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夹,由上臂与下臂形成V形或U形结构,且下臂的头部上有在纵向压力下能产生横向位移的导向面,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上有相互配合的能限制纵向松弛运动的自锁结构。当施夹钳闭合时,血管夹的上臂与下臂开始闭合,在纵向压力下上臂头部沿下臂头部上的导向面滑动,产生横向位移。在上臂与下臂横向位移后形成的恢复力以及施夹钳的钳臂因横向位移后形成的恢复力的共同作用下,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上相互配合的能限制纵向松弛运动的自锁结构滑入、锁紧,从而实现上臂与下臂闭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之血管夹不仅夹闭力量强,而且避免了闭合过程中对组织的剪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体内长期植入的医疗器械,特别是外科手术中闭合血管并在体内植入的血管夹。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外科手术血管及其他脉管的结扎与闭合使用最多的仍是金属钛夹,通常为u型钛夹。在临床使用时,使用专用的手术钳,将钛夹镶在手术钳的夹头内,然后进行释 放,即将手术钳的夹头夹紧,然后退出手术钳,u型钛夹将要闭合的组织紧紧夹在一起。这 种钛夹因使用简单,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有些情况下,u型钛夹 变形后,在被夹组织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出现滑脱现象,不仅对夹闭的组织起不到闭合 作用,而且容易滑落到体内成为异物,在一些重要的血管、神经部位容易引起组织粘连和梗阻。此外,现有技术中也开发了非吸收高分子人工合成材料夹,如美国(Weck Co.)的威克 结扎锁(Hem-0-Lok),这种非吸收高分子人工合成材料夹也容易在体内形成异物并被组织包 裹。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最理想的是生物可降解材料制造的可吸收组织夹,美国的强生公 司(Johnson & Johnson Ltd)开发生产了的可吸收血管闭合夹ABS0L0K (又称PDS Clip), 采用可吸收缝线材料Polydioxanone制成,降解时间约7个月。美国的泰科公司(Tyco Ltd) 开发生产的可吸收血管闭合夹(Lapro-Clip)也是采用其可吸收缝线Dixon/Maxion的材料制 成,降解时间约6个月。强生公司可吸收血管闭合夹(PDS Clip)由于遇水(包括血液、体 腔内液等)容易迅速软化,夹闭力量不强。美国泰科公司生产的可吸收血管闭合夹 (Lapro-Clip)在夹子完全闭合时会将组织向外挤压,有时导致闭合不牢,甚至滑脱。特别 是在闭合较硬的脉管时,滑脱发生率更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缺点,需开发新的血管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述血管夹是由上臂和下臂组成的V形或U形结构;下臂的头部上有在纵向压 力下能产生横向位移的导向面;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上有相互配合的能限制纵向松弛运动 的自锁结构。进一步,所述自锁结构是阴阳配合的自锁结构或者凹凸卡配合的自锁结构。此外,所述血管夹上臂和下臂的夹持血管的工作面上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可以是凸纹或 凹纹,或凸凹纹。所述血管夹上臂和下臂上有定位台阶或定位凹槽,方便与施夹钳配合使用。 所述血管夹用可在人体中长期植入的可吸收材料或不可吸收材料制造。 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上臂与下臂形成V形或U形结构,且下臂的头部上有在纵向压力下能 产生横向位移的导向面,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上有相互配合的能限制纵向松弛运动的自锁 结构。当施夹钳闭合时,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上臂与下臂开始闭合,在纵向压力下上臂头部沿 下臂的头部上的导向面滑动,产生横向位移;并在上臂与下臂横向位移后形成的恢复力以及 施夹钳的钳臂因横向位移后形成的恢复力的共同作用下,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上相互配合 的能限制纵向松弛运动的自锁结构滑入、锁紧,从而实现上臂与下臂闭合。此外,由于上臂 与下臂闭合时是面接触,而且是发生横向位移,有效避免了闭合过程中对组织的剪切作用。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不仅夹闭力量强。如果采用可以在人体中长期植入的生物降解材料制 造时,本血管夹在导致血管永久性栓塞后,能被人体完全吸收,无异物,有效避免了不可吸 收血管夹可能引起的组织粘连或梗阻。另外,当手术中需要拆除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时,仅需用施夹钳给血管夹的头部施加横向拉 力,即可轻松解除本专利技术之自锁结构,真正实现了闭合牢固,解除轻松的临床要求。附图说明图l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之血管夹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之血管夹闭合血管时的工作原理图。图4是设有横向防滑纹的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设有纵向防滑纹的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设有凸凹防滑纹的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设有斜向防滑纹的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Z字形自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斜Z字形自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设 有定位凹槽。图10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J字形自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ll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牙形自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球形自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设有定位 台阶。图13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的旗形自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开始闭合血管时的原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闭合血管过程中的原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闭合血管完成的原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头部开始施加横向拉力解脱时的原理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头部施加横向拉力解脱时的原理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之V形血管夹安装在施夹钳上的结构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之U形血管夹安装在施夹钳上的结构图。上述图中l为上臂,2为下臂,3为导向面,4为自锁结构,5为防滑纹,6为定位台 阶或者定位凹槽,7为血管,8为施夹钳的上臂,9为施夹钳的下臂,P为纵向压力,F为横向 恢复力,N为横向拉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本专利技术之可吸收血管夹选择可在人体中长期植入的医用生物降解材料,如聚乳酸、乳酸-聚醚共聚物,依据本发 明之技术方案,设计图纸,加工模具。将制造好的模具安装在精密微量注塑机上,并釆用这 类医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的通用制造工艺,注塑成型,即得到本专利技术之可吸收血管夹。参考 图1至图2。临床使用时,将清洗、包装、灭菌后的产品安装在与本专利技术之可吸收血管夹相配套的施夹钳上,对准要闭合的血管(7),通过施夹钳给本专利技术之可吸收血管夹的上臂(1)与下臂(2) 施加纵向压力P,使上臂(1)与下臂(2)逐步闭合。在纵向压力P的作用下,上臂头部沿 下臂头部上的导向面(3)滑动,产生横向位移;并在上臂与下臂横向位移后形成的恢复力以 及施夹钳的钳臂因横向位移后形成的恢复力共同构成的横向恢复力F的作用下,上臂头部以 及下臂头部上相互配合的能限制纵向松弛运动的自锁结构(4)滑入、锁紧,从而实现上臂(l) 与下臂(2)闭合,达到闭合血管(7)的目的。此外,由于上臂(1)与下臂(2)闭合时是 面接触,而且是横向位移,有效避免了闭合过程中对组织的剪切作用。参考图1至图3,图 14至图16,图19至图20。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上相互配合的能限制纵向松弛运动的自锁结构(4)的具体结构有 许多种具体的设计方案,如采用Z字形自锁结构,参考图8;斜Z字形自锁结构,参考图9; J字形自锁结构,参考图10;牙形自锁结构,参考图ll;球形自锁结构,参考图12;旗形自锁结构,参考图13。这些不同的具体的自锁结构采用了阴阳配合的自锁结构或者凹凸卡配合 的自锁结构,也可以采用能完成滑入、锁紧的其他自锁结构。参考图8至图13。此外,通过调节上臂(1)与下臂(2)闭合后的间隙,可以调整闭合血管的大小和粗细。 上臂(1)与下臂(2)闭合后的间隙可以设定在0 5顯之间,如上臂(1)与下臂(2)闭合 后的间隙为O, 0. lmm, 0. 2ram, 0. 3mm, 0. 4mm, 0. 5mm, 0. 6ram, 0. 8mm等等。为了方便将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安装在施夹钳上,可以在上臂(1)或下臂(2)上设置定位 台阶或者定位凹槽(6),方便将本专利技术之血管夹卡在施夹钳的钳臂上。定位台阶或者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夹是:A.由上臂(1)和下臂(2)组成的V或U形结构; B.下臂的头部上有在纵向压力下能产生横向位移的导向面(3);C.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上有相互配合的能限制纵向松弛运动的自锁结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 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夹是A.由上臂(1)和下臂(2)组成的V或U形结构;B.下臂的头部上有在纵向压力下能产生横向位移的导向面(3);C.上臂头部以及下臂头部上有相互配合的能限制纵向松弛运动的自锁结构(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血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结构(4)是阴阳配合的自锁结构或者凹凸卡配合的自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李艳芳,周泰立,谭敏,郭子奕,
申请(专利权)人:刘佳,李艳芳,周泰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