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2),其具有管道开口部(23~26)(管道末端部40a、43a、45a)和作为蒸汽进入口的通气部(37);收纳箱(34),其具有托盘(35),托盘(35)用于以预定状态收纳该内窥镜(2)。在该托盘(35)上形成有限制部(49),限制部(49)用于将内窥镜(2)收纳并限制在凹部内。该限制部(49)具有第1~第4限制区域部(49a~49d),它们分别对应于管道开口部(23~26)(40a、43a、45a)以及所述通气部(37)的各开口部。这些第1~第4限制区域部(49a~49d)分别形成为具有面积比所述开口部的截面积大的空隙(空隙部分)(49A~49D)。(*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菌用收纳箱以及使用灭菌用收纳箱的内窥镜系统,所述灭菌用收纳箱在用高温高压蒸汽对内窥镜进行灭菌处理时收纳内窥镜。
技术介绍
由于内窥镜能够通过插入体腔内等来观察体腔内的深部等,或者根据需要通过使用处置工具进行治疗处置等,因此,在医疗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在医疗用内窥镜的情况下,对使用后的内窥镜可靠地进行消毒灭菌对防止感染等是必不可少的。最近,在进行消毒灭菌的情况下,高压灭菌器(autoclave)灭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作为内窥镜设备的灭菌方法已逐渐成为主流,其并不伴随繁杂的作业,灭菌后可以立即使用,而且在运行成本方面也非常有利。例如,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0-51323号的现有示例中,公开了这样的灭菌处理方法,其用于在对内窥镜进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时,防止因内窥镜内外的压力差引起内窥镜外壳破损。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0-51323号但是,在上述现有示例中,对如何迅速且可靠地进行细长管道内的灭菌并没有进行特别的描述,其中上述细长管道内置在内窥镜内,并且端部向内窥镜外部敞开。此外,在现有示例中,要对内窥镜的上述管道内的中间部进行高压灭菌器灭菌相当耗费时间。因此,也可考虑这样的方法在上述内窥镜设置与管道连通的蒸汽进入孔,在进行高压灭菌器灭菌期间,使蒸汽从上述蒸汽进入孔进入内窥镜内部,并且,从管道外部进行加热使整个管道变热,由此来使灭菌效率提高,但实际上,内窥镜收纳在托盘中,根据该收纳状态,内窥镜的管道开口部或者上述蒸汽进入孔被托盘的一部分堵塞,存在着不能快速对管道内进行灭菌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菌用收纳箱以及使用该灭菌用收纳箱的内窥镜系统,该灭菌用收纳箱能够在不阻碍蒸汽由管道开口部或蒸汽进入孔进入内窥镜内部的情况下,比以往更快速且可靠地对内置于内窥镜内的管道的内部进行灭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灭菌用收纳箱,其在高压灭菌器灭菌时收纳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有开口部以及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内部区域,所述灭菌用收纳箱在收纳所述内窥镜时、在所述开口部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空隙部分,该空隙部分具有预定的容积,所述灭菌用收纳箱还形成有蒸汽进入路径,所述蒸汽进入路径将该空隙部分与该灭菌用收纳箱的外部空间之间连通,在灭菌时,使从所述外部空间供给的蒸汽,经由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开口部,导入到所述内窥镜的内部区域。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灭菌用收纳箱,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开口部的位置,以使在收纳所述内窥镜时,使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空隙部分开口。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灭菌用收纳箱,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蒸汽进入路径形成为与蒸汽侵入方向垂直的面的面积为大于等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值。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灭菌用收纳箱,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作为灭菌对象的所述内窥镜具有作为所述开口部的管道开口部,其与所述内窥镜内部形成的预定管道连通;和作为所述开口部的通气开口部,其用于使所述管道的外表面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蒸汽进入路径,对应于所述管道开口部和所述通气开口部,分别形成有多个。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具有内窥镜,其具有开口部和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内部区域;和灭菌用收纳箱,其用于在高压灭菌器灭菌时收纳该内窥镜,所述灭菌用收纳箱在收纳所述内窥镜时、在所述开口部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空隙部分,该空隙部分具有预定的容积;所述灭菌用收纳箱还形成有蒸汽进入路径,其将该空隙部分与该灭菌用收纳箱的外部空间之间连通,在灭菌时,使从所述外部空间供给的蒸汽,经由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开口部,侵入所述内窥镜的内部区域。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有作为所述开口部的管道开口部,其与所述内窥镜内部形成的预定管道连通;和作为所述开口部的通气开口部,其用于使所述管道的外表面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蒸汽进入路径,对应于所述管道开口部和所述通气开口部,分别形成有多个。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开口部形成在电连接器部上,所述电连接器部用于使内部电路与外部装置电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在使用时插入被检体内;和操作部,其在使用时位于被检体外,供该内窥镜的使用者操作用,所述通气开口部形成在所述操作部的一部分区域上。此外,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在使用时插入被检体内;和操作部,其在使用时位于被检体外,供该内窥镜的使用者操作用,所述管道开口部形成在所述插入部的末端和所述操作部的一部分区域上。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灭菌用包,所述灭菌用包具有在进行高压灭菌器灭菌时将所述灭菌用收纳箱收容于内部的功能,所述灭菌用包的至少外周部分的一部分由蒸汽透过性过滤器和透光性薄膜形成,所述灭菌用收纳箱形成有通气口,当所述灭菌用收纳箱收容在所述灭菌用包内时,所述通气口在不与所述外周部分接触的区域,与所述灭菌用收纳箱的外部空间连通。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用收纳箱在侧面形成所述通气口。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十二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高压灭菌器灭菌装置,所述高压灭菌器灭菌装置包括灭菌室,其在进行高压灭菌器灭菌时,在使所述透光性薄膜位于铅直上方侧、并且所述蒸汽透过性过滤器位于铅直下方侧的状态下,收容所述灭菌用包;和通气单元,在所述灭菌室内,在进行高压灭菌器灭菌时,该通气单元以与所述灭菌用包的铅直下方侧接触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灭菌用包的下侧,以确保形成所述灭菌用包的所述蒸汽透过性过滤器与所述灭菌室的内部空间之间的通气状态,所述灭菌用收纳箱在铅直上方侧具有目视确认单元,所述目视确认单元可对收纳后的所述内窥镜进行目视确认,并且,所述灭菌用收纳箱收容在所述灭菌用包中,并使得在进行高压灭菌器灭菌时,通过该目视确认单元和所述灭菌用包的配置在铅直上方侧的所述透光性薄膜,能够从外部对所述内窥镜进行目视确认。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十三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单元具有网状部件,其以与所述灭菌用包的下表面接触的状态配置;和腿部,其用于在该网状部件与所述灭菌室的底部之间确保空隙。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十四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确认单元通过预定的开口或在该开口设置透明的部件而形成。此外,本专利技术第十五方面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在上述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有化学指示器,当所述内窥镜收纳在所述灭菌用收纳箱中时,所述化学指示器在可通过所述目视确认单元从外部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显示高压灭菌器灭菌的灭菌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灭菌用收纳箱和内窥镜系统,具有这样的优点在进行高压灭菌器灭菌时,不会阻碍蒸汽通过管道开口部或蒸汽进入孔进入内窥镜内部,从而能够比以往更迅速且可靠地对内置于内窥镜中的管道内部进行灭菌。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内窥镜系统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菌用收纳箱,其在高压灭菌器灭菌时收纳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有开口部以及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内部区域,所述灭菌用收纳箱在收纳所述内窥镜时、在所述开口部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空隙部分,该空隙部分具有预定的容积,所述灭菌用收纳箱还形成 有蒸汽进入路径,所述蒸汽进入路径将该空隙部分与该灭菌用收纳箱的外部空间之间连通,在灭菌时,使从所述外部空间供给的蒸汽,经由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开口部,导入所述内窥镜的内部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11-12 382964/20031.一种灭菌用收纳箱,其在高压灭菌器灭菌时收纳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有开口部以及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内部区域,所述灭菌用收纳箱在收纳所述内窥镜时、在所述开口部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空隙部分,该空隙部分具有预定的容积,所述灭菌用收纳箱还形成有蒸汽进入路径,所述蒸汽进入路径将该空隙部分与该灭菌用收纳箱的外部空间之间连通,在灭菌时,使从所述外部空间供给的蒸汽,经由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开口部,导入所述内窥镜的内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用收纳箱,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用于限制所述开口部的位置,以使在收纳所述内窥镜时,使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空隙部分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用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蒸汽进入路径形成为与蒸汽侵入方向垂直的面的面积为大于等于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的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用收纳箱,其特征在于,作为灭菌对象的所述内窥镜具有作为所述开口部的管道开口部,其与所述内窥镜内部形成的预定管道连通;和作为所述开口部的通气开口部,其用于使所述管道的外表面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蒸汽进入路径,对应于所述管道开口部和所述通气开口部,分别形成有多个。5.一种内窥镜系统,具有内窥镜,其具有开口部和与所述开口部连通的内部区域;和灭菌用收纳箱,其用于在高压灭菌器灭菌时收纳该内窥镜,所述灭菌用收纳箱在收纳所述内窥镜时、在所述开口部开口的位置形成有空隙部分,该空隙部分具有预定的容积;所述灭菌用收纳箱还形成有蒸汽进入路径,其将该空隙部分与该灭菌用收纳箱的外部空间之间连通,在灭菌时,使从所述外部空间供给的蒸汽,经由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开口部,侵入所述内窥镜的内部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有作为所述开口部的管道开口部,其与所述内窥镜内部形成的预定管道连通;和作为所述开口部的通气开口部,其用于使所述管道的外表面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空隙部分和所述蒸汽进入路径,对应于所述管道开口部和所述通气开口部,分别形成有多个。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开口部形成在电连接器部上,所述电连接器部用于使内部电路与外部装置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山宏树,西家武弘,渡边厚,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