短磨合期;最后,由于锡质地柔软,对提高气缸气密性也有很好的效果。综上,镀锡涂层能够提高油环的性能,从而提高了内燃机的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然而,目前,油环的镀锡技术存在局限,其生产的油环的涂层厚度不均勻,误差较大。进而带来了油环长时间存放易锈蚀、磨合期加长、刮油和密封效果不佳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镀锡层厚度均勻的油环。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油环,包括基体,所述基体成带缺口的环状,基体具有内圆面和外圆面;位于所述基体的内圆面上的撑簧槽,所述撑簧槽贯穿基体的环形首末,具有槽壁;设于所述撑簧槽内的螺旋撑簧,螺旋撑簧成环形,其环形外侧与撑簧槽的槽壁相接触;位于所述基体的外圆面上的凸出的、贯穿基体的环形首末的刮油刃;位于基体的表面的电镀镀锡层,所述镀锡层的各个位置厚度差不超过0. 002mm。优选的,所述基体上分布有多个贯通环的内圆面和外圆面的回油孔。优选的,所述刮油刃包括上刮油刃和下刮油刃,所述上刮油刃和下刮油刃分别位于所述回油孔的两侧。优选的,所述上刮油刃和下刮油刃形状和方向相同,截面为倾斜的齿形。优选的,所述镀锡层的厚度在0. 004至0. 008mm之间。本技术的目的还通过提供以下的油环电镀系统来实现一种油环电镀系统,包括电镀池;位于电镀池中的电镀液;镀锡阳极;挂架;位于挂架上的油环基体,所述油环基体和镀锡阳极垂直。优选的,所述油环基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差90度。优选的,所述电镀液为酸性电镀液。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改进油环的电镀系统,将油环的镀锡层的厚度差控制在0. 002mm以内,大幅度提高了油环外表面的均勻度,提高了油环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加快了油环磨合,避免局部磨损,增强了气缸的密封性能,抑制了油环的锈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油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油环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油环电镀系统示意图。其中。1 镀锡层2 基体3 上刮油刃4 下刮油刃5 螺旋撑簧6 回油孔7 撑簧槽8 硅整流器9 阳极10待镀油环11第一位置开口方向12第二位置开口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本优选实施方式的油环包括基体2,螺旋撑簧5以及镀锡层1。其中,基体2成带有缺口的环状,螺旋撑簧5位于基体2的内侧,用于撑开基体2, 使其贴紧气缸壁,镀锡层1涂覆于基体2的表面,用于改善油环的性能。基体2的环的内侧具有内圆面,环的外侧具有外圆面。基体2上分布有多个贯通环的内圆面和外圆面的回油孔6。所述内圆面上设置有贯穿内圆面的首末位置,截面为弧形的撑簧槽7,所述的螺旋撑簧5布置在该撑簧槽7内,螺旋撑簧5成环形,其环形的外侧与撑簧槽的槽壁相接触,通过弹力使油环具有撑大的趋势,从而使得油环在安装在气缸中后紧贴气缸。所述外圆面上设置有凸出的刮油刃,刮油刃贯穿外圆面的首末位置。刮油刃包括上刮油刃3和下刮油刃4,它们分别位于回油孔6的上下侧。刮油刃的截面可以为梯形、台形或其他合适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刮油刃的截面为倾斜的齿形,且上刮油刃3和下刮油刃4形状和方向相同。本技术的油环外圆面形状可以是敞口型、凹型、鼻型等各种形状,其刮油刃可以是单向倒角,也可以是双向倒角。刮油刃表面可以采用硬铬等涂层进行强化处理,以减少环外圆面的磨损,提高环的使用寿命。基体2的各个部位均设置有镀锡层1,即回油孔6、上刮油孔3、下刮油孔4,内圆面,外圆面,撑簧槽7,以及上下端面均涂覆有镀锡层1。镀锡层的厚度在0. 004至0. 008mm4之间;镀锡层的各个位置厚度差不超过0. 002mm。目前的油环镀锡层的厚度差往往达到0. 005mm,大大影响了油环性能,本技术使用了改进的油环电镀系统,取得了优异的涂层均勻度。本技术的油环电镀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电镀槽,位于电镀池中的电镀液, 电镀液为酸性,镀锡阳极9,挂架,位于挂架上的待镀油环10,与待镀油环10、镀锡阳极9电性连接的硅整流器8。采用酸性电镀具有溶液稳定、镀层光亮度高、电镀液电流效率高,操作简便等特点。以往,传统悬挂方式为镀锡阳极与油环端面平行,但由于油环结构复杂,电流分布不均,对镀锡层1的厚度产生很大影响,采用此种方式悬挂电镀的镀锡层1的环面上厚度偏差达到0. 005mm左右。在本技术中,通过改进悬挂方式,挂架上的油环的环端面与电镀阳极垂直,但由于挂具通过油环的最上端导电,导致油环的两侧的镀锡层1厚度大于上下端镀锡层1厚度。因此,在电镀过程中需对油环的位置进行调整,将油环基体沿环端面旋转90°后继续电镀。即油环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开口方向 11、12相差90度。采用此方法得到的镀锡层在均勻性上有了很大改观,整根油环的镀锡层的厚度差有效控制在0. 002mm之内。本技术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油环,包括基体,所述基体成带缺口的环状,基体具有内圆面和外圆面;位于所述基体的内圆面上的撑簧槽,所述撑簧槽贯穿基体的环形首末,具有槽壁;设于所述撑簧槽内的螺旋撑簧,螺旋撑簧成环形,其环形外侧与撑簧槽的槽壁相接触;位于所述基体的外圆面上的凸出的、贯穿基体的环形首末的刮油刃; 位于基体的表面的电镀镀锡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镀锡层的各个位置厚度差不超过0. 00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分布有多个贯通环的内圆面和外圆面的回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油刃包括上刮油刃和下刮油刃,所述上刮油刃和下刮油刃分别位于所述回油孔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刮油刃和下刮油刃形状和方向相同,截面为倾斜的齿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锡层的厚度在0.004至0. 008mm之间。6.一种油环电镀系统,包括电镀槽;位于电镀槽中的电镀液;镀锡阳极; 挂架;位于挂架上的油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环,包括:基体,所述基体成带缺口的环状,基体具有内圆面和外圆面;位于所述基体的内圆面上的撑簧槽,所述撑簧槽贯穿基体的环形首末,具有槽壁;设于所述撑簧槽内的螺旋撑簧,螺旋撑簧成环形,其环形外侧与撑簧槽的槽壁相接触;位于所述基体的外圆面上的凸出的、贯穿基体的环形首末的刮油刃;位于基体的表面的电镀镀锡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锡层的各个位置厚度差不超过0.00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恺张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