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826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包括一卡箍,所述卡箍为弹性材料的管状体,卡箍管壁沿轴向有一开口,所述卡箍管壁上沿周向分布多个簧片,各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卡箍管壁上,各簧片的另一端弹起在卡箍管壁外并均朝向卡箍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能减少电极同接触端子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少与电极插针同接触簧片的断路虚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子装置中,如传感器,有很多信号连接方式是通过电极同接触端子配合来实现的,电极通常固定在印制电路板(PCB)上,作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接口,电极包括一柱形安装座和一插针,插针一端固定于柱形安装座中,接触端子通常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接触端子包括柱形接触支架和接触簧片,接触簧片固定于柱形接触支架内,当将电极上的插针插入同接触端子的接触簧片间时,插针会压缩接触簧片变形,通过接触簧片的弹性力来使插针同接触簧片电接触并使电极同接触端子固定在一起,实现信号的连接。这种信号连接方式,电极同接触端子之间只能固定轴向,电极同接触端子之间径向上仍可发生相对运动,这样当有外力或是振动量级比较高时,插针同接触簧片之间会有断路虚接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信号输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能减少电极同接触端子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包括一卡箍;所述卡箍为弹性材料的管状体,卡箍管壁沿轴向有一开口。所述卡箍管壁上沿周向分布多个簧片,各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卡箍管壁上,各簧片的另一端弹起在卡箍管壁外并均朝向卡箍的底端。所述卡箍的各个簧片下方的卡箍管壁上相应形成有窗口,窗口的尺寸大于其上方相应的簧片的尺寸。所述卡箍管壁上沿周向均勻分布三个簧片。所述卡箍的两端呈喇叭口形。所述卡箍的径向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正多边形。所述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还包括一保护管,所述保护管为管状体,用于套在所述卡箍外。所述保护管的径向截面的内缘与所述卡箍的径向截面的外缘形状相同,所述保护管的径向截面的内缘面积大于所述卡箍的径向截面的外缘面积。本技术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通过一弹性材料的卡箍把电极同接触端子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可减少电极同接触端子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少与安装座连成一体的电极插针同固定在接触支架内的接触簧片的断路虚接,保证了信号输出的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中的卡箍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采用本技术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连接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一实施方式,包括一卡箍、一保护管;所述卡箍为弹性材料的管状体(同电极的柱形安装座及接触端子的柱形接触支架的形状匹配,卡箍的径向截面可以相应为圆形、矩形、正多边形等),卡箍管壁沿轴向有一开口,卡箍管壁上沿周向均勻分布多个簧片,各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卡箍管壁上,各簧片的另一端弹起在卡箍管壁外并均朝向卡箍的底端。所述保护管为管状体,用于套在所述卡箍外,其径向截面的内缘与为与所述卡箍的径向截面的外缘形状相同,所述保护管的径向截面的内缘面积大于所述卡箍的径向截面的外缘面积。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卡箍10为圆柱形管状体,采用弹性材料(如不锈钢), 两端呈喇叭口形,卡箍管壁沿轴向有一开口 11,卡箍管壁上并沿周向均勻分布有三个簧片 12,三个簧片12为与卡箍管壁相同的弹性材料,簧片12—端同卡箍管壁连为一体,另一端都弹起在卡箍管壁外并朝向卡箍10的底端,三个簧片12下方的卡箍管壁上相应形成有三个窗口 13,窗口 13的尺寸大于其上方相应的簧片12的尺寸,从而能容纳相应的簧片12。采用本技术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连接电极同接触端子时,如图2所示,首先将卡箍10的底端套合在电极的柱形安装座41上,弹性材料的卡箍10进行相应的变形,使开口 U张大;然后从卡箍的顶端将接触端子的柱形接触支架30插入卡箍10,使电极的插针插入接触端子的接触簧片间,使弹性材料的卡箍10进行最终的变形,由于有卡箍 10发生了弹性变形,从而使电极的柱形安装座41同接触端子的柱形接触支架30紧固在一起,安装座41同接触支架30间由于有卡箍10的紧固,从而可减少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能减少因为安装座41跟接触支架30的相对运动而导致的与安装座41连成一体的电极插针42同固定在接触支架30内的接触簧片31的断路虚接,保证了信号输出的稳定性;最后将保护管20从卡箍10的顶端套合在卡箍10外,卡箍10上的多个簧片12,由于一端弹起在卡箍管壁外并均朝向卡箍的底端,所以多个簧片12在保护管20从卡箍10的顶端套合到卡箍10时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和预固定的作用,保护管20只能推向卡箍10底端,保护管20退向卡箍10顶端则会被弹起的簧片12别卡住,使保护管20在装配过程中不会脱落, 另外当保护管20最终套合在卡箍10外后,卡箍10上的多个簧片12会支撑在保护管20内壁,从而使保护管20对卡箍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保护管20并能防止卡箍10被腐蚀。权利要求1.一种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包括一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为弹性材料的管状体,卡箍管壁沿轴向有一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管壁上沿周向分布多个簧片,各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卡箍管壁上,各簧片的另一端弹起在卡箍管壁外并均朝向卡箍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的各个簧片下方的卡箍管壁上相应形成有窗口,窗口的尺寸大于其上方相应的簧片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管壁上沿周向均勻分布三个簧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的两端呈喇叭口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的径向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正多边形。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任一项所述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保护管,所述保护管为管状体,用于套在所述卡箍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的径向截面的内缘与所述卡箍的径向截面的外缘形状相同,所述保护管的径向截面的内缘面积大于所述卡箍的径向截面的外缘面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包括一卡箍,所述卡箍为弹性材料的管状体,卡箍管壁沿轴向有一开口,所述卡箍管壁上沿周向分布多个簧片,各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卡箍管壁上,各簧片的另一端弹起在卡箍管壁外并均朝向卡箍的底端。本技术的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能减少电极同接触端子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少与电极插针同接触簧片的断路虚接。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956539SQ20102068174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周雄辉, 张笑冬, 李炳杰, 钟衍枫 申请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同接触端子的紧固结构,包括一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为弹性材料的管状体,卡箍管壁沿轴向有一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雄辉张笑冬李炳杰钟衍枫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