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菌溶液及其制法与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5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菌溶液,它包括:按照该灭菌溶液的总重量计算,4-16重量%的次氯酸盐,1-6重量%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2-8重量%的硅酸钠和0.1-0.4重量%的六偏磷酸钠,以及平衡量的水。该灭菌溶液对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真菌等微生物杀灭具有明显的作用,特别适用对手术或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terilizing solution and its preparing method and us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terilizing solution, it includes: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otal weight of the sterilized solution, 4 to 16 weight% sodium hypochlorite, 1 to 6 wt% of sodium hydroxide or potassium hydroxide, sodium silicate 2 - 8 wt% and 0.1 to 0.4 wt% of six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and balance the amount of water. The sterilizing solution has obvious effect on killing microorganisms, such as bacteria, viruses, spores, fungi, etc.,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surgical or medical instru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菌剂,特别是一种100%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溶液及其制法与用途。
技术介绍
消毒剂(disinector)与灭菌剂(sterilizing agent)具有广泛的用途。特别是人类自使用化学消毒剂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碘,汞,硝酸银,乙醇,杂酚油,过氧化氢,季胺盐类化合物,特别是氯和次氯酸盐等被人们长期以来用作消毒剂。美国专利6,197,814披露一种消毒溶液在水中电解成银离子,并同柠檬酸结合进行杀菌。该溶液还可以含有适当的醇类和/或清洁剂。这种消毒溶液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德国专利号DE10040664披露一种用于清洁医疗外科器械的消毒剂组合物,它包括络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疏水性泡沫抑制剂,其中所述的络合剂是至少一种季胺化合物,烷基胺,烷基硫脲盐和亚烷基硫脲盐。氯和次氯酸盐早在1854年就被用于医院病房的消毒和除臭以及对污水进行处理。在1894年,Traube就建立起使用次氯酸盐的消毒特性对水进行处理,其中发现氯是最有用处的。在1915年,Dakin开始使用一种含有0.5%次氯酸钠与碱的溶液,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作开放性伤口的消毒。今天次氯酸盐溶液主要是家用消毒剂,也可以用于游泳池的消毒。Dakin也将一种稳定的氯的形态有机氯胺,即氯胺-T介绍给了公众(Seymour S.Block,page 14,Disinfection,Sterilization,and Preservation,Fifth Edition 2001,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虽然,氯是一种地球上分布十分广泛的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发现其游离状态。实际上氯主要是同金属钠、钾、钙,鎂以及锂等结合。但是,氯特别是次氯酸盐做为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时,会对金属产生强烈的腐蚀,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次氯酸盐是不稳定的,因此含有次氯酸盐的消毒剂保存期比较短。于是人们注重开发新的稳定的,不腐蚀的特别是能够用于手术器械的杀菌剂。中国专利93111056.4号公开一种可以用作临床手术器械消毒的消毒剂,该消毒剂由次氯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碱金属硅酸盐、碱金属缩合聚磷酸盐、脂肪叔醇、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和水分组成,其中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浓度为次氯酸盐为0.5~2.0,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0.1~1.0,碱金属硅酸盐为1~6,碱金属缩合聚磷酸盐为2~10,脂肪叔醇为0.1~2.0,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为1~5其余为水,其pH值大于13。其中所述的次氯酸盐是次氯酸钠,而碱金属缩合聚磷酸盐是三聚磷酸钠,脂肪叔醇是叔丁醇。三聚磷酸钠,又称磷酸五钠(sodium tripolyphoshate)分子式Na5P3O10,其为白色粉末。表现密度0.35~0.90g/cm3。熔点62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的pH值为9.7。具有良好的络合金属离子能力,它能与钙、镁、铁、钠等金属离子络合,生成可溶性络合物,能软化硬水(《中国化工产品大全》第二版上卷,第276页)。但是,中国专利93111056.4号的专利技术仅仅可以杀灭细菌和枯草杆菌的芽孢,但并不能杀灭病毒。而且也没有披露其实际杀灭微生物的具体试验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该灭菌溶液的总重量计算,4-16重量%的次氯酸盐,1-6重量%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2-8重量%的硅酸钠和0.1-0.4重量%的六偏磷酸钠,以及平衡量的水。根据本专利技术灭菌溶液,其中所述的所述的次氯酸盐包括次氯酸钠、次氯酸钾、次氯酸钙或者次氯酸锂,优选的是次氯酸钠。所述的次氯酸盐的优选的含量为3-13重量%,更优选为3-13重量%。本专利技术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优选为2-4重量%。硅酸钠优选的含量为1-5重量%。六偏磷酸钠优选的含量为0.2-0.3重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氢氧化钠可以是含量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水可以是任何无杂质的水,或者纯水,优选是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灭菌溶液中有效氯含量为5000-8000mg/升,优选为4000-7000mg/升,更优选为3000-5000mg/升。本专利技术的pH值为>10。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制备灭菌溶液的方法,包括按照该灭菌溶液的总重量计算,将平衡量的水加入反应釜,同时准确加温至50-60℃;将1-6%氢氧化钠;2-8%硅酸钠和0.1-0.3%六偏磷酸钠在10-20分钟内投入反应釜,边加边搅拌30-40分钟;再将4-16%次氯酸钠加入反应釜;保温搅拌,静置12-20小时使之溶解、络合。由此可见,换言之,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购置原料,按常规的方法标准测定原料成分及含量;按上述的比率首先将加入水,例如去离子水于反应釜,同时准确加温至50-60℃,优选为55℃;先将粉剂原辅料在10-20分钟投入反应釜,边加边搅拌30到40分钟。然后,再按比率准确加入次氯酸盐,优选为次氯酸钠;继续保温搅拌15-30分钟使之溶解络合。得到的溶液保温,静置、沉淀,继续12-20分钟使得溶液中成分充分络合;过滤溶液,抽样检测,合格后,定量分装于已贴好标签容器中装箱入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灭菌溶液对微生物的杀灭具有明显的作用。经过试验表明所述的灭菌溶液可以在(一)15~40分钟杀灭枯草芽孢黑色变种(ATCC9372);(二)1~10分钟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繁殖体;(三)1~2分钟灭活艾滋病毒;(四)1~10分钟灭活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五)5~10分钟杀灭结核杆菌;(六)杀菌效果不受或基本不受有机物影(七)对碳钢、不锈钢、铜、铝无腐蚀或基本无腐蚀;(八)性质稳定,有效期18个月以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国际上公认,最有效的液体消毒灭菌剂是戊二醛,本专利技术灭菌剂或者灭菌溶液与戊二醛的特点比较如下,详见表1,其中的戊二醛是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表1 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邻苯二甲醛做为消毒剂的报道,邻苯二甲醛较戊二醛好,它具有毒性低、对皮肤粘膜刺激性少。但其灭菌时间仍需4-6小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普通含氯制剂的药原丰富、取之不尽、价格低廉;杀菌谱广;但是缺点是对金属强腐蚀;液体不稳定,液体稳定期一般≤三个月。而且氯气味大;对皮肤粘膜刺激性强。特别是杀菌效果受pH值和有机物影响大,一般当pH值≥10时,因HOCL的含量由97%降到0.3%,杀菌效果急剧下降。但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灭菌溶液中添加了缓蚀、增效、稳定剂,在pH>10的条件下,一方面这些物质与氯离子形成了稳定的络合物,再加上氯离子在碱性条件下99.7%是以次氯酸根(OCl-)的形式存在。两者都是比较稳定的中间物质,与溶液中的微量(0.3%)HOCl,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所以本专利技术液态的灭菌剂的经测定其性质很稳定。同理,它的氯气味很小,且对皮肤和粘膜也无刺激。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增效、稳定剂中的成分,例如氢氧化钠等具有增效作用,或经反应后产生一种新的增效剂。它能使微量的(0.3%)HOCl的杀菌力大大提高,且杀菌效果不受或基本不受有机物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灭菌溶液中的氯离子与缓蚀、增效、稳定剂成络合状态,经测定Cl-的含量很少,是配位体结合,不断向溶解中释放“HOC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该灭菌溶液的总重量计算,4-16重量%的次氯酸盐,1-6重量%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2-8重量%的硅酸钠和0.1-0.4重量%的六偏磷酸钠,以及平衡量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该灭菌溶液的总重量计算,4-16重量%的次氯酸盐,1-6重量%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2-8重量%的硅酸钠和0.1-0.4重量%的六偏磷酸钠,以及平衡量的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的含量为2-4重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氯酸盐包括次氯酸钠、次氯酸钾、次氯酸钙,次氯酸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氯酸盐是次氯酸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氯酸盐的含量为3-13重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酸钠的含量为1-5重量%。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偏磷酸钠的含量为0.2-0.3重量%。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是含量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是去离子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溶液,其特征在于该灭菌溶液中有效氯含量为5000-10000mg/升。11.一种制备灭菌溶液的方法,包括按照该灭菌溶液的总重量计算,将平衡量的水加入反应釜,同时准确加温至50-60℃;将1-6%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2-8%硅酸钠和0.1-0.3%六偏磷酸钠在10-20分钟内投入反应釜,边加边搅拌30-40分钟;再将4-16%次氯酸盐加入反应釜;保温搅拌,静置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耀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万福金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