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511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运输装置,包括:门架,具有立柱和由立柱支撑的横梁;以及运输底座,设置在门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运输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能够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以及被运输的器械外观完整、美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起重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许多工厂中大多数的机械具有较庞大的结构,如变电站中的低压成套设备,这些大型设备运送到工厂后,开箱、吊装、启重运输、设备就位所需的工作量较大,目前多采用腾倒铺垫滚杠,结合人力撬杠的方法运输,就位时采用千斤挎顶的方法找齐粗重工具。这种方法工作量大、工作区域受现场环境影响因素大、且不能同时作业。另外,目前的这种方法如有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设备变形,甚至对操作人员带来人身安全隐患。为现场实际安装工作带来实效,保证人员安全,同时确保设备质量,增加有效时间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起重运输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运输装置,包括门架,具有立柱和由立柱支撑的横梁;以及运输底座,设置在门架的底部。进一步地,上述门架包括两个立柱,在每个立柱下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应的运输底座。进一步地,上述横梁上具有多个沿横梁延伸方向布置的立柱连接部,立柱选择性地与立柱连接部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横梁为工字钢制成,各立柱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工字钢底壁上的各组立柱连接孔。进一步地,上述立柱为液压驱动的伸缩杆结构。进一步地,上述还包括吊装装置,吊装装置连接在横梁上。进一步地,上述横梁上设有固定吊装装置的固定孔,吊装装置通过固定孔固定连接到横梁上。进一步地,上述吊装装置为电动葫芦,可移动地设置在横梁上。进一步地,上述运输底座与立柱之间连有支撑件,支撑件与运输底座以及立柱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进一步地,上述运输底座的底部设有充气轮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运输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供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能够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以及被运输的器械外观完整、美观。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技术,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图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起重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如下实施例以及附图仅是用以帮助理解本技术,而不能限制本技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起重运输装置,包括门架10和运输底座 30,门架10具有立柱11和由立柱11支撑的横梁13 ;运输底座30设置在门架10的底部。 优选地,门架10包括两个立柱11,且在每个立柱11下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应的运输底座30。 这种结构更便于本技术起重运输装置的运行。在本技术中该起重运输装置的横梁13上具有多个沿横梁13延伸方向布置的立柱11连接部,立柱11选择性地与立柱11连接部连接。可根据待搬运设备的体积,选择不同的距离,改变立柱11与横梁13上的连接部的连接位置,使两根立柱间距离更适合不同体积的待搬运设备使用,减少设备晃动,提升安全性,且可减轻横梁的受重,延长横梁的使用期限。优选地,横梁13为工字钢制成,各立柱11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工字钢的底壁上各组立柱连接孔。这种结构容易实现,且使用便捷。在本技术的起重运输装置中,立柱11可以设为液压驱动的伸缩杆结构。可以根据待搬运设备的高度调节立柱11的高度,增加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提高操作人员使用的便利性。在本技术的起重运输装置中,还包括吊装装置40,吊装装置40连接在横梁13 上。吊装装置40的安装可以通过多种结构实现,只要吊装装置能够实现货物的起吊、承重即可。如在横梁13上设置有固定吊装装置40的固定孔15,吊装装置40通过固定孔15固定连接到横梁上。又如吊装装置40为电动葫芦,可移动地设置在横梁上。在本技术的起重运输装置中,为了保证立柱11使用的稳定性,在运输底座20 与立柱11之间还可以设有支撑件30,支撑件30与运输底座20以及立柱11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本技术中,支撑件30的个数可以是多个,此时,多个支撑件30以立柱11的轴线为中心均勻地排布在立柱11的外周,以增加立柱11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起重运输装置中,运输底座20设有滑动滚轮,使得运输底座20能够实现相对地面滑动,同时,还设有帮助滑动滚轮转向的转向件以及固定滑动滚轮的固定件。优选地,滑动滚轮为充气轮胎。充气轮胎的使用能够减轻起重运输装置其中较重设备时对地面的摩擦力,降低对地面的损害,且能够是起重运输装置的移动更为轻盈,更利于操作人员使用,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运输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供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能够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以及被运输的器械外观完整、美观。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0),具有立柱(11)和由立柱(11)支撑的横梁(13);以及运输底座(20),设置在所述门架(10)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10)包括两个立柱 (11),在每个所述立柱(11)下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应的运输底座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 上具有多个沿横梁(1 延伸方向布置的立柱(11)连接部,所述立柱(11)选择性地与所述立柱(11)连接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3)为工字钢制成,各立柱(11)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工字钢底壁上的各组立柱连接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1)为液压驱动的伸缩杆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装装置(40),所述吊装装置GO)连接在所述横梁(1 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上设有固定所述吊装装置GO)的固定孔(15),所述吊装装置00)通过所述固定孔(1 固定连接到所述横梁(13)上。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00)为电动葫芦, 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横梁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底座O0)与所述立柱 (11)之间连有支撑件(30),所述支撑件(30)与所述运输底座O0)以及所述立柱(11)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底座O0)的底部设有充气轮胎。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运输装置,包括门架,具有立柱和由立柱支撑的横梁;以及运输底座,设置在门架的底部。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运输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且能够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以及被运输的器械外观完整、美观。文档编号B66D3/00GK201962016SQ201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0),具有立柱(11)和由立柱(11)支撑的横梁(13);以及运输底座(20),设置在所述门架(10)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念马斯斯马永青宋伟王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