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53796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包括与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的油缸,油缸两两之间通过一根左右两端设有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依次通过连接板、三角板、拨叉轴套与拨叉连接;所述连接板上下端各设卡槽,上端卡槽固定于两活塞之间,下端卡槽与三角板卡槽连接,三角板上卡槽的对边与拨叉轴套一侧连接,拨叉轴套套于拨叉轴外并相对于拨叉轴活动,拨叉轴套的另一侧连接拨叉。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拨叉通过拨叉轴套、三角板、连接板与活塞杆连接,而不是直接集成在阀体上。拨叉轴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拨叉轴套可相对于拨叉轴做轴向移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体说是自动变速器的换档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变速器的换档需要通过拨叉进行。拨叉移动和拨叉与相应的拨头接触,可实现档位的切换。现有一种直接换档变速器,其拨叉移动靠液压驱动来进行操作。该变速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油缸,两油缸之间通过一根两端都设有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拨叉直接集成在活塞杆的中间。当换档时,机电控制的油流入一边油缸,而另一边油缸没有压力,因此形成压差,活塞杆带动拨叉轴向移动,拨叉操纵齿套,使需要的档位啮合。由此可见,该结构通过形成两个油缸间的液压压差来控制拨叉移动实现换档。但是这种结构无独立的拨叉轴套和拨叉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该系统有独立的拨叉轴套和拨叉轴结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包括与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的油缸,油缸两两之间通过一根左右两端设有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依次通过连接板、三角板、拨叉轴套与拨叉连接;所述连接板上下端各设卡槽,上端卡槽固定于两活塞之间,下端卡槽与三角板卡槽连接,三角板上卡槽的对边与拨叉轴套一侧连接,拨叉轴套套于拨叉轴外并相对于拨叉轴活动,拨叉轴套的另一侧连接拨叉。在本技术中,拨叉通过拨叉轴套、三角板、连接板与活塞杆连接,而不是直接集成在阀体上。拨叉轴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拨叉轴套可相对于拨叉轴做轴向移动。这样易于制造和装配。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三角板的卡槽均为U形卡槽。优选地,拨叉轴套两端内设滑动轴承,与拨叉轴配合。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三角板和拨叉轴套之间是精密焊接。优选地,在拨叉轴套一侧上设有定位条,该定位条上开有V形槽,有一定位销与V 形槽弹性接触。通过V形槽和定位销进行轴向定位,V形槽是空档位置,可保证精确地换档到空档,防止误动作。优选地,所述拨叉连接齿套,在齿套与拨叉连接位置的中间及齿套两侧上设有注塑件,以降低换档过程地振动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单独一个拨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液压系统的排布示意图。图4为拨叉轴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的换档动作由液压驱动拨叉8移动而实现。液压系统包括阀体1、油缸2、15和活塞3、14。油缸2、15和活塞3、14都在阀体1上,阀体1固定于变速器壳体上。针对一个拨叉8,有两个活塞3、14和两个油缸2、15与之相配。活塞杆13的左右两端各设一个活塞3、14,在各自油缸2、15内活动。两活塞3、14相对的间隙处连接着连接板4,该连接板4上、下两端各设U形卡槽16、17,见图2,上端卡槽16与活塞杆13固定连接,下端卡槽17与三角板5上的U形卡槽18连接。上端卡槽16与活塞杆13的连接需保证活塞杆移动可带动连接板4跟随移动即可。由于连接板4与三角板5都是U形卡槽,因此可以连接板4和三角板5错开并相互插入连接。三角板5的形状大致如三角形,相对于卡槽18的对边与拨叉轴套7连接。变速器的壳体上固定有拨叉轴6,拨叉轴套7套于拨叉轴6上,拨叉轴套7内的两端各设滑动轴承19,与拨叉轴6配合,拨叉轴套7可相对拨叉轴 6轴向移动。见图4,在拨叉轴套7的一侧上设有定位条11,定位条11上开有V形槽14,有一固定于变速器壳体上的定位销9与V形槽14对应设置。该定位销9的端部装有弹簧和滚珠,与V形槽14形成弹性接触。当定位销9在V形槽14内时,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这种结构可确保精确的空档位置,防止误动作。拨叉轴套7上连接拨叉8,连接板4、三角板5、 拨叉轴套7、定位条11、拨叉8都是精密焊接在一起。拨叉8上装有齿套12,在齿套12与拨叉8连接位置的中间及两侧都设有注塑件10,包括一个中间垫和左右两个侧垫,以降低换档过程的振动噪声。换档时,油缸2、15间的液压变化引起活塞3、14的轴向移动,继而带动连接板4移动,拨叉轴套7、拨叉8也跟着移动,实现换档。当空档时,定位销9落在定位条11上的V形槽14内,位置确定,可保证精确的空档位置,防止误动作。由图3可知,对整个换档系统而言,共有四个独立的拨叉轴套和拨叉轴,有八个油缸和活塞与其对应设置。四个油缸、四个活塞作为一组,有两组油缸、活塞布置在阀体上。权利要求1.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包括与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的油缸(2、15),油缸0、1幻两两之间通过一根左右两端设有活塞(3、14)的活塞杆(1 连接,其特征是活塞杆(1 依次通过连接板(4)、三角板( 、拨叉轴套(7)与拨叉(8)连接;所述连接板(4) 上下端各设卡槽(16、17),上端卡槽(16)固定于两活塞(3、14)之间,下端卡槽(17)与三角板卡槽(18)连接,三角板上卡槽(18)的对边与拨叉轴套(7) —侧连接,拨叉轴套(7)套于拨叉轴(6)外并相对于拨叉轴(6)活动,拨叉轴套(7)的另一侧连接拨叉(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G)、 三角板(5)的卡槽(16、17、18)均为U形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其特征是拨叉轴套(7)两端内设滑动轴承(19),与拨叉轴(6)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4)、 三角板( 和拨叉轴套(7)之间是精密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其特征是在拨叉轴套(7) 一侧上设有定位条(11),该定位条(11)上开有V形槽(14),有一定位销(9)与V形槽(14) 弹性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拨叉(8)连接齿套(12),在齿套(1 与拨叉(8)连接位置的中间及齿套两侧上设有注塑件(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包括与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的油缸,油缸两两之间通过一根左右两端设有活塞的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依次通过连接板、三角板、拨叉轴套与拨叉连接;所述连接板上下端各设卡槽,上端卡槽固定于两活塞之间,下端卡槽与三角板卡槽连接,三角板上卡槽的对边与拨叉轴套一侧连接,拨叉轴套套于拨叉轴外并相对于拨叉轴活动,拨叉轴套的另一侧连接拨叉。在本技术中,拨叉通过拨叉轴套、三角板、连接板与活塞杆连接,而不是直接集成在阀体上。拨叉轴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拨叉轴套可相对于拨叉轴做轴向移动。文档编号F16H63/30GK202001600SQ20102067438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卢建钢, 姜超, 张轶, 黄文华, 黄明礼 申请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档系统,包括与变速器壳体固定连接的油缸(2、15),油缸(2、15)两两之间通过一根左右两端设有活塞(3、14)的活塞杆(13)连接,其特征是:活塞杆(13)依次通过连接板(4)、三角板(5)、拨叉轴套(7)与拨叉(8)连接;所述连接板(4)上下端各设卡槽(16、17),上端卡槽(16)固定于两活塞(3、14)之间,下端卡槽(17)与三角板卡槽(18)连接,三角板上卡槽(18)的对边与拨叉轴套(7)一侧连接,拨叉轴套(7)套于拨叉轴(6)外并相对于拨叉轴(6)活动,拨叉轴套(7)的另一侧连接拨叉(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钢黄明礼黄文华张轶姜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