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9359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板结构,供以锁设于一曲柄的一端,其包含:一踏板本体,由一中管的两侧分别延伸一第一承肋以及一第二承肋;以及一中轴,穿设定位于该踏板本体的中管内;该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的一面上凸伸成型一凸座,该凸座的周缘与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具有高度落差,而该各凸座上再分别开设一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由不等长的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的结构配置,使该踏板结构的重心偏置,如此就能使该踏板结构于常态时偏转至固定位置,藉此方便用户对应使用,而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一体设置的结构又能提升结构的结构强度,同时提供更佳的使用支撑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踏板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既环保的交通工具,也是能强身健体的健身或娱乐工具,当自行车用以作为交通工具时,用户对其外围的设备就会更加讲究。以踏板来说,一般的使用者对于踏板并没有特殊的需求,然而,骑乘长途甚至是比赛的选手就会穿着自行车鞋以达到最佳的骑乘动力输出效果,而当穿着自行车鞋时,配合自行车鞋的踏板就很重要了,因为自行车鞋与踏板之间通常会设置有定位结构,藉此使骑承者的脚部受到良好的支持及定位,而在骑乘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暂时停止再继续骑乘的过程发生,但一般的踏板10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可枢转地连接于曲柄上,当使用者的脚部脱离踏板10,该踏板10便能自由地枢转,而使用者的脚部要再次地踏上踏板10并使自行车鞋与踏板10上的定位结构定位时,用户就必须费心地将踏板10调整至合适的角度,使用上不慎方便。另外,该踏板10为了设置定位结构,因此必须于该踏板10的中轴11两侧组设一组设架12,该组设架12是以两端螺锁于踏板10,而再将磁铁13或其他定位件组设于该组设架12上,如此,该踏板10除了会增加工序才能完成定位结构的设置之外,而该组设架12 要承受使用者的脚部施力,但该组设架12仅靠两端的螺锁,结构强度甚为不足,这样的缺陷也亟需改善。因此,需开发出一种新的踏板结构,可常态保持于方便使用的状态,提高使用的方便性,且结构强度更强,使用的稳定性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踏板结构。该踏板结构可常态偏转至固定位置,提供用户对应使用的方便性,且该踏板整体结构稳定性高,提升使用的确定性及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踏板结构,供以锁设于一曲柄的一端,其包含一踏板本体,由一中管的两侧分别延伸一第一承肋以及一第二承肋;以及一中轴,穿设定位于该踏板本体的中管内;该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的一面上凸伸成型一凸座,该凸座的周缘与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具有高度落差,而该各凸座上再分别开设一定位孔;该中轴与曲柄锁设的端面至该踏板本体的定位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为45 68mm ;一第一长度定义为该中管内的该中轴中心轴线至该第一承肋远离该中管的端部之间的长度;一第二长度定义为由该中管内的该中轴中心轴线至该第二承肋远离该中管的端部之间的长度;该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值为1.01 1.2 1。本技术踏板结构的中管两侧一体设置不等长的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藉由不等长的结构配置使得该踏板结构的重心偏置,如此该踏板结构就能于常态偏摆至固定(特定)位置,便于用户对应使用,而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是一体设置于该踏板本体上,因此该踏板结构的结构强度非常足够,不仅能提供更稳固的支撑力,更能提升使用的确定性及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公知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踏板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踏板结构的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踏板结构的组合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踏板结构的组合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踏板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踏板结构的凸座为另一种实施态样的实施例。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公知踏板部分踏板10组设架12本技术部分踏板本体20第一承肋22框件24第二框段M2凸座 25限位槽27定位件40螺杆42结合座60结合部62第一长度Dl中轴11 磁铁13中管21 第二承肋23 第一框段Ml 连接框段对3 定位孔沈中轴30 限位部41 弹簧50 容置空间61 结合件70第二长度D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 详述如下本技术的踏板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如图2至图6所示,包含一踏板本体20,由一中管21的两侧分别延伸一第一承肋22以及一第二承肋23,并有一 U形的框件M并以相对内侧连接该第一承肋22及该第二承肋23,该框件M包含一第一框段241相对一第二框段对2,及一连接框段243相连接所构成,该连接框段243连接于该第一框段241及第二框段242之间,该第一承肋22是连接于该第一框段Ml,该第二承肋23连接该第二框段M2,且该第一框段241长度大于该第二框段M2的长度;该第一承肋22由框件M的第一框段241至中管21之间具有一第一长度D1,而该第二承肋23由框件M的第二框段242至中管21之间具有一第二长度D2,该第一长度Dl 与第二长度D2的比值为1.01 1.2 1 ;且该第一承肋22及第二承肋23的一面上凸伸成型一凸座25,该凸座25的顶面高度低于该框件24,且该凸座25的周缘至少一侧边与第一承肋22及第二承肋23具有高度落差,本实施例的凸座25的一侧边延伸至与该框件M连接,并使其余三侧边与第一承肋 22及第二承肋23具有高度落差,而该各凸座25上再分别开设一定位孔沈,该第一承肋22 及第二承肋23的另一面则连通该定位孔沈设置一内径大于定位孔沈的限位槽27 ;一中轴30,穿设定位于该踏板本体20的中管21内并可供以与曲柄锁设连结,且该中轴30与曲柄锁设的端面至该踏板本体20的定位孔沈中心之间的距离为45-68mm ;一定位组件,包含一定位件40及一弹簧50,该定位件40包含一限位部41连接一螺杆42,该定位件40的螺杆42套设该弹簧50并以该螺杆42穿过该踏板本体20的定位孔 26,而该定位件40的限位部41靠抵于该踏板本体20的限位槽27内,则该弹簧50位于该限位槽27与该限位部41之间,如此使该弹簧50常态推抵该定位件40的限位部41,且该螺杆42的外径尺寸小于该踏版本体20的定位孔沈内径尺寸;以及一结合单元,包含一结合座60及一结合件70,其中该结合座60为槽形结构,该结合座60的一面上开设一容置空间61,而该结合座 60的另一面则设置一结合部62,本实施例的结合部62为设置于结合座60中心的螺孔,该结合座60的结合部62相对该凸座25的定位孔沈,且该结合座60的底面局部超出该凸座 25的顶面范围,形成可改变所在角度的空间,则该定位组件的定位件40的螺杆42就能于穿过定位孔沈后再螺锁定位于该结合座60的结合部62,使该结合座60定位于该踏板本体 20上;以及该结合件70容置于该结合座60内,本实施例的结合件70为磁吸件。以上为本技术的踏板结构的结构关系,该踏板结构供以锁设于曲柄的一端结合于自行车上使用,由于该踏板本体20的第一承肋22长度大于第二承肋23长度,且该第一框段241长度大于该第二框段242长度,如此使该踏板本体20设置该第一承肋22及第一框段241的一侧重量势必大于设置第二承肋23及第二框段242的一侧重量,也就是使得该踏板本体20的重心完全偏向该踏板本体20设置该第一承肋22及第一框段241的一侧, 如此,当该踏板本体20枢设于曲柄使用,而于常态时,该踏板本体20自然会因重心的偏置, 使该踏板本体20偏摆至使踏板本体20设置第一承肋22及第一框段Ml的一侧朝下的状态,藉此,当使用者的脚部离开踏板本体20,踏板本体20自然会受到重心的影响而偏摆到固定的位置,则当该踏板本体20上设有可与自行车鞋定位的结合件70时,使用者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配合的位置所在,也就不需大费周章地察看调整,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板结构,供以锁设于一曲柄的一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踏板本体,由一中管的两侧分别延伸一第一承肋以及一第二承肋;以及一中轴,穿设定位于该踏板本体的中管内;该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的一面上凸伸成型一凸座,该凸座的周缘与第一承肋及第二承肋具有高度落差,而该各凸座上再分别开设一定位孔;该中轴与曲柄锁设的端面至该踏板本体的定位孔中心之间的距离为45~68mm;一第一长度定义为该中管内的该中轴中心轴线至该第一承肋远离该中管的端部之间的长度;一第二长度定义为由该中管内的该中轴中心轴线至该第二承肋远离该中管的端部之间的长度;该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比值为1.01~1.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哈卡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