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中空调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段冷凝器及空调室外机。该分段冷凝器包括至少两段上下叠放且连通的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所述上部冷凝器和下冷凝器均包括翅片和穿过翅片的U型管,所述下冷凝器的翅片间距大于上冷凝器的翅片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调室外机是安装有所述分段冷凝器的室外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每段冷凝器尺寸较传统的冷凝器尺寸大大减少,所投入的折弯模具的尺寸较小,尤其是翅片模的投入大为减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调器能延长化霜间隔时间,提高空调低温制热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调器节约化霜的时间,因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中空调器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段冷凝器及空调室外机。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器已普遍应用于居民家庭日常生活及办公中。对于冷暖空调而言,当空调进行制热运行时,室外冷凝器在轴流风扇的作用下,换热空气通过冷凝器被冷却,由于此时空气的温度低于露点,所以,部分水蒸气会凝结成水,并沿着冷凝器翅片流到室外机底盘上,最后,通过底盘排水孔排出空调室外机。如果此时室外温度在o°c附近,并且湿度较大, 冷凝器上凝结的水若不能及时流到底盘上就会在换热器上结成霜,导致冷凝器换热能力降低,当冷凝器完全结满霜,丧失制热能力时,则需要花较长一段时间来除霜,对用户而言,会有一段时间的不舒适感。在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室外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毛细管和冷凝器等构成;而空气循环系统是由进出风装置、导风装置、风扇及风扇电机等组成。一般情况下,空调室外机冷凝器是整体成型,因此,室外冷凝器翅片间距从上到下都是一致的,即便是分成两部分, 也由于制造原因,上下冷凝器的翅片间距也是一致的。所以,当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冷凝器上凝结的水流到冷凝器中部或下部时,形成的冷凝水已经很多了,对于常规的整体成型的冷凝器或翅片间距一致的冷凝器,很容易在冷凝器中下部形成比较大的水珠,水珠搭桥、结霜、甚至结冰的可能性迅速增大,导致现有冷凝器的换热能力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整体式冷凝器尺寸较大,所需投入的折弯以及翅片模等设备尺寸较大,所以,模具造价很高,相应的材料损耗也会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少原料消耗的分段冷凝器,该冷凝器在制热时能提高换热效率,延缓结霜时间,同时可以提高化霜能力。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安装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室外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段冷凝器,包括至少两段上下叠放且连通的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所述上部冷凝器和下冷凝器均包括翅片和穿过翅片的U型管,所述下冷凝器的翅片间距大于上冷凝器的翅片间距。由于冷凝器由两段甚至更多段分冷凝器叠加而成,所以冷凝器投入的翅片模具较小,从而达到减少原材料消耗。所述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由连接管连通,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通过连管连接而成为一个整体。所述上冷凝器翅片间距为1. 5至2. Omm,下冷凝器翅片间距为1. 7至2. 2mm。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的是上冷凝器翅片间距为1. 7mm,下冷凝器翅片间距为2. 0mm。本技术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箱体、安装在室外机箱体内的底盘、压缩机、节流毛细管、冷凝器、风扇系统,所述冷凝器包括至少两段上下叠放且连通的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所述上部冷凝器和下冷凝器均包括翅片和穿过翅片的U型管,所述下冷凝器的翅片间距大于上冷凝器的翅片间距。由于下冷凝器翅片间距的增大,在上冷凝器上冷凝析出的水,能够借助重力的作用,迅速流到底盘。另一方面,由于下冷凝器翅片间距大,流通空气的风阻减少,风量增大, 很容易将冷凝器上析出的水吹走,所有这些,都减少了冷凝器结霜的可能,由于结霜时间的延缓,本技术换热器能有效提高冷凝器在低温制热过程中的换热能力。另一方面,在化霜过程中,由于下冷凝器翅片片距的增大,上冷凝器化霜过程中形成的水,可以迅速地通过下冷凝器,流到底盘而排出室外机箱体,减少了化霜时间,从而也提高了机组的低温制热能力。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系统为双风扇侧出风方式。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每段冷凝器尺寸较传统的冷凝器尺寸大大减少,所投入的折弯模具的尺寸较小,尤其是翅片模的投入大为减少;(2)本技术空调器能延长化霜间隔时间,提高空调低温制热能力;(3)本技术空调器节约化霜的时间,因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去掉侧板后,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室外机去前面板后,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室外下冷凝器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分段冷凝器由下冷凝器3和上冷凝器6组成,这两者之间通过冷凝器连接管4连接而成。下冷凝器3的翅片间距大于上冷凝器6的翅片间距。图3所示是本技术的下冷凝器3,包括下冷凝器左端板12和下冷凝器右端板 13,设在下冷凝器左端板12和下冷凝器右端板13之间的多排U型管10以及穿设于U型管中的换热翅片11,U型管中的换热翅片片距相同。上冷凝器6翅片间距是常规冷凝器片距,能够保证换热器正常的换热效果,而下冷凝器3翅片间距比上冷凝器6翅片间距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制热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冷凝器凝结的水珠不易在翅片表面附着,同时由于风阻的减少,风速的增大,扰动加强,也使水珠不易附着,所有这些,强化了冷凝器低温情况下的换热效果,延缓了霜的形成, 使换热器保持了较高的传热效果。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底盘1、压缩机2、前面板、顶盖板、侧板、下冷凝器3、上冷凝器6、四通阀5、风扇7、风扇电机8及风扇电机支架9,其中,前面板、顶盖板、侧板未在图中标出。下冷凝器3端板侧边设有用于与安装底盘1紧固的结构。 风扇系统为双风扇侧出风方式。本技术空调器工作过程是当空调器进行制热运行时,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经过排气管、四通阀5 和截止阀之后,进入室内换热器,之后又回到室外机内,经毛细管节流后,经过下冷凝器3、 冷凝器连接管4和上冷凝器6吸热后,再经过四通阀5后,最后回到压缩机2,完成整个制热循环。对于室外风扇系统而言,室外空气在风扇7的引导下,通过下冷凝器3和上冷凝器 6,发生强制对流换热而被冷却。在换热的初始阶段,空气中的水蒸气被凝结成水,沿着散热翅片往下流,并通过底盘1的排水孔排出空调外机。由于上冷凝器3翅片间距小于下冷凝器6翅片间距,所以,上冷凝器6上形成的水珠很容易从经下冷凝器3流到底盘1,而不易在下冷凝器3上形成水桥,延缓了冷凝器结霜的时间,有效提高整个冷凝器换热能力。同样的道理,上冷凝器6化霜时形成的水珠也很容易从下冷凝器3流下,减少了室外冷凝器化霜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感和整机性能系数。权利要求1.一种分段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上下叠放且连通的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所述上部冷凝器和下冷凝器均包括翅片和穿过翅片的U型管,所述下冷凝器的翅片间距大于上冷凝器的翅片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由连接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段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凝器翅片间距为1.5 至2. Omm,下冷凝器翅片间距为1. 7至2. 2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凝器翅片间距为1.7mm, 下冷凝器翅片间距为2. 0mm。5.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箱体、安装在室外机箱体内的底盘、压缩机、节流毛细管、冷凝器、风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至少两段上下叠放且连通的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所述上部冷凝器和下冷凝器均包括翅片和穿过翅片的U型管,所述下冷凝器的翅片间距大于上冷凝器的翅片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系统为双风扇侧出风方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段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上下叠放且连通的上冷凝器和下冷凝器,所述上部冷凝器和下冷凝器均包括翅片和穿过翅片的U型管,所述下冷凝器的翅片间距大于上冷凝器的翅片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罡,吕根贵,谭裕锋,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