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气动伸缩式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1403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用气动伸缩式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模和公模,母模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相连接,加热装置包括铜线板、铜线压板与铜线连接板,铜线板中的下铜线板与铜线压板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包括成一体结构的圈体与接头,接头的一端与设置在下铜线板上的圈体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中铜线板上,铜线连接板中的上铜线连接板通过压板与驱动装置中的滑块相连接,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座、滑块与导轨,气缸中的气缸杆经气缸座上的杆孔与滑块相连接,滑块与母模上设置的导轨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加热效果较好、生产效率较高,而且安全性较高、可调整性较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气动伸缩式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具体适用于通过感应线圈、模具间产生的涡电流对工件进行加热。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件生产中,常常需要对模具进行加热,传统的加热方法不仅升温速度较慢,而且加热不均勻,废品率较高,因此模具加工行业急需一种新的模具加热方式。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352901A,公开日为2009年1月28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座体、支撑板、模仁以及至少一螺旋感应线圈,座体具有一容纳空间,且此容纳空间具有一开口。支撑板配置于开口处,模仁由磁性材料所构成,并且配置于支撑板上, 螺旋感应线圈配置于容纳空间内,用以产生感应磁场,感应磁场通过模仁,而在模仁表层产生涡电流,加热模仁。虽然该专利技术利用电磁感应方式对模具进行加热,可以提高其加热的速度与持续性,但其将螺旋感应线圈置于模仁内部,不仅会妨碍模具生产的进行,而且会损坏螺旋感应线圈,降低其使用寿命,此外,模仁内部的螺旋感应线圈的位置固定,不具有可调整性,不仅不能调整其使用位置,而且增加了维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性较低、可调整性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可调整性较强的使用气动伸缩式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使用气动伸缩式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模和公模,母模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相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铜线板、铜线压板与铜线连接板,铜线板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上铜线板、中铜线板与下铜线板,上铜线板与铜线连接板相连接,下铜线板与铜线压板相连接,下铜线板与铜线压板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包括成一体结构的圈体与接头,接头的一端与设置在下铜线板上的圈体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中铜线板上。所述铜线连接板上设置有铜线固定块。所述铜线连接板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上铜线连接板与下铜线连接板,上铜线连接板的一侧与铜线固定块相连接,另一侧与驱动装置相连接,下铜线连接板与上铜线板相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座、滑块与导轨,气缸包括气缸杆及其四周均勻设置的定位杆,定位杆通过定位孔与气缸座固定连接,气缸座的中部设置有与气缸杆贯穿配合的杆孔,气缸杆的一端与气缸顶固定连接,另一端经杆孔后与滑块相连接,滑块与母模上设置的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滑块包括滑块主部及其两侧设置的滑动部,滑块主部上设置有正连接孔和侧连接孔,正连接孔通过压板与上铜线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侧连接孔与气缸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31、由于本技术一种使用气动伸缩式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模和公模,母模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相连接,加热装置包括铜线板、铜线压板与铜线连接板,且在铜线板、铜线压板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使用时,当需要对模具加热时,驱动装置将驱动加热装置伸入母模与公模之间,然后通过加热装置内部设置的感应线圈进行加热,加热完后,再通过驱动装置收回加热装置,然后进行模具成产,不仅不会妨碍生产,而且在生产时加热装置是置于模具之外的,且其外部由铜线板、铜线压板进行保护,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此外,可以根据模具加热的需要,调整感应线圈在铜线板、铜线压板之间的位置,也可以调整整个加热装置在母模、公模之间的位置,以及调整加热时间,不仅增强了使用的便利性,而且便于维护。因此本技术不仅安全性较高、使用寿命较长,而且可调整性较强、便于使用和维护。2、由于本技术一种使用气动伸缩式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中的加热装置在铜线板、铜线压板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使用时,利用感应加热的原理在加热装置与模具之间产生涡电流,并依靠该涡电流产生的能量达到加热的目的,利用该原理加热模具表面,不仅升温速度较快,可达20-40°C /s,而且降温速度也较快,与冷却系统相配合,可在5-lOs内将模具表面温度降至玻璃转化点以下,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整个生产过程都通过驱动装置中的汽缸带动加热装置进行伸缩运动,该运动过程为全自动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本技术的生产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图5是图4中铜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气缸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母模1,公模2,驱动装置3,加热装置4,铜线板5,上铜线板51,中铜线板52, 下铜线板53,铜线压板6,铜线连接板7,上铜线连接板71,下铜线连接板72,感应线圈8,圈体81,接头82,滑块9,滑块主部91,滑动部92,正连接孔93,侧连接孔94,铜线固定块10, 气缸11,气缸座12,导轨13,气缸杆14,定位杆15,杆孔16,气缸顶17,压板18,定位孔1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7,一种使用气动伸缩式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模1 和公模2,母模1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4相连接,加热装置4包括铜线板5、铜线压板6与铜线连接板7,铜线板5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上铜线板51、 中铜线板52与下铜线板53,上铜线板51与铜线连接板7相连接,下铜线板53与铜线压板 6相连接,下铜线板53与铜线压板6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8,感应线圈8包括成一体结构的圈体81与接头82,圈体81的数量为单匝或多匝,形状为扁平状或螺旋状,接头82的一端与设置在下铜线板53上的圈体81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中铜线板52上,铜线连接板7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上铜线连接板71与下铜线连接板72,上铜线连接板71的一侧与铜线固定块 10相连接,另一侧与驱动装置3相连接,下铜线连接板72与上铜线板51相连接,驱动装置 3包括气缸11、气缸座12、滑块9与导轨13,气缸11包括气缸杆14及其四周均勻设置的定位杆15,定位杆15通过定位孔19与气缸座12固定连接,气缸座12的中部设置有与气缸杆 14贯穿配合的杆孔16,气缸杆14的一端与气缸顶17固定连接,另一端经杆孔16后与滑块 9相连接,滑块9通过其上设置的滑动部92与母模1上设置的导轨13滑动配合,滑块9包括的滑块主部91上设置有正连接孔93和侧连接孔94,正连接孔93通过压板18与上铜线连接板7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侧连接孔94与气缸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使用时,先打开母模1和公模2,然后取出加工好的工件成品,再启动气缸11,由穿过杆孔16的气缸杆14带动滑块9沿导轨13向母模1滑动,同时,滑块9带动其上连接的上铜线连接板71向前运动,从而带动整个加热装置4向前运动,直至进入母模1、公模2之间的加热空间,然后由加热装置4中的感应线圈8通过感应加热的原理进行加热,该加热方式的升温速度较快,可达20-40°C /s,加热后,再通过气缸11收回加热装置4,然后合拢母模 1、公模2以进行生产,结束后,再打开母模1、公模2进行加热,依次循环。由上可见,本技术不仅加热效果较好、生产效率较高,而且安全性较高、可调整性较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包括成一体结构的圈体(81)与接头(82),接头(82)的一端与设置在下铜线板(53)上的圈体(81)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中铜线板(52)上。7),铜线板(5)包括成一体结构的上铜线板(51)、中铜线板(52)与下铜线板(53),上铜线板(51)与铜线连接板(7)相连接,下铜线板(53)与铜线压板(6)相连接,下铜线板(53)与铜线压板(6)之间设置有感应线圈(8),感应线圈(81.一种使用气动伸缩式加热感应线圈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模(1)和公模(2),母模(1)的侧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的另一端与加热装置(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铜线板(5)、铜线压板(6)与铜线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隆秋沈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名全自动化设备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