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3561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帽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框体和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一端与所述框体相接,另一端设有卡掣部,其特征是:所述按键帽底部设有卡槽,所述支架弹性臂的卡掣部包括至少两个分叉,所述至少两个分叉卡持在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干涉配合。采用这种按键结构,其按键帽和支架能够紧密地配合,从而使按键帽不易从支架脱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使用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按键结构,且特别是关于一应用于各种电器或者设备等控制装置的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按键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或者设备等控制装置。常用的一种按键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按键帽91以及支架93。按键帽91通常是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圆柱体,其内为容置孔914,在其开口端的外周径向设置凸台 912。支架93通常由塑胶制成,具有一定弹性,其上设置有大致为圆柱形的固定柱932,另一面设置有抵顶部934,抵顶部934的位置和固定柱932的位置对应。按键帽91扣设于支架93的固定柱932上,按键帽91内的容置孔914与固定柱932采用干涉配合的方式卡扣在一起,即固定柱932的外径略大于按键帽91内的容置孔914的内径。该按键结构应用于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内设有电路板95,电路板95上设有电性接点952。将支架93固定在控制装置的壳体上,使支架93的抵顶部934对应放置在电性接点952上方。最后再将控制装置的面板97扣设在该按键结构上方,使按键帽91从面板97 上开设的通孔内露出,由于按键帽91上设有凸台912,按键帽91不会从面板97掉出。在使用者按压按键帽91时,按键帽91抵顶支架93,使支架93的相应部分产生变形,从而按压电路板95上的电性接点952,从而使电性接点952被触发。在使用者停止按压按键帽91时,支架93恢复原来的形状,不再抵顶电性接点952,电性接点952的触发动作终止,支架93将按键帽91推顶回到初始位置。但是,现有的这种按键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按键帽91的容置孔914和支架 93上的固定柱932是采用干涉配合,对按键帽91的容置孔914和支架93上的固定柱932 的制造公差要求较高。按键帽91和支架93通常为塑胶件,塑胶件首试时样件尺寸与设计尺寸可能存在差异,并且用于制造按键帽91和支架93的模具一般为一模多腔设计,由同一模具的不同型腔制造出来的塑胶件之间的尺寸也会存在差异,所以在预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按键帽91与支架93配合不紧的状况,在未安装面板97时按键帽91易从支架93掉落, 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同样由于按键帽91和支架93容易出现配合不紧的状况,在使用者使用应用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装置时,按键帽91相对支架93易产生晃动,影响消费者使用该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其按键帽和支架能够紧密地配合,从而使按键帽不易从支架脱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使用性能。本技术的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帽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框体和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一端与所述框体相接,另一端设有卡掣部,其特征是所述按键帽底部设有卡槽,所述支架弹性臂的卡掣部包括至少两个分叉,所述至少两个分叉卡持在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干涉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按键帽底部具有开口,在开口内设有至少两个肋板,所述至少两个肋板与所述按键帽内的壁面围成卡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按键帽的肋板底部及两侧均与所述按键帽内的壁面相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按键帽的肋板底部与所述按键帽内的壁面相接,所述按键帽的肋板两侧与所述按键帽内的壁面存在间隙。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按键帽底部具有开口,在开口内设有至少两个肋板,所述至少两个肋板围成卡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按键帽底部开口外侧向外凸设凸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弹性臂一端与所述框体相接,另一端一侧设有卡掣部,另一侧设有抵顶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前述的弹性臂还设有移动部,所述卡掣部和抵顶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部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种按键结构,其按键帽和支架能够紧密地配合, 从而使按键帽不易从支架脱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使用性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按键结构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按键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的按键帽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的支架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应用本技术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应用本技术按键结构较佳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中1.按键结构,12.按键帽,120.开口,122.顶壁,124.侧壁,126.端壁,127. 凸台,128.肋板,14.支架,140.框体,142.弹性臂,144.移动部,146.卡掣部,1462.分叉, 148.抵顶部,149.插孔,2.控制装置,22.面板,24.前壳,242.容置部,244.凸柱,246.穿孔,26.电路板,262.电性接点,28.后壳,29.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印刷电路板组件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双键结构,按键结构1包括两个形状相同,位置对称的按键帽12和支架14。请结合参照图3所示,按键帽12大致为一侧开口的矩形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120位于按键帽12底部,即按键帽12由顶壁122、两侧壁124和两端壁126共同围成。在两侧壁124靠近开口端一侧向外凸设凸台127。凸台127的延伸长度与侧壁124相同。按键帽12在开口 120内平行设置有两条肋板128。肋板128的底部与顶壁122相接,两侧分别与两个侧壁124相接。这样,两个肋板128和两个侧壁124共同围成卡槽129支架14包括大致呈矩形的框体140,其内设置弹性臂142,弹性臂142—端与框体 140—侧相接,另一端悬空,其与框体140位于同一平面。在弹性臂142不与框体140相接的一端,即悬空的一端设有大致呈矩形的移动部144。移动部144的宽度大于弹性臂142的宽度,在受到按压时,移动部144可相对于框体140上下移动。在移动部144两侧分别设有分叉状的卡掣部146和圆柱状的抵顶部148。卡掣部146和抵顶部148均大致垂直于框体 140所在平面。在本实施例中,卡掣部146具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分叉1462。请一并参照图4 所示,卡掣部146的两个分叉1462大致呈V形,即两个分叉1462顶端(即远离移动部144 的一端)外侧之间的尺寸略大于其底端(即与移动部144相接的一端)外侧之间的尺寸, 并且卡掣部146可与按键帽12内的卡槽129形成干涉配合,即卡掣部146的两个分叉1462 顶端外侧之间的尺寸略大于按键帽12的两条肋板128内侧之间的尺寸,两个分叉1462底端外侧之间的尺寸略小于按键帽12的两条肋板128内侧之间的尺寸。在支架14的框体 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结构,包括按键帽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框体和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一端与所述框体相接,另一端设有卡掣部,其特征是:所述按键帽底部设有卡槽,所述支架弹性臂的卡掣部包括至少两个分叉,所述至少两个分叉卡持在所述卡槽内并与所述卡槽干涉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君侯朝晖段玉华曹敬龙朱春花田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