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加热系统的太阳能工作站,包括控制器、介质循环系统和保温底座。保温底座底面的形状与太阳能加热系统的保温水箱的顶面形状相吻合,介质循环系统中的各个管路互相平行,并且水平地安装在保温底座上,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和泄压管路的一端分别伸出保温底座的后端面,保温底座上相应于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太阳能工作站结构紧凑,体积小,空间布局合理;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可以平放到保温水箱上面,充分利用了保温水箱上方的闲置空间,从而使得安装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的太阳能加热系统的空间布局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加热系统的太阳能工作站。
技术介绍
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保温水箱、集热器、换热器和太阳能工作站。其中保温水箱用于盛装水,可以放置在室内;集热器需要安装在室外太阳能够照射到的地方,其用于吸收太阳的热能;换热器通常设置于水箱内,太阳能工作站连接在换热器与集热器之间。传统的太阳能工作站包括壳体、控制器和介质循环系统。介质循环系统包括介质循环管路、分别与介质循环管路连通的卸压管路和缓冲管路、安装在缓冲管路上的膨胀罐、 安装在泄压管路上的安全阀,以及安装在介质循环管路上的单向阀和介质泵、压力表、流量计等。其中的介质循环管路分别与换热器和集热器连接,从而形成介质循环回路。在集热器吸收了太阳热能的高温介质流动到换热器时,与水箱中的低温水进行热交换,从而水温升高,介质温度降低,低温介质在介质泵的动力作用下再次流回到集热器吸热变成高温介质, 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不断循环下去,水箱中的水即可达到很高的温度。在具有即开即热的太阳能加热系统中,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即热水循环系统,该即热水循环系统包括热水回水管、热水进水管和安装在热水进水管上的水泵。热水进水管和热水回水管一端均与保温水箱连通,另一端均与用户终端用水管连通,其形成定时恒温循环管路。当用户终端用水管的温度降低到控制系统设定的温度以下,并且保温水箱温度高于设定管路温度一定值,例如5°C时,水泵启动,将管路中的冷水抽入保温水箱中,保温水箱中的高温水与管路中的冷水再次混合出满足设定条件的热水。当用户用水时,一打开水龙头即出热水。上述传统的太阳能工作站中,介质循环管路设置在壳体内,各个管路的连接端口伸出到壳体外,使用时通过很长的连接管路与集热器、换热器连通。即传统的太阳能工作站与保温水箱是分离布置的,并且距离较远,因此,整个太阳能加热系统的空间布局凌乱、 不合理,体积大,占用的空间大。针对这个问题,有人将太阳能工作站竖直贴合到保温水箱的侧壁上,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占用空间布局混乱、体积大的问题,然而,仍然不够理想。同时由于太阳能工作站具有一定的重量,对保温水箱等承重件造成一定负担,而且在重力作用下,太阳能工作站容易从保温水箱侧壁上脱落,从而降低了太阳能加热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另外,传统的太阳能工作站中的膨胀罐也设置在壳体外,通过缓冲管路与壳体内的介质循环管路连通,不但使太阳能加热系统布局混乱、增大占用空间外,暴露在外的缓冲管路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膨胀罐的作用失效,继而导致整个太阳能加热系统运行不可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太阳能工作站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体积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用于太阳能加热系统,所述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保温水箱,所述太阳能工作站包括控制器和介质循环系统,所述介质循环系统包括由第一介质管路和第二介质管路组成的介质循环管路、分别与所述介质循环管路连通的卸压管路和缓冲管路,以及安装在所述介质循环管路上的单向阀和介质泵、安装在所述缓冲管路上的膨胀罐、安装在所述泄压管路上的安全阀,其中,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底座,所述介质循环系统中的各个管路互相平行,并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保温底座上,并且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和泄压管路的一端分别伸出所述保温底座的后端面,所述保温底座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通孔。所述保温底座底面的形状与所述保温水箱的顶面形状相吻合。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保温底座上并平行于所述第二介质管路的热水回水管,该热水回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保温底座的后端面,所述保温底座上相应于该热水回水管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保温底座上并平行于所述第二介质管路的热水进水管,该热水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热水进水管的一端伸出所述保温底座的后端面,所述保温底座上相应于该热水进水管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一介质管路包括相互平行且在一端连通的第一介质进液管路和第一介质回液管路。所述单向阀和介质泵沿着介质流动方向依次安装在所述第一介质进液管路上,所述缓冲管路连通于所述单向阀和所述介质泵之间的所述第一介质进液管路上。所述膨胀罐安装在所述保温底座上,且所述膨胀罐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介质管路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太阳能工作站中的各个管路上、下重叠布置成至少两排。其中,所述保温底座的正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介质循环系统的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和卸压管路的若干个容置槽,所述保温底座上相应于所述介质泵位置设有容置部分介质泵的介质泵容置槽。所述保温底座上相应于所述膨胀罐位置设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膨胀罐固定筋板或者设置能容置部分膨胀罐的膨胀罐容置槽。所述保温底座的正面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热水回水管的容置槽。所述保温底座的正面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热水进水管的容置槽和用于容置部分水泵的容置槽。所述保温底座的正面设有若干个承载座,所述各个容置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的若干个承载座上。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一个用于辅助固定各个管路的上卡紧件。所述各个容置槽中的任意两个上下重叠布置,形成一个连通的容置槽,用于容置相互重叠布置的管路。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与所述保温底座连接在一起的外罩,所述外罩的底端部相应于各个管路伸出端位置设有卡槽。所述各个容置槽中的任意两个上下重叠布置,形成一个连通的容置槽,用于容置相互重叠布置的管路。其中,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一块覆盖所述保温底座的盖板,在所述盖板下面相应于所述介质循环系统中的各个管路位置分别设有容置槽,在相应于所述介质泵位置设有使所述介质泵外露的缺口。其中,当所述膨胀罐设置在所述保温底座上时,所述盖板位于所述膨胀罐的一侧, 使所述膨胀罐外露。其中,在所述盖板下面相应于所述热水回水管处设有容置槽。其中,在所述盖板下面相应于所述热水进水管处设有容置槽,在相应于所述水泵位置设有使所述水泵外露的缺口。所述盖板顶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控制器的控制器容置槽。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由于太阳能工作站中的各个管路固定在保温底座上,各个管路互相平行,且与保温底座平行,同时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和泄压管路的一端分别伸出到保温底座的后端面,与集热器、换热器的连接端位于保温底座后面或位于底座上面,管路布置整齐划一、有规律,所以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结构紧凑,体积小,空间布局合理。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从前面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中的上卡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从后面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中的具有承载座的保温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中的用于容置重叠布置管路的保温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具有盖板的太阳能工作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中的保温底座底面形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工作站,用于太阳能加热系统。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用于储存热水的保温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工作站,用于太阳能加热系统,所述太阳能加热系统包括保温水箱,所述太阳能工作站包括控制器和介质循环系统,所述介质循环系统包括由第一介质管路和第二介质管路组成的介质循环管路、分别与所述介质循环管路连通的卸压管路和缓冲管路,以及安装在所述介质循环管路上的单向阀和介质泵、安装在所述缓冲管路上的膨胀罐、安装在所述泄压管路上的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工作站还包括保温材料制成的保温底座,所述介质循环系统中的各个管路互相平行,并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保温底座上,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和泄压管路的一端分别伸出所述保温底座的后端面,所述保温底座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介质管路、第二介质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设有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欢喜,罗伯特·格列韦,赵学琴,袁磊,
申请(专利权)人:格伦德福斯管理联合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K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