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钝器伤致伤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00550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钝器伤致伤模拟装置,在基板上竖向设置安装板,安装板的右板面上设有支撑杆;在所述安装板的右边倾斜设置弹簧,该弹簧左低右高,且弹簧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上连接片,上连接片的左上部与钢丝绳的右端相连,在上连接片的右上端设置安装套,安装套沿弹簧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安装套内插接有钝器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模拟钝器伤的形成,并使实验对象的需致伤部位形成与受伤者受伤特征相同的钝器伤,进而逆推出造成钝器伤的致伤物及致伤角度、致伤力,同时可利用本致伤模拟装置制作钝器伤模型,构思巧妙,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经济又具有科学性,还可广泛用于法医学,交通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钝器创伤实验研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钝器伤实验研究中用到的致伤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钝器伤主要指由钝器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常见的钝器伤大体可分为两种,其中第一种钝器伤时常在司法案件中伴随发生,这类钝器伤一般由棍棒、斧背、锄头、板手、砖石、 拳脚以及其它既无刃,又不尖的致伤物造成;第二种则常常出现在交通事故中,这类钝器伤一般由身体撞击地面、墙壁,或由(如火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的碰撞、拖拉、 辗压所造成。不管是司法案件中法医根据钝器伤特征来推断、鉴定致伤物,还是交通事故医疗救治过程中医生根据钝器伤的特征来制定治疗方案,都需要准确了解钝器伤的形成原因,如形成钝器伤的致伤物、致伤角度和致伤力等因素,这就成为钝器伤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另外,在钝器伤研究中一般需通过大量的钝器伤致伤模型实验来研究,然而制作钝器伤模型,并进行钝器伤实验研究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这主要是由于制作钝器伤模型之前需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采用合适的致伤物对实验对象的需致伤部位给以相同的方向及力量进行击打,进而形成与受伤者受伤特征相同的钝器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便设想专利技术一种钝器伤的致伤模拟装置,这种模拟装置能够模拟钝器伤的形成,并对实验对象的需致伤部位造成与受伤者受伤特征相同的钝器伤,从而逆推出造成钝器伤的致伤物及致伤角度、致伤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钝器伤致伤模拟装置,能够模拟钝器伤的形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钝器伤致伤模拟装置,其关键在于在基板上竖向设置安装板,该安装板的右板面上设有支撑杆;在所述安装板的右边倾斜设置弹簧,该弹簧左低右高,且弹簧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设有上连接片, 该上连接片的左上部与钢丝绳的右端相连,在上连接片的右上端设置安装套,该安装套沿弹簧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安装套内插接有钝器头。使用本模拟装置时,先将基板固定好,再将实验对象置于所述钝器头下方的合适位置,然后通过朝左拉动钢丝绳使弹簧向左弯曲,最后放开钢丝绳,释放弹簧的弯曲弹力, 使钝器头击打实验对象的需致伤部位,模拟钝器伤的形成,并使实验对象的需致伤部位形成钝器伤,该钝器伤与受伤者所受的钝器伤特征相同。另外,可通过更换弹簧及调节弹簧的弯曲程度来调整钝器的击打力量,还通过更换不同材质的钝器头来研究不同钝器的致伤特征及机理,从而制作出钝器伤模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能模拟钝器伤的形成,并使实验对象的需致伤部位形成与受伤者受伤特征相同的钝器伤,进而逆推出造成钝器伤的致伤物及致伤角度、致伤力,同时可利用本致伤模拟装置制作钝器伤模型,构思巧妙,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经济又具有科学性,还可广泛用于法医学、交通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3所述安装板竖直设置,该安装板与所述基板的前板面垂直固定,在安装板上、下方的基板上均并排开有两列安装孔。采用以上结构,一方面能可靠避免基板与弹簧产生运动干涉,保证本模拟装置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能根据实验对象的高度方便地调整基板的安装高度。在所述安装板的左方设置轮盘,该轮盘空套在支撑轴上,该支撑轴与基板的前板面垂直固定;所述钢丝绳的左端缠绕在轮盘的外圆面上,且钢丝绳与所述弹簧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以上结构能更方便、省力地朝左拉动钢丝绳,进而使弹簧向左弯曲;同时可在轮盘上做记号,这样就能精确控制轮盘的转动角度,控制弹簧的击打力。所述轮盘为齿轮盘,该轮盘的前盘面垂直设有把手;在所述轮盘的下方设置单向限位杆,该单向限位杆下端与所述基板的前板面相铰接,单向限位杆的上端插入所述轮盘外圆周上相邻两个齿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单向限位杆的上端部设有上导向杆,该上导向杆与单向限位杆的下表面垂直固定,且上导向杆的下部插入限位弹簧中心孔的上部,该限位弹簧下部的中心孔内插有下导向杆,下导向杆的下端与固定杆的前端固定,该固定杆的后端与所述基板的前板面垂直固定。采用以上结构,本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轮盘工作时反向转动。所述上连接片的左上部开有通孔,在该通孔中穿设有固定销,所述钢丝绳的右端位于上连接片的后方,且该钢丝绳的右端绕套在固定销上;在所述固定销的前端设置扳动块,该扳动块与固定销相垂直,且扳动块的后表面设有三角形突起,该三角形突起靠近所述固定销。当需要释放所述弹簧的弯曲弹力时,向后按压扳动块的悬空端,此时扳动块后表面的三角形突起与上连接片的前表面接触,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固定销滑出上连接片的通孔,此时饶钢丝绳与固定销脱离开来,这样就使钢丝绳与上连接片脱离接触,弹簧释放弯曲弹力,操作方便、省力;同时,采用以上结构可重复利用钢丝绳,保证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所述支撑杆与安装板的右板面垂直固定,在支撑杆的右端固定两片圆形的支撑片,该支撑片前后对称设置,且两片支撑片上对应开有沿周向分布的调节通孔;所述下连接杆沿弹簧的长度方向设置,该下连接杆的下端部位于所述两片支撑片之间,且下连接杆的下端固设有销轴,该销轴的前、后端分别活动支撑在对应的支撑片上;在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部穿设有调节销,该调节销的前、后端分别穿设在两片支撑片上对应的调节通孔中,这样能方便地调整弹簧的倾斜角度。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安装支耳,该安装支耳的上部为“U”型结构,在安装支耳上部的两竖直边之间上下并排设置两个定滑轮,该定滑轮的中心轴活动支撑在安装支耳上部的两竖直边上,所述钢丝绳从两个定滑轮之间的间隙穿过。以上结构中的两个定滑轮可较好地对钢丝绳进行导向,防止钢丝绳发生摆动,从而精确控制钝器头的击打方向。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模拟钝器伤的形成,并使实验对象的需致伤部位形成与受伤者受伤特征相同的钝器伤,进而逆推出造成钝器伤的致伤物及致伤角度、致伤力,同时可利用本致伤模拟装置制作钝器伤模型,构思巧妙,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经济又具有科学性,还可广泛用于法医学,交通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的E向视图; 图6是图1中定滑轮沈的D向放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6所示,本钝器伤致伤模拟装置由基板1、安装板2、支撑杆3、弹簧4、下连接杆5、上连接片6、钢丝绳7、安装套8、钝器头9、轮盘10、支撑轴11、把手12、单向限位杆13、 上导向杆14、限位弹簧15、下导向杆16、固定杆17、固定销18、扳动块19、三角形突起20、 支撑片21、调节通孔22、销轴23、调节销24、安装支耳25和定滑轮沈构成,其中安装板2 竖直设置,在安装板2的后方竖直设置所述基板1,且安装板2与该基板1的前板面垂直固定。为了便于固定安装和调整安装位置,特在安装板2上方的基板1上并排开设两列安装孔la,同时在安装板2下方的基板1上也并排开设两列安装孔la。如图1 3所示,在所述安装板2的右边倾斜设置弹簧4,该弹簧4的左端比右端低,且弹簧4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杆5与所述支撑杆3连接,该支撑杆3设在安装板2的右板面上,并与安装板2的右板面相垂直,且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上端设有上连接片6,该上连接片6的左上部与钢丝绳7的右端相连,在上连接片6的右上端设置安装套8,该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钝器伤致伤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1)上竖向设置安装板(2),该安装板的右板面上设有支撑杆(3);在所述安装板(2)的右边倾斜设置弹簧(4),该弹簧左低右高,且弹簧(4)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杆(5)与所述支撑杆(3)连接;所述弹簧(4)的上端设有上连接片(6),该上连接片的左上部与钢丝绳(7)的右端相连,在上连接片(6)的右上端设置安装套(8),该安装套沿弹簧(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安装套(8)内插接有钝器头(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勇王立军王富平杨光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