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镇南专利>正文

一种三通成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183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通成形模具,由上模、下模合模构成,在上模、下模上对称设置用以容纳三通工件的半圆槽形的容腔,所述容腔在上下模的侧部有开口,所述容腔连通三通支管腔,所述三通支管腔内设有可往复位移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支撑缸连接并由支撑缸传递压力,三通支管是通过三通工件内的介质填充,并由液压缸液压作用在所述三通支管腔内成形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通成形模具使三通成品具有更高的外观质量,成品一致性良好,三通的U型弯位过渡圆滑,三通各处外径均能达到等径的要求,解决了目前灌铅后弯管出现扁管的老大难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通成形模具
技术介绍
三通是一种管道连接件。又叫管件三通、三通管件或者三通接头,三通用在主管道要分支处,用途广、行业面宽、应用范围宽。在制冷领域内常见铜质制得的三通,传统的铜三通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灌铅法,将铜管切割一定长度,将熔化了的铅灌入铜管内腔,待铅在铜管内腔凝固后,清除粘附在铜管表面的铅及铜管管口的铅,为减少铜、铅在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流量差对产品造成的影响,在铜管挤出的端口钻一小孔,然后通过液压机将铜管挤压成型为铜管三通。三通成型后需加热将三通内的铅熔出,并将铜管退火改善机械性能,如果三通的形状是Y型或其它异型三通,还需将熔化了的铅再次灌入铜管内腔,待铅在铜管内腔凝固后,清除粘附在铜管表面的铅及铜管管口的铅,再用冲床将挤压成型的半成品打弯成所需要的形状,将产品余量切割去掉,加热使产品内的铅熔出,将产品浸泡在酸液里去除粘附在铜管内腔的铅,除铅后过清水清洗。为防止产品回弹,还需用冲床或其它设备整型。用台钻车平三通管的三个管口然后酸洗、烘干、检验、包装。该三通加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目前以灌铅的方式加工三通的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人体与铅的接触,而铅对人体可造成严重的危害,它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摄入体内,铅一旦进入人体,即使通过药物治疗也难排出。铅化合物可通过肺部、消化器官、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在人体内逐渐积蓄起来,它能妨碍红血球的生长和发育,摧残人的中枢神经,造成智力下降。另一方面,铅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价格日益高涨,使三通的制造成本增加。再者,在2005年,殴盟与日本等国颁布了对工业用铅的限制,规定在加工过程中不得加铅,使三通的加工行业都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来,造成更多的铅污染事件。二、传统的铜三通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灌铅法,三通接头成形的工序为开料、去毛刺、排管、灌铅、清铅、钻小孔、挤压成型(放入T型三通的模具内)、去盲端、退铅、洗铅、扩 (缩)口、酸洗、烘干、检验、包装;如果是其它形状的三通制作还要加多一次灌铅、清铅、退铅的工序,再将其通过机械加工工艺弯制成不同的形状。因为产品成型前、后,都需将铅加热熔化,而产品成型后还会有铅残留在铜件内腔要用酸液浸泡清除。二、直通管在挤压成型后通常需经弯管工序制成Y型三通、旁通、爪通及其它的异型三通形状,从T形的管件弯制成要求的三通形状容易使产品扁平率提高、产品打弯部位变薄等现象,使三通的成型一致性也较差。直接影响空调制冷系统的管道流量,降低了空调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三通成形模具及三通成形方法,使成品外形更美观,成品的一致性好,并能免除在生产过程中铅的污染,比目前的灌铅加工方法成本更低。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三通成形模具,由上模、下模合模构成, 在上模、下模上对称设置用以容纳三通工件的半圆槽形的容腔,所述容腔在上下模的侧部有开口,所述容腔连通三通支管腔,所述三通支管腔内设有可往复位移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支撑缸连接并由支撑缸传递压力,三通支管是通过三通工件内的介质填充,并由液压缸液压作用在所述三通支管腔内成形的。上述的三通成形模具,所述三通工件的形状是U型管,所述上模、下模上设置的用以容纳三通工件的容腔是半圆形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形状与三通工件相适配。上述的三通成形模具,所述三通支管腔设置在下模或上模内。上述的三通成形模具,所述三通支管腔由分别在上模和下模对称设置的半圆直槽合模构成,在上、下模合模后,所述三通支管腔内可插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支撑缸连接并由支撑缸传递压力。上述的三通成形模具,所述三通工件内充注的介质是液态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本技术的三通成形模具使三通成品具有更高的外观质量,成品一致性良好,三通的U型弯位过渡圆滑,三通各处外径均能达到等径的要求,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生产工艺的难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能。二、本技术的三通成形模具能同时完成多个工件,自动化程度高,模具设计合理,能有效降低产品报废率,提高生产效率。三、本技术的三通成形方法采用水作为高压挤压的填充介质,完全满足殴盟与日本等国颁布的生产过程不能加铅的指令要求,免除了铅的污染。有效减小铅对作业人员身体的损害,使工作环境更洁净,而且水的使用成本比铅低,且能循环利用,达到环保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通成形设备结构模块简图;图2是本技术的三通成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下模);图3是本技术的三通成形设备的顶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上模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上模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上模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下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技术的三通成形模具由上模11和下模12构成。见图1,三通成形设备还包括液压机10、液压缸13、顶针131、支撑缸14和控制系统。上模11安装在液压机10的上缸并由控制系统控制在垂直方向上下行走,下模12放置在液压机平台上,支撑缸14用于控制三通支管的挤压长度,顶针131的作用是将被上下模夹紧固定的工件两个主管口完全封堵,并进行灌液工序,挤压三通工件,使工件成型为三通。顶针结构可以是一根与液压缸连通,另一根为密封的实体,液体只能在三通工件一端注入;也可以是两根顶针与液压缸连通,三通工件两端均可同时注入液体。上、下模分别对称设置U型槽,当上下模合拢时,由上、下模围成用以容纳三通管件的型腔,该型腔与三通管件外形相适配,经试验可知,两者间隙为0. 01 0. 03mm时较适合,方便放置U形的三通管件和提取成品三通。 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三通成形模具下模结构示意图。三通成形模具的下模 12上设有U型槽120、U型槽120是半圆槽,与上模的U型槽合拢后形成一截面圆形的U形腔。下模内设有与U型槽120相通的三通支管腔140,支撑杆141在三通支管腔140内上下移动,支撑杆的移动由动力装置驱动。动力装置通常采用液压机械(图中未示出)。当加工三通时,上、下模合模,顶针131插入在上下模U形腔内的三通管件的主管管口内,液压系统工作,液态水从顶针内的注水腔进入三通管件,顶针的结构见图3。三通成形的工艺流程如下1)合模保压。将待成形的三通工件放至下摸U型槽,上模往下移动与下模合拢,将三通工件夹紧在上下模U型槽所形成的容腔内。支撑缸14推动支撑杆上行至下模的U型槽底,支撑杆抵靠在三通工件管壁。2)充注挤压介质。夹紧三通工件之后,液压系统推动顶针前移,插入并封堵三通工件的两端主管口,水从顶针的注水腔进入三通工件内,完成挤压介质的填充。3)三通挤压成形。继续向三通工件内注入高压水,水的压力为可控制在40 lOOMPa,更适宜的水压为60 80MPa,挤压缸继续推进直至到定位处,在高压水的作用下, 三通工件被挤压,三通工件管壁在三通支管腔140上涨形,支撑杆141下移至两侧压力平衡,三通的支管挤压完成。4)出料。液压系统卸压使顶针后退,上模上行,三通内水的压力得以释放使支撑杆垂直往上位移,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成形模具,由上模(11)、下模(12)合模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模(11)、下模(12)上对称设置用以容纳三通工件的半圆槽形的容腔,所述容腔在上下模的侧部有开口,所述容腔连通三通支管腔(140),所述三通支管腔内设有可往复位移的支撑杆(141),所述支撑杆(141)与支撑缸(14)连接并由支撑缸(14)传递压力,三通支管是通过三通工件内的介质填充,并由液压缸(13)液压作用在所述三通支管腔(140)内成形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镇南
申请(专利权)人:李镇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