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包括有一健身器本体及两呈现对称组设于健身器本体两侧的支臂组件,各支臂组件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其中:该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是各与健身器本体枢设有一第一枢结点及一第二枢结点,且该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是呈现相对交错型态;该健身器本体设有一得导引第二支臂以第二枢结点为轴心进行上下摆动的导引轮组,该导引轮组包括有一转动碟盘及两连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随时依使用者摆动施力方向不同,而提供有垂直方向踏步、水平方向滑摆或具轨迹的回旋踏动等三种运动效果,避免使用者于长期操作情况下,因单调的运动方式而产生疲劳或倦怠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随时依使用者摆动施力方向不同,而切换为垂直方向踏步、水平方向滑摆或具轨迹的回旋踏动的健身器,尤其涉及一种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O
技术介绍
今日社会的工商业繁忙,现代人朝九晚五的作息已无太多时间进行运动,加以住家空间有限,欲放置各种运动型态与功能的健身器材于住家中对于寸土寸金的都市住家而言恐有空间上的限制。为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达到可随时就地进行运动健身的目的,目前已开发出多种型态与构造简便的运动健身器材,于住家或任何处所即可操作而达到运动的功效。 目前各种运动器材大多仅有一或两种运动功效,若每日例行公事般重复的相信对多数人而言易失去新鲜感而产生怠惰,进而失去运动健身的目的。若要因应喜好,则必须准备或购买各种不同机能的运动健身器材,不仅浪费金钱且因必须堆置多种运动器材,而又必须挪出适当空间摆置该等运动器材,对于空间有限的住家仍不可避免的为一负担。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案申请号第095216851号「踏步健身器」,其是由健身器主体于其水平端部设置传动机构,及控制车轮旋转的摇臂单向离合器与阻尼产生器,并由四连杆机构实施传动机构的操作,且利用弹簧回复机构控制四连杆机构的踏板复位;而健身器主体垂直端除具有机构把手外,另设有提供各项设定的操作面板,与方便监看运动、体能状况的液晶显示器;通过踏板、齿轮、单向轴承及连杆的结合,来带动车轮运转,并借由惰轮阻尼调整车轮压力的松紧度,使其适合不同操作者的脚踏力道,借此达到良好复健或健身效果的实用目的。前述「踏步健身器」为一现有的健身器材,其虽可提供民众随时随地于室内进行健身运动,但其却仅有单一运动模式的健身效果,当使用者于长期操作情况下容易产生疲劳、 倦怠,进而影响整体的运动效果,虽市面上仍有其它现有的复合型健身器材,但现有的复合型健身器材是将不同属性运动整合于一起,例如同时整合足部(踏步器)、腹部(仰卧起坐板)及手臂(阻力拉绳)等运动器具,但现有复合型健身器材并无法针对人体单一部位提供多方向的伸展运动,因此运动效果仍有向上提升需要。鉴于现有运动器材针对人体单一部位仅能提供单一功效的运动缺点,本创作人即推出一种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其是一种可随时依使用者摆动施力方向不同,而切换为垂直方向踏步、水平方向滑摆或具轨迹的回旋踏动的健身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其可随时依使用者摆动施力方向不同,而提供有垂直方向踏步、水平方向滑摆或具轨迹的回旋踏动等三种运动效果,且此三种运动效果均是与人体足部有关联的运动,让使用者于相同属性的运动能获得更多变的运动型态,避免使用者于长期操作情况下,因单调的运动方式而产生疲劳或倦怠感。为达到前述创作目的,本技术「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包括有一健身器本体及两呈现对称组设于健身器本体两侧的支臂组件,各支臂组件包括有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一第三支臂及一第四支臂,其中该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是各与健身器本体枢设有一第一枢结点及一第二枢结点, 且该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是呈现相对交错型态,该第一枢结点位于健身器本体的位置是高于第二枢结点,该第一支臂另一端是与第三支臂一端枢设有一第三枢结点,该第三支臂另一端是与第四支臂枢设有一第四枢结点,该第四支臂另一端是与第二支臂相反于健身器本体一端枢设有一第五枢结点,另该第三支臂于近第四枢结点位置是设有踏板;该健身器本体设有一得导引第二支臂以第二枢结点为轴心进行上下摆动的导引轮组,该导引轮组包括有一转动碟盘及两连动杆,该两连动杆的一端是各与一第二支臂位于第二枢结点与第五枢结点间的区段枢设,该两连动杆的另一端是各枢设于转动碟盘两侧面的偏心对称位置;如此,当使用者以垂直方向交替踩动踏板时,该导引轮组即可引导第二支臂以第二枢结点为轴心交替上下摆动,进而通过第四支臂拉动第三支臂,使第三支臂以第三枢结点为轴心上下摆动;当使用者以水平方向交替推拉踏板时,该第三支臂前后两端即呈现受第一支臂与第四支臂悬吊型态,并以第一枢结点及第五枢结点为前后端的轴心进行水平摆动;当使用者以环绕轨迹的方式交替回旋踩动踏板时,该导引轮组即可引导第二支臂以第二枢结点为轴心交替上下摆动,以提供第三支臂上下移动的轨迹,且第三支臂同时受第一支臂与第四支臂悬吊型态,以第一枢结点及第五枢结点为轴心前后摆动而获得前后移动的轨迹,并受第五枢结点与第三枢结点持续接近、远离,以导引踏板呈环绕轨迹的型态回旋。前述第一支臂于第一枢结点位置是延伸有一结合件,该健身器本体是设有一得导引第一支臂以第一枢结点为轴心进行前后摆动的第二导引轮组,该第二导引轮组包括有一第二转动碟盘及两第二连动杆,该两第二连动杆的一端是各与一结合件枢设,该两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是各枢设于第二转动碟盘两侧面的偏心对称位置。前述健身器本体设有两组与导引轮组及第二导引轮组连动的阻力机构,各阻力机构包括有一分别与转动碟盘与第二转动碟盘连动的惰轮,及一可产生磁吸力以调整惰轮阻力的磁吸构件。前述第一支臂于第一枢结点位置延伸有一供使用者双手推拉,而得以第一枢结点为轴心枢摆第一支臂前后摆动的握把。前述踏板是设置于两第三支臂对应面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随时依使用者摆动施力方向不同,而提供有垂直方向踏步、水平方向滑摆或具轨迹的回旋踏动等三种运动效果,且此三种运动效果均是与人体足部有关联的运动,让使用者于相同属性的运动能获得更多变的运动型态,避免使用者于长期操作情况下,因单调的运动方式而产生疲劳或倦怠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进行垂直方向踏步运动的实施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进行水平方向滑摆运动的实施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进行具轨迹回旋运动的实施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健身器本体111转动碟盘12第二导引轮组122第二连动杆131 惰轮2支臂组件211结合件22第二支臂231 踏板31第一枢结点33第三枢结点35第五枢结点B延伸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其是一种可随时依使用者摆动施力方向不同,而切换为垂直方向踏步、水平方向滑摆或具轨迹的回旋踏动的健身器,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包括有一健身器本体1及两呈现对称组设于健身器本体1两侧的支臂组件2,各支臂组件2包括有一第一支臂21、一第二支臂22、一第三支臂23及一第四支臂M,其中该第一支臂21与第二支臂22是各与健身器本体1枢设有一第一枢结点31及一第二枢结点32,且该第一支臂21与第二支臂22是呈现相对交错型态,该第一枢结点31位于健身器本体1的位置是高于第二枢结点32,该第一支臂21另一端是与第三支臂23 —端枢设有一第三枢结点33,该第三支臂23另一端是与第四支臂M枢设有一第四枢结点34, 该第四支臂M另一端是与第二支臂22相反于健身器本体1 一端枢设有一第五枢结点35, 另该第三支臂23于近第四枢结点34位置是设有踏板231 ;该健身器本体1设有一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多运动轨道模式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健身器本体及两呈现对称组设于健身器本体两侧的支臂组件,各支臂组件包括有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一第三支臂及一第四支臂,其中:该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是各与健身器本体枢设有一第一枢结点及一第二枢结点,且该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是呈现相对交错型态,该第一枢结点位于健身器本体的位置是高于第二枢结点,该第一支臂另一端是与第三支臂一端枢设有一第三枢结点,该第三支臂另一端是与第四支臂枢设有一第四枢结点,该第四支臂另一端是与第二支臂相反于健身器本体一端枢设有一第五枢结点,另该第三支臂于近第四枢结点位置是设有踏板;该健身器本体设有一得导引第二支臂以第二枢结点为轴心进行上下摆动的导引轮组,该导引轮组包括有一转动碟盘及两连动杆,该两连动杆的一端是各与一第二支臂位于第二枢结点与第五枢结点间的区段枢设,该两连动杆的另一端是各枢设于转动碟盘两侧面的偏心对称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