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蛋白成型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586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使用平均纤维直径为0.05~50μm的脂肪族聚酯纤维组成的纤维结构体作为支撑衬底,制成柔软且具有生物体吸收性能,并且具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进行缝合的撕裂强度的弹性蛋白成型体。该弹性蛋白成型体具有能被生物体吸收的性能,可以作为具有能承受手术时等的缝合的撕裂强度和柔软性的体内移植用管或人造血管用原材料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由平均纤维直径为0.05~50μm的脂肪族聚酯纤维组成的纤维结构体作为支撑衬底,通过该支撑衬底增强的弹性蛋白成型体。现有技术近年来,作为大损伤或缺失的生物体组织和脏器的治疗方法之一,正在广泛开展利用细胞的分化和生长能力,重新构建原来的生物体组织和脏器的技术的再生医疗研究。神经再生也是研究的内容之一,目前正广泛进行在神经组织被切断的患者的神经缺失部位用人造材料构成的管对断开的端头间进行桥连,来诱导神经组织的研究。作为管,可以使用硅、聚氨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其共聚物或复合物组成的,并在其内面涂敷胶原或层粘连蛋白的管。此外在血管再生中,作为人造材料管,可以使用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其共聚物或复合物组成的,并在其内面涂敷明胶、白蛋白、胶原、层粘连蛋白的管。特开平8-33661号公报中,介绍了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人造血管衬底的内腔面涂敷明胶或胶原之后,用交联剂进行固定之外,或直接使水溶性弹性蛋白凝聚,并通过交联剂进行固定的人造血管。特开平9-173361号公报中,介绍了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人造血管衬底的内腔面涂敷白蛋白,经加热或加热后再用交联剂进行交联构建的白蛋白层上使水溶性弹性蛋白凝聚,并通过交联剂进行固定的人造血管。但是前述的硅、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聚酯不具备被生物体吸收的性能,所以在长期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还存在有压迫或阻碍再生的神经或血管的问题。另外,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的共聚物或复合物,虽然具有被生物体吸收的性能,但是在压缩强度方面存在问题,也存在着压迫再生的神经或血管的问题。附带说明,向体内移植的管或人造血管所需要的杨氏模量为1×104~2×106Pa。对于前面叙述的材料,宫本等人在国际公开第02/096978号公报中报导了具有被生物体吸收的性能,并且压缩强度优异,还可以通过与细胞生长因子进行杂交而使其具有逐渐释放细胞生长因子功能的弹性蛋白交联体。但是,这种弹性蛋白交联体在撕裂强度方面存在问题,所以在手术时,很难进行缝合,存在着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在手术中进行缝合时,理想的撕裂强度为0.3MPa或其以上。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成为具有被生物体吸收的性能,具有能够承受手术时等缝合的撕裂强度和柔软性的体内移植用管或人造血管用原材料的弹性蛋白成型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制备本专利技术上述成型体的方法。通过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更加明确。如果按照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优点,第1是通过平均纤维直径为0.05~50μm的脂肪族聚酯纤维组成纤维结构体的支撑衬底,和弹性蛋白交联体构成的弹性蛋白成型体而实现的。如果按照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优点,第2是通过弹性蛋白成型体的制备方法而实现的,该制备方法的特征是使平均纤维直径为0.05~50μm的脂肪族聚酯纤维组成的纤维结构体,浸渍水溶性弹性蛋白和1种或1种以上的交联剂,并使其进行交联反应,形成弹性蛋白交联体。如上所述,如果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平均纤维直径为0.05~50μm的脂肪族聚酯纤维组成的纤维结构体作为支撑衬底,可以提供柔软的、具有被生物体吸收的性能,并且具有可以进行实际缝合的撕裂强度的弹性蛋白成型体。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在实施例中,使纺丝液喷出到静电场中的静电纺丝法中所使用的装置的简略图。图2是在实施例中,在静电纺丝法中所使用的另一装置的简略图。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叙述。其中这些实施例等和说明,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只要和本专利技术的宗旨一致,其它实施方案当然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作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纤维结构体,可以列举由单独或多数纤维经集聚而形成的,具有形状保持性的结构体。纤维可以是如表面平滑纤维、多孔纤维或中空纤维。作为结构体的形态,可以列举纤维经例如叠层或集积法集聚而成的无纺布、网布、管等。作为结构体优选如管的三维结构体。形成该纤维结构体的高分子化合物是脂肪族聚酯。作为脂肪族聚酯,可以列举如聚乳酸、聚乙醇酸、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琥珀酸亚丁酯、聚琥珀酸亚乙酯以及它们的共聚物等等。其中优选聚乳酸、聚乙醇酸、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以及聚己内酯,其中特别优选聚乳酸和聚己内酯。本专利技术中的纤维结构体,是由平均纤维直径为0.05~50μm的纤维形成的。如果低于0.05μm,则在生物体内的分解性增大,分解所需要的时间过短,是不理想的。如果平均纤维直径大于50μm,则成型为管等过程中的伸缩性低,具有妨碍表达弹性蛋白特有的弹性的倾向,所以是不理想的。更优选平均纤维直径为0.2~25μm,进一步优选平均纤维直径为0.2~20μm,特别优选平均纤维直径为0.3~10μm。其中纤维直径表示由外周限定的纤维截面的等效圆直径。作为制备本专利技术纤维结构体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静电纺丝法、纺粘法、熔喷法和闪蒸纺丝法等方法。其中优选静电纺丝法。静电纺丝法可以参照美国专利第1975504号说明书中公开的方法。静电纺丝法例如可以按照下面所述的方法进行。把脂肪族聚酯溶解在挥发性溶剂中,形成溶液,使该溶液从喷嘴中喷出到电极之间形成的静电场中,喷出的溶液向电极方向抽丝,通过收集所形成的纤维状物质就可以得到。所谓纤维状物质,不仅是指已馏除溶液的溶剂而形成纤维结构体的状态,而且还表示仍含有溶液的溶剂的状态。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电极,无论是金属、无机物或有机物的任何一种,只要显示导电性即可。还可以是在绝缘物上具有显示导电性的金属、无机物或有机物的薄膜的。本专利技术中的静电场是在一对或多个电极之间形成的,可以对任一电极施加高压电。其中包括使用例如电压值不同的,如15kV和10kV,2个高电压电极和接地电极,总计为3个电极的情况,还包括使用超过3个电极的情况。在静电纺丝中所用的脂肪族聚酯溶液中脂肪族聚酯的浓度优选为1~30重量%。如果脂肪族聚酯的浓度低于1重量%,则由于浓度太低,很难形成纤维结构体,是不理想的。另外如果超过30重量%,则所得纤维结构体的纤维直径太大,也是不理想的。更优选脂肪族聚酯的浓度为2~20重量%。形成本专利技术静电纺丝中所用的脂肪族聚酯溶液的挥发性溶剂是溶解脂肪族聚酯,优选在常压下的沸点为200℃或其以下、并且在27℃时为液体的物质。作为具体的挥发性溶剂,可以列举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甲苯、四氢呋喃、1,1,1,3,3,3-六氟异丙醇、水、1,4-二噁烷、四氯化碳、环己烷、环己酮、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等等。其中从脂肪族聚酯的溶解性等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使用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丙酮。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多种溶剂使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只要在无损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还可以配合其它溶剂使用。把该溶液喷到静电场中时,可以采用任意的方法。例如以图1为一个实例进行如下说明。通过把脂肪族聚酯在挥发性溶剂中的溶液2供给喷嘴1,将溶液置于静电场中的适当位置,通过电场作用从该喷嘴对溶液进行抽丝而形成纤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适当的装置,例如在注射器的圆筒形的溶液贮槽3的顶端部,设置适当的装置,例如用高电压发生器6施加电压的注射针状溶液喷出喷嘴1,将溶液导入至该顶端部。将该喷出喷嘴1的顶端设置在距离接地的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弹性蛋白成型体,它包含由平均纤维直径为0.05~50μm的脂肪族聚酯纤维组成的纤维结构体的支撑衬底和弹性蛋白交联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3-31 094398/20031.弹性蛋白成型体,它包含由平均纤维直径为0.05~50μm的脂肪族聚酯纤维组成的纤维结构体的支撑衬底和弹性蛋白交联体。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弹性蛋白成型体,其中,前述脂肪族聚酯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或它们的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弹性蛋白成型体,其中,纤维为表面平滑纤维、多孔纤维或中空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弹性蛋白成型体,其中,前述弹性蛋白交联体包含水溶性弹性蛋白和1种或1种以上交联剂的反应生成物。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弹性蛋白成型体,其中,前述交联剂是下述式(1)所示的水溶性化合物 式中,R1和R3各自独立地表示下述式(1)-1所示的结构 式中,R4和R5各自独立地表示H、CH3或C2H5,或下述式(1)-2所示的结构 R2为下述式(1)-3所示的结构 式中,n为1~20,或下述式(1)-4所示的结构 式中,m和1相互独立地表示0~15的整数,X和Y相互独立地表示CH2或O的任意一个,Z为C或N的任意一个,R6、R7、R8和R9相互独立地表示H、CH3、C2H5中的任意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启一北园英一三好孝则兼子博章鹫见芳彦平田仁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