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面人工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40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入人体内的多孔面人工关节,它是在关节基材的某部位的表面均匀布满微珠,共摞列三层以利于多孔面金属植入物骨长入生物固定作用,它适用于我国人体骨骼的特征并且适于各种关节的加工制造。它有正拉强度高、孔隙率合理的优点,与国内外现有的人工关节相比更利于金属植入物骨长入生物固定作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入人体内的多孔面人工关节,目前,普遍用于临床的人工关节的底材多为铸造件,其表面为粗糙的毛坯面,呈凹凸不平的珊瑚状或无珠的珍珠粒面状。这样的关节虽然也能起到骨长入的生物固定作用,但是需要的时间较长。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使多孔面人工关节金属植入物骨长入能尽快地满足生物固定的作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基材的表面布三层直径为0.3~1mm的微珠,烧结和扩散焊后形成1.5mm厚、孔径为200~600μm的多孔面。本技术是根据我国人体骨骼的几何学研究的,它适合用于各种人工关节,由于多孔面的珠与珠之间的空隙占整个平面的30~50%,多孔面正拉强度≥40~60MPa,因此特别有利于金属植入物骨长入生物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多孔面的正视图。图2为多孔面的顶视图。图3为髓关节正视及侧视示意图。多孔面人工关节按照所需部位关节制做出基材6,按照不同关节的不同部位,在基表面均匀布满直径为0.3~1mm的微珠7,以同样的方式再摞列二层,三层微珠摞叠后株与珠之间形成空隙(孔)8,然后经烧结和扩散焊综合效果形成1.5~2mm厚度的多孔面4,孔8的直径为200~600μm孔隙率为整个多面孔的30~50%,多面孔的正拉强度≥40~60MPa,旨在使多孔面金属植入物骨长入生物固定作用。仅以髋关节为例它是由球头1、颈2、托3、髓针5等组成,髓针5的上方和托3的下方为多孔面4。在多孔面上布满三层微珠烧结和扩散焊。髓针截面呈椭圆形,根部渐细,根顶端为圆弧形以利于插入肢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入人体内的多孔面人工关节,其特征是,多孔面是由基材和三层微珠组成,微珠的直径为0.3~1mm布满基材上并摞列三层形成厚度为1.5~2mm、孔径为200~600μm的多面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入人体内的多孔面人工关节,其特征是,多孔面是由基材和三层微珠组成,微珠的直径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培令吕厚山戴克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