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94982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解决了现有设备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设备周期过水量低,出水的水质差,再生比耗大的问题。包括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1),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的再生液入口(2),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树脂(5),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中排装置,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支管(3)和中排母管(4),中排支管(3)固定设置在中排支管固定杠(6)上,中排母管(4)设置在中排支管(3)的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逆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延长了设备检修时间,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了离子交换树脂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火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提高,机组补给水处理方式及设备也在不断改进。逆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具有对进水含盐量和离子组成适应范围广、出水水质好、再生剂比耗低的优点。逆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再生时,再生液从下向上流动,需要克服中排装置支管的阻力及中排母管与支管的水柱高度而排出罐体外。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降解、机械磨损及转型膨胀等原因,造成离子交换树脂破碎, 细碎的离子交换树脂粉末堵塞中排装置支管而使其阻力上升。另外,由于中排装置母管布置在支管上部,在再生过程中,中排装置容易进入空气,形成不了虹吸作用。由于上述原因, 离子交换设备再生时,中排装置上部压脂层经常被再生液浸湿,离子交换树脂处于紊乱状态,影响离子交换设备再生效果。逆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中排装置支管固定杠与罐体吊耳为活动联接,离子交换器在运行、再生、特别是大反洗过程中,易使二者接触处衬胶磨损脱落,造成罐体金属腐蚀及中排装置变形。上述因素影响了离子交换器再生效果,降低了设备周期过水量及出水的水质,增加了再生比耗及再生液的排放量,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解决了现有设备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设备周期过水量低,出水的水质差,再生比耗大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包括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的再生液入口,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树脂, 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中排装置,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支管和中排母管, 中排支管固定设置在中排支管固定杠上,中排母管设置在中排支管的下面。所述的中排支管固定杠的两端与交换器的封闭壳体的内壁焊接连接在一起。本技术提高了逆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延长了设备检修时间, 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包括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1,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的再生液入口 2,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树脂 5,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中排装置,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支管3和中排母管4,中排支管3固定设置在中排支管固定杠6上,中排母管4设置在中排支管3的下面。 所述的中排支管固定杠6的两端与交换器的封闭壳体1的内壁焊接连接在一起。 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中排装置支管固定杠直接焊接在罐体内壁上, 可防止离子交换设备在再生、运行及大反洗时罐体吊耳与固定杠磨擦,造成衬胶防腐层损坏,而使设备腐蚀及中排装置变形,影响离子交换设备的再生效果。中排母管4设置在中排支管3的下面,防止了离子交换设备在再生过程中压脂层处于浸泡状态,使树脂乱层而影响离子交换设备的再生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包括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1),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的再生液入口(2),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树脂(5),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中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支管(3)和中排母管(4),中排支管(3)固定设置在中排支管固定杠(6)上,中排母管 (4)设置在中排支管(3)的下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排支管固定杠(6)的两端与交换器的封闭壳体⑴的内壁焊接连接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解决了现有设备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设备周期过水量低,出水的水质差,再生比耗大的问题。包括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1),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的再生液入口(2),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树脂(5),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中排装置,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支管(3)和中排母管(4),中排支管(3)固定设置在中排支管固定杠(6)上,中排母管(4)设置在中排支管(3)的下面。本技术提高了逆流再生离子交换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延长了设备检修时间,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文档编号C02F1/42GK202022774SQ20112015665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政修 申请人: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器,包括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1),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的再生液入口(2),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树脂(5),在离子交换器的封闭壳体内设置的中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排装置包括中排支管(3)和中排母管(4),中排支管(3)固定设置在中排支管固定杠(6)上,中排母管(4)设置在中排支管(3)的下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