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中华专利>正文

基本自然村垃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5013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本自然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晾晒场,所述晾晒场三面设有围墙,顶部设有透明聚热棚,所述聚热棚由设在围墙上的支撑腿支撑,晾晒场的右侧设有沤肥窑和碎玻璃堆放池,左侧设有工作间、废旧电池密封窑、灰土存放池,底侧设有垃圾暂存库,进口处设有一个焚烧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等特点。能有效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和利用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能实现清洁卫生、无害处理、资源利用、简便易行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农村垃圾大致有有机垃圾、非有机垃圾、建筑垃圾以及有害物垃圾等四种, 目前农村垃圾没有好的处理装置,大都采用空地堆放或就地掩埋,这两种方式均会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基本自然村垃圾处理系统,该垃圾处理系统能针对垃圾的不同种类进行分别处理,特别是有机垃圾经过该系统处理后,能够变废为宝。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基本自然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晾晒场,所述晾晒场三面设有围墙,顶部设有透明聚热棚,所述聚热棚由设在围墙上的支撑腿支撑,晾晒场的右侧设有怄肥窑和碎玻璃堆放池,左侧设有工作间、废旧电池密封窑、灰土存放池,底侧设有垃圾暂存库,进口处设有一个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由烟囱和炉体组成,其中,烟囱设置于炉体上部,其烟道与炉体内部联通;炉体为内空腔体,其上部为弧形旋转体,下部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上部开设进料口,进料口处设置炉门,下部设有进风口和进气口,进风口和进料口之间设有炉栅。所述炉体的炉壁由七层组成,由外向内依次是水泥砂浆层、钢丝网层、普通砖层、黄泥石灰砂浆层、网状钢丝层、耐火砖层和黄泥石灰层。这种结构的炉壁不容易破裂,使用寿命长。所述怄肥窑为一个设在地下的长条形凹槽,凹槽的上面间隔设有带投料口的固定盖板,在每两个固定盖板之间设有活动盖板。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等特点。能有效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和利用化,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能实现清洁卫生、无害处理、资源利用、简便易行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焚烧炉剖面图图3怄肥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照图1、图2、图3可知,本技术包括晾晒场1,所述晾晒场三面设有围墙2, 顶部设有透明聚热棚(图中未标出),所述聚热棚由设在围墙上的支撑腿(图中未标出)支撑,晾晒场的右侧设有怄肥窑3和碎玻璃堆放池4,左侧设有工作间5废旧电池密封窑6、灰土存放池7,底侧设有垃圾暂存库8,进口处设有一个焚烧炉9。所述焚烧炉9由烟囱15和炉体16组成,其中烟囱15设置于炉体16上部,其烟道与炉体内部联通;炉体为内空腔体, 其上部为弧形旋转体,下部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上部开设进料口 17,进料口处设置炉门(图中未标出)用于关闭进料口,下部设有进风口 18,进风口 18和进料口 17之间设有炉栅20。 所述炉体的炉壁由七层组成,由外向内依次是水泥砂浆层21、钢丝网层22、普通砖层23、黄泥石灰砂浆层19、网状钢丝层43、耐火砖层M和黄泥石灰层25。所述怄肥窑3为一个设在地下的长条形凹槽37,凹槽37的上面间隔设有带投料口 38的固定盖板39,在每两个固定盖板39之间设有活动盖板40。权利要求1.一种基本自然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晾晒场(1),其特征是所述晾晒场三面设有围墙O),顶部设有透明聚热棚,所述聚热棚由设在围墙上的支撑腿支撑,晾晒场的右侧设有怄肥窑⑶和碎玻璃堆放池G),左侧设有工作间(5)废旧电池密封窑(6)、灰土存放池 (7),底侧设有垃圾暂存库(8),进口处设有一个焚烧炉(9),所述焚烧炉(9)由烟囱(15)和炉体(16)组成,其中烟囱(15)设置于炉体(16)上部,其烟道与炉体内部联通,炉体为内空腔体,其上部为弧形旋转体,下部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上部开设进料口(17),进料口处设置炉门用于关闭进料口,下部设有进风口(18),进风口(18)和进料口(17)之间设有炉栅 (20),所述怄肥窑(3)为一个设在地下的长条形凹槽(37),凹槽(37)的上面间隔设有带投料口(38)的固定盖板(39),在每两个固定盖板(39)之间设有活动盖板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炉体的炉壁由七层组成,由外向内依次是水泥砂浆层(21)、钢丝网层(22)、普通砖层(23)、黄泥石灰砂浆层(19)、网状钢丝层 (43)、耐火砖层(24)和黄泥石灰层(25) 0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基本自然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晾晒场,所述晾晒场三面设有围墙,顶部设有透明聚热棚,所述聚热棚由设在围墙上的支撑腿支撑,晾晒场的右侧设有沤肥窑和碎玻璃堆放池,左侧设有工作间、废旧电池密封窑、灰土存放池,底侧设有垃圾暂存库,进口处设有一个焚烧炉。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等特点。能有效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和利用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能实现清洁卫生、无害处理、资源利用、简便易行的效果。文档编号B09B5/00GK201978935SQ201020667348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彭中华 申请人:彭中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本自然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晾晒场(1),其特征是所述晾晒场三面设有围墙(2),顶部设有透明聚热棚,所述聚热棚由设在围墙上的支撑腿支撑,晾晒场的右侧设有沤肥窑(3)和碎玻璃堆放池(4),左侧设有工作间(5)废旧电池密封窑(6)、灰土存放池(7),底侧设有垃圾暂存库(8),进口处设有一个焚烧炉(9),所述焚烧炉(9)由烟囱(15)和炉体(16)组成,其中烟囱(15)设置于炉体(16)上部,其烟道与炉体内部联通,炉体为内空腔体,其上部为弧形旋转体,下部为圆柱体,圆柱体的上部开设进料口(17),进料口处设置炉门用于关闭进料口,下部设有进风口(18),进风口(18)和进料口(17)之间设有炉栅(20),所述沤肥窑(3)为一个设在地下的长条形凹槽(37),凹槽(37)的上面间隔设有带投料口(38)的固定盖板(39),在每两个固定盖板(39)之间设有活动盖板(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彭中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