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油车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9624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滤油车车体,包含一车架及一移动轮组,该车架包含一底座、一中央支架及一环管体,该中央支架设于该底座上方,该环管体环设于该中央支架上,该移动轮组装设于该车架的底座下方,该滤油车车体还包含一装设组件,该装设组件可拆组地设置于该车架的中央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系以该装设组件提供拆组式的功能,配合提供装设滤油系统的功能,达到方便操作者更换及拆解滤油系统的滤芯或控制机组的优点,因此操作者可轻松地拆组滤芯,针对需要的过滤精度或是除水滤芯而更换,且于控制机组须更换维修时方便拆卸控制机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关于一种用于装载滤油系统的滤油车车体,尤指一种可移动且可 方便拆解滤油系统的滤芯及控制机组的滤油车车体。
技术介绍
随着液压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液压系统的稳定性要求也相对地提高,而目前液 压系统中的故障有70%左右是由于油液的污染造成的,为了控制液压系统的污染程度,除 了在液压系统中安装滤油器外,对于注入系统内的新油需用滤油车进行预先过滤的动作; 同时也以滤油车对液压系统进行循环过滤,净化系统油液。然而习用滤油车为车体与滤油系统结合的方式,在滤油系统与车体绑定的情况 下,针对现今液压系统的种类必须更换滤油车以便对应,因此在工作上增添不少麻烦,尤以 液压系统作业时,多半需要随情况更换滤油系统的滤芯,像是依照油液黏度、过滤精度或是 除水功能等需求而更换滤芯,而习用滤油车则是以直接更换滤油车方式满足需求,因此在 具备多种液压系统的厂房中,须准备各类型滤油车,实为不便;且于清洁和停机状况时,在 拆组上相当不方便,同时对于多种滤油需求的使用者,习用滤油车对于液压系统的对应相 当低,因而需要耗费资金于购置对应的滤油车上。另外一方面,习用滤油车为达到移动的效果,大多提供使用者以手握持推移整辆 车体,然而却常因为设计不良,而导致推移时不平稳,进而容易导致车体颠簸前进影响车体 上装设的滤油系统,严重者则是在移动习用滤油车的过程中造成翻覆,不仅影响滤油系统 损坏率,也影响作业安全,另外,由于滤油系统中包含有油泵,在运作下容易造成机具震动, 进而不断地对车体造成应力,故影响车体耐用性,久之则会造成车体损毁,是故习用滤油车 仍需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油车车体,其可方便移动,且可方便拆解滤油 系统的滤芯及控制机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滤油车车体,包含一车架及一移动轮组,该车架包含一底座、一中央支架及一 环管体,该中央支架设于该底座上方,该环管体环设于该中央支架上,该移动轮组装设于该 车架的底座下方,该滤油车车体还包含一装设组件,该装设组件可拆组地设置于该车架的 中央支架上。上述装设组件包含一中板、一第一组装部及数个第二组装部,该第一组装部设于 中板上,这些第二组装部可拆组地组合于该中板上,该装设组件通过该中板可拆组地设置 于该车架的中央支架上。上述环管体具有一位于上段的握持部、两连接部及两弯折部,该底座具有一前段 及一后段,该环管体的握持部两端各连接一连接部,该环管体的两连接部各设于该中央支架两侧,该环管体的弯折部各以一端连接一连接部,另一端分别连接该底座前段两侧。上述装设组件的中板于这些第二组装部的装设处下方各形成一贯孔。上述装设组件的第二组装部上各形成一穿孔。上述移动轮组包含有两个侧边脚轮及一可固定式脚轮,该两脚轮设于该车架的底 座一端两侧下方,该可固定式脚轮设于另一端中央。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主要借助该装设组件,用以提供滤油系统可拆组地 组装于该装设组件上,再借助该装设组件可拆组地设置于该车架的中央支架上,使得滤油 系统得以方便拆组,因此本技术于使用时,可供使用者对应不同的油液或是液压系统, 轻易地变换滤油系统的滤芯,且除了更换滤芯之外,在滤油系统中的其它装置,如控制机组 等,也可提供拆组式的功能,因此本技术可方便使用者随液压系统状况而随时变更对 应的滤芯,因此可增加对于液压系统的兼容性,并加强了更换滤芯的便利性,且通过本实用 新型的可拆组式功能,可搭配单一滤油系统配合各式滤芯,大大减少了使用者的成本,亦节 省了放置各种滤油车的空间;另外,本技术提供的可拆组式功能,也可提供滤油系统的 控制机组于停机维修时的便利性。总之,本技术主要系以该装设组件提供拆组式的功能,配合提供装设滤油系 统的功能,达到方便操作者更换及拆解滤油系统的滤芯或控制机组的优点,因此操作者可 轻松地拆组滤芯,针对需要的过滤精度或是除水滤芯而更换,且于控制机组须更换维修时 方便拆卸控制机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滤油车车体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滤油车车体较佳实施例于装设组件分解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滤油车车体较佳实施例的中板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滤油车车体较佳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滤油车车体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滤油车车体较佳实施例于单滤心滤油系统的实施状态立体示意 图;图7是图1所示滤油车车体较佳实施例于双滤心滤油系统的实施状态立体示意 图;图8是图1所示滤油车车体较佳实施例于三滤心滤油系统的实施状态立体示意 图。图中标号说明10车架11环管体112连接部113弯折部121前段122后段20装设组件21中板212贯孔213折板部22第二组装部 221穿孔111握持部 12底座 13中央支架 211第一组装部 214装设孔 30移动轮组31侧边脚轮 32可固定式脚轮 40滤油系统41控制机组 42滤芯43油泵44双滤芯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以及图7,本技术主要系关于一种滤油车车体,其包含一车架10,其包含一底座12、一中央支架13以及一环管体11,该底座12具有一前 段121及一后段122,该底座12的上表面呈平面状,用以供置放工具,该中央支架13为倒U 字型管状,该中央支架13以下端接设于该底座12前段121与后段122之间,该环管体11 具有一握持部111、两连接部112以及两弯折部113,该握持部111呈倒U字型管状,该握持 部111顶部歪斜向上,朝向该底座12后段122的斜上方,该握持部111两端各连接一连接 部112,该环管体11以该两连接部112环设于该中央支架13中段两侧上,该两连接部112 末端各连接一弯折部113,各弯折部113呈弯折状且末端连接该底座12的前段121,使得该 环管体11、该中央支架13及该底座12间呈现三个封闭结构。一装设组件20,其包含一中板21、一第一组装部211及数个第二组装部22,该第一 组装部211设于该中板21 —表面中央,该中板21为板体状,且四侧边向外延伸并向该第一 组装部211的相对方向弯折而形成折板部213,这些折板部213配合螺丝可拆组地锁固该中 板21于该车架10的中央支架13上,通过这些折板部213可使该中板21更具耐重力,该中 板21上形成数个贯孔212,这些贯孔212数量对应这些第二组装部22,这些第二组装部22 的数量对应滤油系统40的滤芯42数量,该第一组装部211用以供滤油系统40的控制机组 41可拆组地装设上,该控制机组41配合螺丝锁固于该第一组装部211上。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中板21还形成数个装设孔214,滤油系统40的油泵43通 过这些装设孔214组装于该中板21上,并设置于该中板21相对于该第一组装部211的表 面上,这些第二组装部22可拆组地螺设于该中板21上,并与该第一组装部211同方向地向 外延伸,且这些第二组装部22螺设于这些贯孔212上方,这些第二组装部22各形成一穿孔 221,这些第二组装部22用以供滤油系统40的滤芯42可拆组地螺设于下端,滤油系统40 的滤芯42上端穿过第二组装部22的穿孔221,用以供管线插设,且该滤芯42的一端以油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油车车体,包含一车架及一移动轮组,该车架包含一底座、一中央支架及一环管体,该中央支架设于该底座上方,该环管体环设于该中央支架上,该移动轮组装设于该车架的底座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装设组件,该装设组件可拆组地设置于该车架的中央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油车车体,包含一车架及一移动轮组,该车架包含一底座、一中央支架及一环 管体,该中央支架设于该底座上方,该环管体环设于该中央支架上,该移动轮组装设于该车 架的底座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装设组件,该装设组件可拆组地设置于该车架的中央 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油车车体,其特征在于该装设组件包含一中板、一第一组 装部及数个第二组装部,该第一组装部设于中板上,这些第二组装部可拆组地组合于该中 板上,该装设组件通过该中板可拆组地设置于该车架的中央支架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油车车体,其特征在于该环管体具有一位于上段的握 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生
申请(专利权)人:铨纮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