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PPAR激动剂化合物的应用方法以及包含该类化合物的药物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401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重PPAR激动剂化合物的应用和包含该类化合物的传递装置。所述化合物被用作治疗和/或预防VSMC增生(例如狭窄和再狭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重PPAR激动剂化合物的应用方法以及包含该类化合物的药物传递装置许多人患有由灌注心脏和其它主要器官的血管的逐渐阻塞造成的循环 系统疾病。该类患者体内严重的血管阻塞常常导致局部缺血损伤、中风、 心J3/L使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限制或妨碍冠状血管或外周血管血流的动脉 粥样硬化损害是造成包括冠心病和中风在内的局部缺血性疾病发病和死亡 的主要原因。为了阻止该疾病的进程并预防其中心肌或其它器官受损的更 晚期的疾病状态,可以使用医学血管形成操作,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 成形术(PCTA)、进行支架放置(stent placement)的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PTA)、经皮腔内斑块旋切术、旁路移植术或其它类型的血管移植操作。在血管形成术操作后,进行了这种处理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10-80%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再狭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中的再狭窄),其取决 于所用的操作和动脉部位.除打开动脉粥样硬化所阻塞的动脉外,血管形 成术也损伤了血管壁中的腔内皮细胞内层和平滑肌细胞,因此引起了血栓 形成和炎性响应.细胞衍生生长因子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浸润性巨噬 细胞、白细胞或平滑肌细胞本身可引起平滑肌细胞中的增生和迁移响应。 在局部增生和迁移的同时,炎性细胞也^/v血管损伤部位并且可迁移到血 管壁的更深层中。增生/迁移通常开始于损伤后一至两天内,其取决于所用 的血管形成术IMt ,持续数天和数周.血管狭窄和血管再通(reCanaUzation) 诱导的再狭窄在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中是一个特别严重的 问题。在腔扩张后,动脉粥样硬化损害和血管中层(media)中的细胞迁移、增 生和/或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蛋白。增生、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合成一直持续 至^t损害的内皮层被修复,这时,内膜中的增生变慢。新形成的组织被称 为新内膜、内膜的增厚或再狭窄损害并且通常使得血管腔变窄。此外,血 管腔变窄也可能是由于导致内膜进一步增厚或增生的结构性重构例如血管重构而发生的。此外,还有不限制或阻塞血管血流但是形成所谓的不稳定的斑块(vulnerable plaque)的动脉粥样硬化损害。该类动脉粥样硬化损害或不稳 定的斑块易于破裂或溃疡,从而导致了血栓形成并且可以产生不稳定型心 绞痛、心M^使死或猝死。可以用温度记录法来探测发炎的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受体(PPAR)激动剂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和疾病 状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和糖尿病)。PPARs是转录因子(包括甾 族化合物、甲状腺和维生素D受体)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其在控制调节脂 质代谢的蛋白的表达中起一定作用.此外,PPARs柳旨肪酸和脂肪酸代谢 物活化。有三种PPAR亚型——PPARa、 PPARP(也被称为PPARS)和 PPARy.各受体表现出不同的组织表达方式并且在被不同结构化合物活化 方面有差异.例如,PPARy在脂肪组织中表达数量最高,并且在骨格肌、 心脏、肝脏、小肠、肾、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 平较低.PPAR受体参与调节胰乌素敏感性和jfiL^水平、巨噬细胞分化、 炎性响应和细胞分化.因此,已经表明PPARs与肥胖、糖尿病、致癌作用、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过度增生、高血脂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有关.就血管平滑细胞增生性疾病或病症而言,在PPAR激动剂方面有一些 相矛盾的假设. 一些参考资料表明选择性PPARy激动剂可以保护脉管系 统不受糖尿病增强的损伤的影响,这是因为其是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迁移途径的有效抑制剂.见Goetze等人,/CVm/,Vmisc/V^iwflC0/,第33巻, 第5期,第798-806页(1999)。但是,已经表明PPAR&在与VSMC增生有 关的疾病如原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病理学中起重要的作用,这是 因为通过增加细胞周期蛋白A和CDK2以及降低p57(kip2)而使得PPAR5 在VSMC增加的融合后细胞增生中过表达。见Zhang等人,/及W C&附, 第277巻,第13期,第11505-11512页(2002)'此外,在将PPARy配体与 PPARa配体进行比较的另 一项研究中,发现PPARy配体罗格列酮减少了 脂肪和lean Zucker大鼠囊损伤后内膜的超常增生,但是PPARa配体非诺 贝特却无此作用。因此,仍然认为PPAR激动剂具有不统一的效力或者在一些PPAR激动剂的情况中,其对VSMC增生性疾病或病症根本没有作 用或者竟然是这些疾病或病症的病因。由于上述原因,需要可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用于治疗和/或预防 VSMC疾病或病症的双重PPARct/y激动剂。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揭 供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VSMC增生性疾病或病症的 方法,该方法包括给需要的哺乳动物使用治疗有效量的双重PPARo/y激动 剂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治疗有效量的双重PPARo/y激动 剂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局部给药以治疗和/或预防VSMC增生性疾病或 病症的药物传递系统。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VSMC增生性疾病或病症 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一种药物传递装置给需要的哺乳动物使用治疗有 效量的双重PPARo/y激动剂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传递装置是移植片固定模。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供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VSMC增生性疾病或病症 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与其它治疗剂联合使用治疗有效量的双重PPARo/y 激动剂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VSMC增生性疾病或病症是输尿管狭^.a曰' …, 一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和/或预防VSMC增生性疾病或病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需要的哺乳动物使用治疗有效量的双重PPAR<x/y激动剂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已经令人吃惊地发现,双重PPARo/y激动剂化合物显著降低或甚至阻止了 VSMC增生并且因此可用于治疗其中VSMC增生是所述疾病或病症的基础原因的疾病或病症。例如,可以用双重PPARa/y化合物来治疗哺乳动物,特别是人,并且优选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狭窄和再狭窄。在本专利技术这方面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范围中双相作用的PPARQ a激动剂非限制性地包括式(I)的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其光学异构体或其光学异构体的混合物:<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其中Ri是氢、任选地被取代的烷基、芳基、杂芳基、芳烷基或环 烷基;R2是氢、羟基、任选地被取代的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 基、芳H基、芳烷氧基、坑硫基、芳硫基或芳烷硫基; Rs是氢或芳基,或者R2和R3结合为亚烷基,该亚烷基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一种5元至7元环;n是0或选自l-2的整数; Y是氢,或者Y和R2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键,前Mn是l; Rt是氢,或者R4和Y与它们所连接的^^子一起形成键,前HAn是l,且R2和R3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键,或者L是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和/或预防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性疾病或病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需要的哺乳动物使用治疗有效量的双重PPARα/γ激动剂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5-1-18 60/644,6461.一种治疗和/或预防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性疾病或病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需要的哺乳动物使用治疗有效量的双重PPARα/γ激动剂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的盐。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化合物与治疗有效 量的其它治疗剂联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治疗剂是抗器官排斥药、细 胞周期抑制剂、PDGF/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二膦酸盐或酯、抗炎的甾族化 合物、搭甾酮受M抗剂、醛甾酮合酶抑制剂、M金属蛋白酶(MMP)抑 制剂、糜蛋白酶抑制剂;刺激(NO)释放的化合物或NO儉水、抗氧剂、非 甾体抗炎药、麻醉性镇痛药、非麻醉性镇痛药、肝素或类肝素药、直接凝 血酶抑制剂、凝血因子Xa抑制剂、因子VIIa抑制剂、糖蛋白2B/3A抑 制剂(GP2B/3A)、溶纤维蛋白药、PAI-1抑制剂、 m-CoA;胆固醇酰基 转移酶(ACAT)抑制剂;脂蛋白-关联磷脂酶A2(Lp-FLA2)抑制剂;3-羟基 -3-甲基-戊二B^辅酶A(HM(M:oA)还原酶抑制剂、胆固醇酯转移酶抑制 剂(CETPi)、纤维粘连蛋白抑制剂、玻璃蛋白粘连蛋白抑制剂、血小板噪 呤受体拮抗剂或MCP1抑制剂,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双重o/yPPAR激动刑选自 ^>1-{4-[4-(4-苯氧基-2-丙基-苯氧基)-丁氣基-糾酖基}-氮杂环丁烷-2-甲酸;-1-{4-3-(4-苯緣-2-丙基-苯氧基)丙緣-糾跣基}-氮杂环丁烷 画2誦甲酸;(1 >1-4-(5-甲基-2-苯基-喷、唑4-基曱氧基)-苯磺酰基1-氮杂环丁烷-2-甲酸;^>-1-{4-2-(4-氟-苯基)-5-甲基-噁唑-4-基甲緣1-糾酰基}-氮杂环丁 烷-2-甲酸;W-l-{4-5-甲基-2-(4-三氟甲基-苯基)-喁唑-4-基曱氧基-辆耽基}-氮 杂环丁烷-2-甲酸; (^>-1-{4-[2-(3,5-二-三氟甲基-苯基)-5-甲基-噁唑-4-基甲氧基l-苯磺酰 基}-氮杂环丁烷-2-甲酸;^ >1-{4-2-(5-甲基-2-苯基^恶喳-4-基)-乙氧基I-M酖基卜氮杂环丁烷 -2画曱酸;(7 >1-{4-[4-(4-苯猛-2-丙基-苯氧基)-丁氧基-糾酰基}-吡咯烷-2-甲酸;^-l-H-[3-(4-苯氧基-2-丙基-苯氧基)-丙氧基l-^t酰基卜吡咯烷-2-甲酸;^-1-(4-{3-2-丙基-4-(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氣基]-丙氧基}-苯磺跣 基)-吡咯烷-2-甲酸;^-1-{4-2-(4-苯緣-2-丙基-苯|1^)-乙狄-糾酖基}-吡咯烷-2-甲酸; >1-(4-{2-2-丙基-4-(4-三氟甲基-苯氧基)-苯氧基-乙氧基卜苯磺酰 基)-吡咯烷-2-甲酸;(及>1-{3-甲氧基-4-[3-(4-苯氧基-2-丙基-苯氧基)-丙氧基1-糾酰基}-吡 咯烷-2-甲酸;^ >-1-{3-氯-4-3-(4-苯氧基-2-丙基-苯|1^)-丙氧基-树跣基}-吡咯烷 -2-甲酸;<及>1-{4-3-(4-苯*^-2-丙基-苯ILiO-丙氧基-3-丙基-M跣基卜吡咯 烷-2-甲酸;( >1-{4-3-(4-苯氧基-2-丙基-苯氧基)-丙硫烷基-糾絲}-吡咯烷-2-甲酸;^>-1-{4-2-(4-苯氧基-2-丙基-苯氧基> 乙硫烷基卜^^酰基}-吡咯烷-2-甲酸;<^-1-{4-3-(4-苯氧基-2-丙基-苯氧基)-丙基-苯磺酰基}-吡咯烷-2-甲酸;[4-(5-甲基-2-苯基-喁唑-4-基曱猛)-树醋-吡咯烷-2-曱酸; (K)-l-{4-[2-(4-氟-苯基)-5-甲基-喷、喳-4-基甲絲-辆絲}-吡咯烷-2-甲酸;(^>-1-{4-5-甲基-2-(4-三氟甲基-苯基)-喁唑-4-基甲?L&-糾酰基卜吡 咯烷-2-甲酸;^>1-{4-[2-(3,5-二-三氟甲基-苯基)-5-甲基-喁唑-4-基甲氧基-苯磺酰 基}-吡咯烷-2-甲酸;)-1-14-(2-联苯-4-基-5-甲基-喁唑-4-基甲氧基)-苯磺酰基-吡咯烷-2-甲酸;< >1-3-甲氧基4-(5-甲基-2-苯基-噁唑-4-基甲氧基)-苯磺酰基-吡咯 烷-2-甲酸;〈及>1-3-氯-4-(5-甲基-2-苯基-噁唑-4-基甲氧基)-糾酰基-吡咯烷-2-甲酸;。0-1-4-(5-甲基-2-苯基-噁唑-4-基甲氧基)-3-丙基-苯磺酰基卜吡咯烷 -2-甲酸;(K>l-[4-(5-甲基-2-苯基-噁唑-4-基甲硫烷基)-苯橫酰基1-吡咯烷-2-甲酸;伊>1-{4-2-(4-氟-苯基)-5-甲基-噁唑-4-基甲疏烷基1-糾酖基}-吡咯烷 -2-甲酸;伊>1-{4-5-甲基-2-(4-三氟甲基-苯基)-喁唑-4-基甲硫烷基1-转酰基}-吡咯烷-2-甲酸;伊>1-{4-2-(3,5-二-三氟甲基-苯基)-5-甲基-喁唑-4-基甲硫烷基-苯磺 酰基}-吡咯烷-2-甲酸;伊>-1-{4-[2-(5-甲基-2-笨基-喁峻-4-基)-乙猛-糾酰基}-吡咯烷-2-甲酸;( >1-{3-曱Hfc-4-2-(5-甲基-2-苯基-喁哇-4-基)-乙#1^]-糾跣基}-吡 咯烷-2-甲酸;(^>1-{3-氯-4-[2-(5-甲基-2-苯基-噍唑-4-基)陽乙緣-辆酰基}-吡咯烷 画2-甲酸;(K>l-(4-{2-5-甲基-2-(4-三氟甲基-苯基)-嗜、唑-4-基1-乙氧基}-苯磺酰 基)-吡咯烷-2-甲酸;广及>1-{4-[2-(5-甲基-2-苯基-喁唑-4-基)-乙硫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S科恩
申请(专利权)人:诺瓦提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