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5683 阅读:5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这种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通过支架上吊装扭力弹簧和网球构成,扭力弹簧为直角状的,扭力弹簧的竖直端固定在支架的顶板上,扭力弹簧的水平端与网球固接;支架由底座、支杆、顶板组成,支杆连接在底座与顶板之间。初学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能够固定在一个位置进行反复击球练习,不会造成击球点不准的现象,而且避免了初学者频繁捡球的麻烦,对于提高网球初学者发球技术动作及精准度大有帮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体育运动器材,具体涉及的是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二、
技术介绍
由于网球发球技术是网球技术中核心和最基本的技术,也是高校网球课教学中的难点,是最难掌握得一项技术。初学者在练习发球过程中,其缺点是抛球高度不一致,击球点不准,球有旋转,而且不能多次重复一个力度、一个位置的击球练习,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网球发球技术动作,同时频繁的捡球影响初学者练习发球的连贯性,给教学及练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不利于网球普及和推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这种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用于解决目前初学者通过抛球学习网球发球技术时不易掌握发球技术动作的问题,同是时也解决了需频繁捡球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通过支架上吊装扭力弹簧和网球构成,扭力弹簧为直角状的,扭力弹簧的竖直端固定在支架的顶板上,扭力弹簧的水平端与网球固接;支架由底座、支杆、顶板组成,支杆连接在底座与顶板之间。上述方案中扭力弹簧与网球通过胶棒固接在一起,胶棒沿棒体轴向有中心孔,胶棒的末端为实心的并向内收缩形成圆台状,扭力弹簧的水平端插入胶棒的中心孔中并与胶棒粘接在一起,胶棒的末端插入网球中并与网球粘接在一起。上述方案中底座与支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带有可调节高度的连接套,连接套上设置调节螺孔,支杆的底部也有螺孔,支杆插入连接套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这样可将支架的高度调高或调低,不同身高的人们可根据自己身高调节支架高度,得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的击球点位置。有益效果1、本技术按照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生理学等相关理论,并结合网球发球机理的特点,使初学者在使用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时,能够固定在一个位置进行反复击球练习, 不会造成击球点不准的现象;能够准确的击球,合理地运用发球技术动作,使得动作技术不变形,抛球的高度一致,球没有旋转,同时能够合理地进行完整、准确、连贯的发球技术动作练习,而且避免了初学者频繁捡球的麻烦,对于提高网球初学者发球技术动作及精准度大有帮助。2、本技术可根据需要设置支架的高度,从而可将网球的高度选择在最佳击球点的位置上,便于教练结合击球动作的要领采用定格、分解、慢动作等多种方式对初学者进行击球动作示范,要领讲解,纠正错误。3、本技术结构简单,室内外均可使用,不受空间、场地不足的限制,可以广泛推广,满足人们对网球的学习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扭力弹簧与网球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胶棒的结构示意图。1支架 2扭力弹簧 3网球 4胶棒 5连接套 6底座 7顶板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结合图1、图2所示,这种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通过支架1上吊装扭力弹簧2和网球3构成,扭力弹簧3为直角状的,扭力弹簧3的竖直端为主体部分,并固定在支架1的顶板7上,扭力弹簧2的水平端与网球3固接,由于要安装扭力弹簧2同时并满足练习者用球拍击打,顶板7在此位置处的伸出长度要比底座6的伸出长度长,使扭力弹簧3与地面对应,练习者能够自由地站在地面上击球,扭力弹簧3为市面销售成品;支架1由底座6、支杆、顶板7组成,支杆连接在底座6与顶板7之间,支杆与顶板7之间是一体的,底座6与支杆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6带有可调节高度的连接套5,连接套5与底座6设计为一体的,连接套5上设置调节螺孔,支杆的底部也有螺孔,支杆插入连接套5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当然,本技术也可以选择支杆与顶板7之间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连接套连接,连接套焊接在顶板7上,通过调节顶板的高度来调节支架1的高度,而底座6与其上的连接套5也可以焊接。如图3所示,扭力弹簧2与网球3通过胶棒4固接在一起,胶棒4沿棒体轴向有中心孔,胶棒4的末端为实心的并向内收缩形成圆台状,扭力弹簧2的水平端插入胶棒4的中心孔中并与胶棒4粘接在一起,胶棒4的末端插入网球3中并与网球3粘接在一起。如图4所示,胶棒4的中心沿棒的长度方向带有长孔,该长孔就是中心孔,但胶棒 4的末端是实心的,并向内收缩,以便于插入网球3中,胶棒4的中心孔的大小以扭力弹簧2 的水平端刚好能插入并粘接好为佳。本技术中的网球3被球拍击打后,与其连接的扭力弹簧2便产生弹性变形而向后上方翻转,然后扭力弹簧2带着网球3迅速回位,练习者可以多次重复一个力度、一个位置的击球动作,便于规范技术的反复、强化练习。权利要求1.一种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这种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通过支架(1)上吊装扭力弹簧(2)和网球(3)构成,扭力弹簧(2)为直角状的,扭力弹簧O)的竖直端固定在支架⑴的顶板⑵上,扭力弹簧(2)的水平端与网球(3)固接;支架⑴由底座(6)、 支杆、顶板(7)组成,支杆连接在底座(6)与顶板(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力弹簧O)与网球C3)通过胶棒(4)固接在一起,胶棒(4)沿棒体轴向有中心孔,胶棒(4)的末端为实心的并向内收缩形成圆台状,扭力弹簧O)的水平端插入胶棒的中心孔中并与胶棒(4) 粘接在一起,胶棒的末端插入网球(3)中并与网球C3)粘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6)与支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底座(6)带有可调节高度的连接套(5),连接套( 上设置调节螺孔,支杆的底部也有螺孔,支杆插入连接套( 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这种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通过支架上吊装扭力弹簧和网球构成,扭力弹簧为直角状的,扭力弹簧的竖直端固定在支架的顶板上,扭力弹簧的水平端与网球固接;支架由底座、支杆、顶板组成,支杆连接在底座与顶板之间。初学者在使用本技术时,能够固定在一个位置进行反复击球练习,不会造成击球点不准的现象,而且避免了初学者频繁捡球的麻烦,对于提高网球初学者发球技术动作及精准度大有帮助。文档编号A63B69/38GK202015471SQ20112015928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冬冰, 夏国滨, 张伟东, 李庆利, 李鑫, 黄锐 申请人:刘冬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这种网球发球辅助练习器通过支架(1)上吊装扭力弹簧(2)和网球(3)构成,扭力弹簧(2)为直角状的,扭力弹簧(2)的竖直端固定在支架(1)的顶板(7)上,扭力弹簧(2)的水平端与网球(3)固接;支架(1)由底座(6)、支杆、顶板(7)组成,支杆连接在底座(6)与顶板(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东刘冬冰李庆利李鑫夏国滨黄锐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刘冬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