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菌饲料生产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和菌化装置组成。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包括包括四面为保温墙、顶棚为组合太阳能板构成的钢结构连体式太阳棚车间;四面保温墙均设有数个通风窗,且其中一面保温墙设有四个门,该每个门的上方设有两个换气扇;钢结构连体式太阳棚车间内部设有热力罐、消毒室和生化柜,其内顶棚设有吸热盘,该吸热盘的表面与组合太阳能板相连,其底部设有储热板,该储热板连有散热盘;散热盘与热力罐相连,该热力罐与消毒室相连;生化柜内设有菌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吸收无污染的太阳能来进行消毒杀菌,具有环保节能、无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并可以实现菌丝体工厂化、规模生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饲料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菌饲料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饲料生产设备只能生产粮食饲料和秸秆、草粮等粗饲料,但不能用于生产 菌饲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菌饲料生产系 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菌饲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 统由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和菌化装置组成;所述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包括四面为 保温墙、顶棚为组合太阳能板构成的钢结构连体式太阳棚车间;所述四面保温墙均设有数 个通风窗,且其中一面保温墙设有四个门,该每个门的上方设有两个换气扇;所述钢结构连 体式太阳棚车间内部设有热力罐、消毒室和生化柜,其内顶棚设有吸热盘,该吸热盘的表面 与所述组合太阳能板相连,其底部设有储热板,该储热板连有散热盘;所述散热盘与所述热 力罐相连,该热力罐与所述消毒室相连;所述生化柜内设有所述菌化装置。所述组合太阳能板由设有导热管的数个太阳能板拼接而成。所述热力罐的顶部设有进热管,其两侧分别设有左出热管、右出热管;所述进热管 与所述散热盘相连。所述消毒室均勻分隔成三个小消毒室,其底部设有排水口 ;所述三个小消毒室分 别通过管道与所述热力罐、散热盘相连。所述吸热盘由吸热管和输热管连接而成;所述吸热管与所述组合太阳能板相连; 所述输热管与所述储热板相连。所述储热板的上表面设有温介质,其下表面覆有保温膜,其中部设有出热管,其四 个顶角则分别设有一个眼;所述每个眼均与所述输热管相接;所述出热管与所述散热盘相 连。所述散热盘的四个顶角分别设有散热管I、散热管II、散热管III、散热管IV,其沿 中轴线分别设有输热管I、输热管II、输热管III、输热管IV ;所述散热管I、散热管II、散热 管III、散热管IV均与所述钢结构连体式太阳棚车间相通;所述输热管I、输热管II、输热 管III、输热管IV均与所述进热管相连。所述菌化装置呈筒柱状,包括外筒、内筒、水杯、筒箍、托盘和膜罩;所述水杯的底 部中间设有注水孔,并与所述内筒的上口对接;所述内筒的周壁上设有均勻排列的数个透 气/补水眼,并套接于所述外筒的中间;所述外筒由对称连接的两个半圆柱形组成,其周壁 上设有均勻排列的数个出菇眼;所述外筒的底部设有所述托盘,其外壁上中下均设有所述 筒箍;所述膜罩覆在所述外筒的外壁上;所述托盘的底部均勻设有三个托盘辊,该三个托盘辊之间通过托盘辊连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等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中利用组合太阳能板吸收无污染的太阳能对原料进行生化处 理消毒杀菌,因此,具有环保节能、无害化的优势,保证了产品质量无残毒,无公害,纯天然 绿色保健;同时,由于本技术不耗煤、不耗电,因此,既经济又环保,有效地降低了消毒 成本。2、采用本技术中筒柱菌化装置菌化原料,可解决菌丝体生长周期长和断代不 能工厂化生产等问题,使菌丝体生产进入工厂化、规模生产,为菌饲料工厂化批量生产提供 了菌源保障。3、本技术可实现不用粮食而用废料生产出既营养又保健的菌饲料,从而缓解 人食用粮与饲料生产用粮的争粮矛盾,促进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4、本技术操作方便快捷、效率高。-步详细的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加为本技术中热力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中消毒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本技术中吸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d为本技术中储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e为本技术中散热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菌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水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墙 2-组合太阳能板 3-通风窗 4-门 61-进热管62-左出热管63-右出热管7-消毒室71-排水口 管82-输热管9-储热板91-温介质92-保温膜93-出热管 管I 102-散热管II 103-散热管III 104-散热管IV105-输热管I 106-输热管II 107-输热管III 108-输热管IV21-外筒211-出菇眼22-内筒221-透气/补水眼 23-水杯231-注水孔24-筒箍25-托盘251-托盘辊252-托盘辊连杆。5-换气扇6-热力罐 8-吸热盘 81-吸热 10-散热盘101-散热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菌饲料生产系统,由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和菌化装置 组成。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包括四面为保温墙1、顶棚为组合太阳能板2构成的钢结构 连体式太阳棚车间;四面保温墙1均设有数个通风窗3,且其中一面保温墙1设有四个门4, 该每个门4的上方设有两个换气扇5 ;钢结构连体式太阳棚车间内部设有热力罐6、消毒室 7和生化柜,其内顶棚设有吸热盘8,该吸热盘8的表面与组合太阳能板2相连,其底部设有储热板9,该储热板9连有散热盘10 ;散热盘10与热力罐6相连,该热力罐6与消毒室7相 连;生化柜内设有菌化装置。其中组合太阳能板2由设有导热管的数个太阳能板拼接而成。热力罐6的顶部设有进热管61,其两侧分别设有左出热管62、右出热管63 ;进热 管61与散热盘10相连(参见图2a)。消毒室7均勻分隔成三个小消毒室,其底部设有排水口 71 ;三个小消毒室分别通 过管道与热力罐6、散热盘10相连(参见图2b)。吸热盘8由吸热管81和输热管82连接而成;吸热管81与组合太阳能板2相连; 输热管82与储热板9相连(参见图2c)。储热板9的上表面设有温介质91,其下表面覆有保温膜92,其中部设有出热管93, 其四个顶角则分别设有一个眼;每个眼均与输热管82相接;出热管93与散热盘10相连 (参见图2d)。散热盘10的四个顶角分别设有散热管I 101、散热管II 102、散热管111103、散热 管IV 104,其沿中轴线分别设有输热管I 105、输热管II 106、输热管III 107、输热管IV 108;散热管I 101、散热管II 102、散热管III 103、散热管IV 104均与钢结构连体式太阳 棚车间相通;输热管I 105、输热管II 106、输热管III 107、输热管IV 108均与进热管61 相连(参见图加)。菌化装置呈筒柱状,包括外筒21、内筒22、水杯23、筒箍M、托盘25和膜罩。水杯 23的底部中间设有注水孔231,并与内筒22的上口对接;内筒22的周壁上设有均勻排列 的数个透气/补水眼221,并套接于外筒21的中间;外筒21由对称连接的两个半圆柱形组 成,其周壁上设有均勻排列的数个出菇眼211 ;外筒21的底部设有托盘25,其外壁上中下均 设有筒箍M ;膜罩覆在外筒21的外壁上;托盘25的底部均勻设有三个托盘辊251,该三个 托盘辊251之间通过托盘辊连杆252连接在一起。内筒22与外筒21等高。(参见图3 6)。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菌饲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和菌化 装置组成;所述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包括四面为保温墙(1)、顶棚为组合太阳能板(2) 构成的钢结构连体式太阳棚车间;所述四面保温墙(1)均设有数个通风窗(3),且其中一面 保温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菌饲料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和菌化装置组成;所述太阳能生化消毒杀菌系统包括四面为保温墙(1)、顶棚为组合太阳能板(2)构成的钢结构连体式太阳棚车间;所述四面保温墙(1)均设有数个通风窗(3),且其中一面保温墙(1)设有四个门(4),该每个门(4)的上方设有两个换气扇(5);所述钢结构连体式太阳棚车间内部设有热力罐(6)、消毒室(7)和生化柜,其内顶棚设有吸热盘(8),该吸热盘(8)的表面与所述组合太阳能板(2)相连,其底部设有储热板(9),该储热板(9)连有散热盘(10);所述散热盘(10)与所述热力罐(6)相连,该热力罐(6)与所述消毒室(7)相连;所述生化柜内设有所述菌化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国斌,李秀军,蔡梦怡,
申请(专利权)人:寇国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