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中的喷管,该喷管位于与炉底垂直的侧导流板上,由至少两个喷管组成的阵列形状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该喷管阵列与退火物件相适应的特殊形状使得通过喷管侧喷过来的气流有针对性地覆盖到退火物件的全部表面,加强了侧导流板上喷管的侧喷升温作用,可缩短退火时间,提高退火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退火
,尤其涉及一种退火炉中的喷管。
技术介绍
退火是铝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是将铝卷加工到一定温度后保持足够时间, 再缓慢降温,主要目的是(1)改善或消除铝在铸造、锻压、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各 种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 软化工件以便进行切削加工;C3)细化 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工件的机械性能。退火炉是进行退火处理的热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炉体、炉体顶部的风机、加热板 和炉体底部的料卷支撑部件。炉体内顶部的空气经加热板加热后,从炉顶自然落到炉底,再 受到风机向上抽吸的吸力,经过料卷放置区域被抽吸到顶部,而后加热板再次对空气进行 加热,由此形成高温气流在退火炉内间歇式强制内循环。料卷是由上千层薄板卷成,但现有退火炉中的高温气流只能对料卷的外表面传导 加热,料卷芯部只能靠外表面的热量辐射而逐渐升温,需较长时间才能使料卷内外温度均 达到出炉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管,该喷管位于退火炉侧导流板上,多个喷管组 成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的形状,其与退火物件相适应的特殊形状加强了侧导流板 上喷管的侧喷升温作用,可缩短退火时间,提高退火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退火炉中的喷管,该喷管位于与炉底垂直的侧导流板上,由至少两个喷管组 成的阵列形状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优选地,该喷管阵列的形状为套叠的回字形状。优选地,该回字形状的基本图形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优选地,位于该回字形状中心的喷管设置在退火物件单侧的侧导流板上;位于相 邻的回字形状中心的喷管设置在不同侧的侧导流板上。优选地,该喷管的口径大小不等。优选地,位于该喷管阵列中心的喷管为口径最大的喷管。优选地,该喷管的间距相等或者不相等。优选地,位于该喷管阵列中心的喷管正对退火物件纵截面的中心线。优选地,位于该喷管阵列中心的喷管与退火物件纵截面的中心线的偏移距离为该 喷管阵列总高度的1_5%。优选地,该喷管出风口向下倾斜15-30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加强喷管的侧喷作用喷管位于退火炉侧导流板上,多个喷管组成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的形状,其与退火物件相适应的特殊形状加强了侧导流板上喷管的侧喷 升温作用,使得从喷管侧喷过来的气流可有针对性地覆盖到退火物件的全部表面,可缩短 退火时间,提高退火效果;2、环保节约从喷管侧喷过来的气流不会浪费在无需升温的空处,达到气流的最 大利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喷管阵列形状示意图(方形);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喷管阵列形状示意图(圆形);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喷管阵列形状示意图(三角形);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喷管阵列形状示意图(不规则形);其中,1、喷管,2、大喷管,3、中喷管,4、小喷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退火炉侧导流板上设置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 的喷管阵列,使得通过喷管侧喷过来的气流可有针对性地覆盖到退火物件的全部表面,不 会浪费在无需升温的空处,在达到气流的最大利用效果的同时,缩短退火时间。以下为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一种退火炉中的喷管,喷管1位于与炉底垂直的侧导流板上,由至少两个喷管1组 成的阵列形状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喷管1排成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的阵列形状,能有针对性地将从喷管侧 喷过来的气流引导到退火物件的全部表面,特别是对不规则外形的退火物件效果突出。喷管1的阵列的形状为套叠的回字形状,该种形状对具有一定厚度的退火物件的 退火效果有利。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的套叠形状,可针对退火物件的边缘、中部、 芯部分别分配一定量的气流,而不仅仅依靠退火物件的径向依次传热,因此可加快退火物 件各部分的温度均衡和一致升高的速度。回字形状的套叠数目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而不仅限于附图上示出的两层;依据 退火物件厚度的区别和喷管口径大小的选择,回字形状的套叠数目可大于两层。套叠的回字形状的基本图形可根据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不同而改变,可为圆 形、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等利于退火物件升温的形状,都不影响本技术实施例的实 现。位于回字形状中心的喷管1设置在退火物件单侧的侧导流板上,使得料卷芯部两 端的压力不同,便于气流通过套筒内部。并且,相邻喷管阵列的中心喷管1设置在退火物件 不同侧的侧导流板上,调节炉体内部整体的压力平衡。例如,第一个喷管阵列的中心喷管1 设置在退火物件左边的侧导流板上,第二个喷管阵列的中心喷管1设置在退火物件右边的 侧导流板上,第三个又设置在左边的侧导流板上。喷管1的口径大小可不相等,如图1至图4,可分为口径相对较大的大喷管2、口径 中等的中喷管3、口径相对较小的小喷管4 ;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放置不同口径的喷管,例 如将大喷管2放置在气流不易到达的区域、将小喷管4放置在不宜升温过快的区域等。可将口径最大的喷管放置在喷管阵列的中心,正对退火物件的芯部;以便于使得 气流最不易到达、升温最慢的芯部得到大量气流的升温作用,快速升温。显然,喷管1的间距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依据实际情况确定,都不影响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的实现。位于所述喷管阵列中心的喷管可正对退火物件纵截面的中心线,以将气流导入芯 部;而经实验测算证明,位于喷管阵列中心的喷管与退火物件纵截面的中心线的偏移距离 为喷管阵列总高度的1-5%时,芯部的升温速度相比喷管正对退火物件纵截面的中心线时稍快。并且,喷管出风口向下倾斜15-30度时,有利于从喷管通过的气流与退火物件保 持一定角度的接触,有利于气流在退火物件表面停留较长时间,进一步加快升温速度。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火炉中的喷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 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 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 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可知,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 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退火炉中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位于与炉底垂直的侧导流板上,由至少 两个所述喷管组成的阵列形状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阵列的形状为套叠的回字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字形状的基本图形为圆形、方形、 三角形或不规则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回字形状中心的所述喷管设置 在所述退火物件单侧的所述侧导流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退火炉中的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位于与炉底垂直的侧导流板上,由至少两个所述喷管组成的阵列形状与退火物件的纵截面形状相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敦伟,曹杨,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