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微生物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2928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猪养殖微生物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包括圈舍(1),圈舍(1)的地板(2)上设置有一定大小的孔,圈舍(1)的地板(2)下方设置有坑道(3),该坑道(3)的地面上铺有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猪养殖微生物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其目的是利用微生物菌剂对粪污的再回收利用,粪污被微生物菌剂层(4)分解后用于其它项目循环利用,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且占地少、日常维护费用低、能够很好的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猪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猪养殖微生物环保菌剂粪污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生猪养殖场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沼气厌氧发酵、粪便废水干湿分离装置实现粪污回收还田。采用这种方式对粪污进行回收利用时劳动强度大,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如果处理不当还很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猪养殖中的粪污回收装置,回收效率高,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猪养殖微生物环保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包括圈舍,圈舍地板上设置有一定大小的孔,圈舍地板下方设置坑道,该坑道的地面上铺有微生物菌剂垫料层,圈舍两边墙体上开设有运输垫料的进出通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垫料层的厚度为80至100厘米。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坑道的地面离圈舍地板下表面的高度至少1.8米。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圈舍地板为带有漏缝的预制地板。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进出通道最下边距离坑道地面的高度为80至100厘米。本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垫料层与坑道地面和墙体之间设置有防渗漏层,用于防止微生物菌剂垫料层的渗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生猪养殖微生物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其目的是利用微生物菌剂对粪污的再回收利用,粪污被微生物菌剂层分解后用于其它项目循环利用,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且占地少、日常维护费用低、能够很好的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圈舍1、地板2、坑道3、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进出通道5、防渗漏层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一种生猪养殖微生物环保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包括圈舍1,圈舍1的地板2上为带有漏缝的预制地板,其上设置有若干个的孔径为20*2.3CM的孔,作用是便于粪-->污漏下,圈舍1的地板2下方设置有坑道3,坑道3地面到地板2下表面的高度为2.4米,即保证了坑道3的地面离圈舍1地板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1.8米,方便人工操作。该坑道3的地板2上铺有厚度为100厘米的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离坑道3地面1米高度的两边墙体上开有进出通道5,其目的是便于运输垫料,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与地面和墙体之间设置有防渗漏层6,如用塑料、布或者其它放渗漏物质,其目的是用于防止微生物菌剂垫料渗漏。与传统方式相比,本技术利用微生物菌剂对粪污进行回收循环再利用,即猪排泄的粪尿通过带有漏缝的预制漏缝地板落到坑道3中的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上,粪污被微生物菌剂发酵降解成纤维等,并沉积在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上,当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使用期满后将固体垫料清理出场用于蚯蚓养殖等。这种粪污回收装置具有占地少、日常维护费用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特点,符合循环经济和低碳养殖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发展原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猪养殖微生物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包括圈舍(1),其特征在于圈舍(1)的地板(2)上设置有孔,圈舍(1)的地板(2)下方设置有坑道(3),该坑道(3)的地面上铺有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圈舍(1)两边墙体上开设有运输垫料的进出通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猪养殖微生物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包括圈舍(1),其特征在于圈舍(1)的地板(2)上设置有孔,圈舍(1)的地板(2)下方设置有坑道(3),该坑道(3)的地面上铺有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圈舍(1)两边墙体上开设有运输垫料的进出通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猪养殖微生物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垫料层(4)的厚度为80至10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猪养殖微生物菌剂粪污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坑道(3)的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正东农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