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基板的电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922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电子基板的电连接结构,其能够提高母线相对于基板支承体的附着性,提高电极基板和母线连接的可靠性。利用接合线(82)将电连接焊盘(24)与母线(81)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焊盘(24),其设置在固定于合成树脂制的壳体(40)(基板支承体)的控制基板(20)(电子基板)上;所述母线(81),其设置在壳体(40)上,母线(81)具有:露出部(81b),其在壳体(40)的表面露出;埋设部(81a),其埋设于壳体(40);连接部(81c),其从露出部(81b)延伸并且与电气部件进行电连接,接合线(82)的端部与露出部(81b)接合,在埋设部(81a)形成有缺口部(81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于基板支承体的电子基板和设置在基板支承体的母线的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用于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具有控制基板和收容控制基板的壳体,所述控制基板控制在形成制动液流路的基体上安装的电磁阀、压力传感器等的电气部件、马达等的电动部件的动作。壳体是在基体的一面固定的箱体,并且形成有收容从控制基板、基体的一面突出的电气部件的内部空间。在壳体的内面露出母线的一部分,利用接合线将该母线的露出面和设置在控制基板上的电气电路的电连接焊盘进行电连接。对所述母线来说,在将母线嵌入成形于壳体时,通过将母线的露出部的背面侧埋入壳体的内面,使母线相对于壳体稳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3731号公报如上所述,在将母线的露出部埋入壳体内面的结构中,虽然能够在宽度方向(与母线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使母线稳定,但是存在母线相对于壳体的附着性、特别是、母线的长度方向的附着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以下述的内容为课题解决上述的问题,能够提高母线相对于基板支承体的附着性,并且提供能够提高电子基板与母线连接的可靠性的电连接结构。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利用接合线将电连接焊盘与母线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焊盘,其设置在固定于合成树脂制的基板支承体的电子基板上;所述母线,其设置在所述基板支承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具有露出部,其在所述基板支承体的表面露出; 埋设部,其埋设于所述基板支承体;连接部,其从所述露出部延伸并且与电气部件电连接, 所述接合线的端部与所述露出部接合,在所述埋设部形成有缺口部。还有,在所述基板支承体具有安装有所述电子基板的安装部和包围所述安装部的周壁部的情况下,能够将所述母线的所述埋设部埋设在所述周壁部。在该结构中,在将母线嵌入成形在基板支承体上时,使合成树脂流入形成在母线的埋设部的缺口部,在缺口部内固化的合成树脂起到楔子的作用。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容易地提高母线相对于基板支承体的附着性,能够提高电子基板与母线连接的可靠性。另外,当使接合线的端部在母线的露出部振动熔敷时,通常,使接合线的端部在露出部的长度方向振动。这时,由于长度方向的振动作用于母线的露出部,所以在所述母线的所述露出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所述埋设部,在所述埋设部的侧缘部形成所述缺口部,并且通过在与所述露出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凹陷,期望提高母线相对于露出部的长度方向即接合线的振动方向的附着性。另外,所述缺口部可以被形成在所述埋设部的表面侧的面和背面侧的面的至少一个面。还有,所述缺口部被形成在所述埋设部的表面侧的面和背面侧的面,所述各个缺口部在所述埋设部的长度方向错开形成,从而,能够提高母线相对于基板支承体的附着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基板支承体中埋设母线的端部,由于母线被确实地定位,所以,在所述基板支承体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母线的结构中,能够减小各个母线的间隔,能够使基板支承体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基板的电连接结构中,通过使合成树脂流入形成在母线的埋设部的缺口部,能够提高母线相对于基板支承体的附着性,并且能够提高电子基板与母线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侧剖视图;图3是从表面侧看到的本实施形态的壳体内部的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电连接结构的图,(a)是母线的立体图,(b)是侧剖面图;图5是表示其它实施形态的母线的图,(a)是在埋设部的表面侧的面形成有缺口部的结构的立体图,(b)是在埋设部的两面形成有缺口部的结构的立体图,(c)是在埋设部的两面形成有缺口部的结构的侧剖面图;图6是表示其它实施形态的母线的图,(a)是形成有半圆状的缺口部的结构的立体图,(b)是形成有矩形状的缺口部的结构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电子控制单元20控制基板21基板本体M电连接焊盘 30传感器基板 31基板本体33角速度传感器34加速度传感器40壳体41第一收容室41a第一周壁部42第二收容室4 第二周壁部44隔离部44b台阶部Mc端子安装面50盖 70传感器收容部71凹部80端子集约部81母线81a埋设部81b露出部81c连接部81d缺口部82接合线100基体200马达P柱塞泵R容器构成部件S压力传感器V电磁阀Vl电磁线圈U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在适当参照图面的同时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在本实施形态中,以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基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电子基板”)的电连接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控制作用于车轮制动缸的制动液压的车辆用制动液压控制装置U主要具有电磁阀V和压力传感器S等的电气部件、马达200等的电动部件、组装有柱塞泵P 等的基体100以及控制电磁阀V和马达200动作的控制基板20的电子控制单元10。在基体100内构成为,形成有连接主缸和车轮制动缸的制动液流路,基于车辆的状况,通过控制基板20使电磁阀V和马达200动作,使制动液流路内的制动液压变动。基体100是形成大致长方体的金属部件,在其内部形成有制动液流路。在基体100 的各个面之中,在表面侧的面101形成有安装孔151等,其用于安装电磁阀V和压力传感器 S这样的电气部件。另外,在基体100的上面103形成有出口孔152等,其将制动配管连接至车轮制动缸。另外,在基体100的下面形成有容器孔153等,其组装构成容器的容器构成部件R。另外,在基体100的侧面105形成有泵孔155等,其安装有柱塞泵P。还有,设置于基体100的孔直接或者经由形成在基体100内部的制动液流路而相互连通。马达200是柱塞泵P的动力源,如图2所示,马达200被固定于基体100的背面侧的面102,输出轴210被插入基体100的马达安装孔154。另外,用于向马达200提供电力的马达母线220插通基体100的端子孔140,经由设置于壳体40内的接线端T,与控制基板 20的电子电路连接。如图1所示,电子控制单元10具有控制电磁阀V和马达200的动作的控制基板 20、检测车辆状况的传感器基板30、收容控制基板20和传感器基板30等的壳体40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基板支承体”)。如图2所示,在覆盖从基体100的表面侧的面101突出的电磁阀V和压力传感器 S等的电气部件的状态下,壳体40是与基体100的表面侧的面101 —体固定的合成树脂的箱体。该壳体40在基体100侧的相反面102 (图2的右侧的面)和基体100侧的面(图 2的左侧的面)进行开口,在其内部空间背面侧形成有收容电磁阀V、电磁线圈Vl和压力传感器S等的电气部件的第一收容室41,在内部空间的表面侧形成有收容传感器基板30和控制基板20的第二收容室42。另外,壳体40的基体100侧的相反侧的开口部由合成树脂制的盖50密封。壳体40具有以阶层状态安装控制基板20的大致长方形的隔离部4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安装部”)和周壁部41a、42a,该周壁部41a、4h从隔离部44的周缘部立起并且与表面侧和背面侧垂直而包围隔离部44,通过壳体40内利用隔离部44隔离表面侧和背面侧,而形成第一收容室41和第二收容室42。周壁部41a、42a由形成第一收容室41的第一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基板的电连接结构,利用接合线将电连接焊盘与母线进行电连接,所述电连接焊盘,其设置在固定于合成树脂制的基板支承体的电子基板上;所述母线,其设置在所述基板支承体上,所述电子基板的电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具有:露出部,其在所述基板支承体的表面露出;埋设部,其埋设于所述基板支承体;连接部,其从所述露出部延伸并且与电气部件进行电连接,所述接合线的端部与所述露出部接合,在所述埋设部形成有缺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袰谷正俊
申请(专利权)人: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