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184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容器;以及放电装置。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都连接至电容器的第一极板。电容器的第二极板连接至整流模块的负输出。电容器被配置为使得在浪涌事件之间的正常工作期间,所述电容器被一致地充电至实质上供电电压的峰值。放电装置连接至电容器的第一极板,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正常供电电压的最大值的峰值时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而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正常供电电压的最大值的峰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浪涌保护电路领域,具体但不限于用于包括整流模块的电路的浪涌保 护电路。
技术介绍
需要防止电路尤其是具有桥式整流器模块和功率因子校正(PFC)模块的电路 遭受电源中的浪涌事件/脉冲。这种浪涌事件可能是由于例如干线供电中的闪电冲击 (lightning strike)或增大而引起的。防止浪涌事件的已知方式包括使用至少两个元件干线连接器与桥式整流器之间 的变阻器;以及直接连接在在桥式整流器之后或与PFC模块的输出并联的体电容器。以下 关于图2提供了这种浪涌保护的其他细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改进的浪涌保护电路,该 浪涌保护电路优于现有技术,尤其优于输入电压与体电容器之间没有电流路径的现有电 路。改进可以在于比现有技术使用更少的组件以提供充分的浪涌保护,并且可能需要这些 组件的质量/规格更低。不应当将本说明书中先前公开的文献或任何背景的列举或讨论是看作是对以下 情况的认可该文献或背景是现有技术的一部分,或者是公知常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 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容器;以及放电装置;其中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子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子可 连接至整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子都连接至电容器的第一 极板,电容器的第二极板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输出之一;并且其中电容器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电容器在正常工作期间被一致地充电至实质上供电电 压的峰值;以及放电装置连接至电容器,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最大供电电压 的峰值时对电容器进行放电,在正常工作期间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供电电压的峰 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可以用作与整流模块关联提供的另一 桥式整流器的一部分,或者用作分离的离散组件。将意识到,提供第一和第二二极管并不表 示不可以提供其他二极管,例如,提供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作为另一桥式整流器。二极管的第一端子可以是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第二端子可以是负极,或反之 亦然。可以选择二极管的取向,以便提供用于从干线供电对电容器进行充电的闭合电路,从 而闭合电路包括与电容器的极板之一相连的整流模块的二极管,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连接至电容器的另一极板。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 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容器;以及放电装置;其中,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可连接至整 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都连接至电容器的第一极板,电容器 的第二极板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负输出;并且电容器被配置为使得在正常工作期间所述电容器被一致地充电至实质上供电电 压的峰值;以及放电装置连接至电容器的第一极板,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最大 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而在正常工作期间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供 电电压的峰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 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电容器;以及放电装置;其中,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可连接至整 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都连接至电容器的第一极板,电容器 的第二极板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正输出;并且电容器被配置为使得在正常工作期间所述电容器被一致地充电至实质上供电电 压的峰值;以及 放电装置连接至电容器的第二极板,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最大 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而在正常工作期间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供 电电压的峰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 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电容器;以及放电装置;其中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子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输出,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子连接至 电容器的第一极板,电容器的第二极板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另一输出;并且电容器被配置为使得在正常工作期间所述电容器被一致地充电至实质上供电电 压的峰值;以及放电装置连接至电容器,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最大供电电压的 峰值时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而在正常工作期间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供电电压的峰 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 括第一二极管;电容器;以及放电装置;其中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正输出,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电容器 的第一极板,电容器的第二极板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负输出;并且电容器被配置为使得在正常工作期间所述电容器被一致地充电至实质上供电电 压的峰值;以及放电装置连接至电容器的第一极板,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最大 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而在正常工作期间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供 电电压的峰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 括第一二极管;电容器;以及放电装置;其中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负输出,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电容器 的第一极板,电容器的第二极板可连接至整流模块的正输出;并且电容器被配置为使得在正常工作期间所述电容器被一致地充电至实质上供电电 压的峰值;以及放电装置连接至电容器的第二极板,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超过最大 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而在正常工作期间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供 电电压的峰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在正常工作期间,放电装置可以实质上不从干线供电或电容器汲取任何电流。尽 管在正常工作期间可以存在使电容器非常少量地放电的小泄漏电流,然而这不应被看作是 将电容器“显著地”放电至峰值干线供电电压以下的值。这样,仅在浪涌事件之后对电容器放电,而不是如现有技术一样针对接收到的干 线供电的每二分之一周期来对电容器放电。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使得可以使用低规格且低成 本的电容器,因为仅当发生浪涌事件时这种电容器的电荷才实质上发生变化,而不是在“正 常”工作期间(即,尚未发生浪涌事件时)实质上发生变化。更具体地,只有当发生浪涌事 件时将电容器充电超过峰值干线供电电压,而当浪涌事件结束时,可以仅将电容器放电回 峰值干线供电电压,而不将电容器显著地放电至峰值干线供电电压以下。可以将正常操作 看作是没有发生浪涌事件和/或干线突降(dip)的时候,以及电路中不存在浪涌事件和/或干线突降的效应的时候。这样,与针对干线供电电压的每二分之一周期来对电容器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示例 相比,可以延长电容器的寿命。类似地,由于在电路的正常工作期间电容器上的电荷不实质上发生变化,所以在 正常工作期间电流也可以实质上不流经二极管。因此,也可以认为低质量/规格的二极管 是可接受的。电容器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当发生浪涌事件时电容器的电荷增加,在浪涌事件之后 增加的电荷可以主要放电至放电装置。电荷的增加可以看作超过在浪涌事件之间的正常操 作期间由干线供电电压提供的稳定状态电荷的电荷。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533)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420);第二二极管(422);电容器(424;524;624);以及放电装置(426);其中,第一二极管(420)的第一端子可连接至整流模块(433)的第一输入,第二二极管(422)的第一端子可连接至整流模块(433)的第二输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420,422)的第二端子都连接至电容器(424;524;624)的第一极板,电容器(424;524;624)的第二极板可连接至整流模块(433)的输出之一;并且电容器(424;524;624)被配置为使得在浪涌事件之间的正常工作期间,所述电容器(424;524;624)被一致地充电至实质上供电电压的峰值;以及放电装置(426)连接至电容器(524;624;724),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424;524;624)两端的电压超过最大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对电容器(424;524;624)进行放电,而当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最大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

【技术特征摘要】
2009.12.31 EP 09252933.81.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533)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 第一二极管G20);第二二极管G22); 电容器(424 ;524 ;624);以及 放电装置(426);其中,第一二极管(420)的第一端子可连接至整流模块(43 的第一输入,第二二极管(422) 的第一端子可连接至整流模块G33)的第二输入,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020,422)的 第二端子都连接至电容器GM ;524 ;624)的第一极板,电容器GM ;524 ;624)的第二极板 可连接至整流模块G33)的输出之一;并且电容器GM ;524 ;624)被配置为使得在浪涌事件之间的正常工作期间,所述电容器 (424 ;524 ;624)被一致地充电至实质上供电电压的峰值;以及放电装置(426)连接至电容器,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 624)两端的电压超过最大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对电容器GM ;524 ;624)进行放电,而当电容 器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最大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进行放电。2.一种用于包括整流模块(433’ )的电路的浪涌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 第一二极管(420,);电容器(424’ );以及 放电装置(426’ );其中第一二极管G20’)的第一端子可连接至整流模块033’)的输出,第一二极管G20’) 的第二端子可连接至电容器GM’)的第一极板,电容器GM’)的第二极板可连接至整流 模块(433’ )的另一输出;并且电容器(424’ )被配置为使得在正常工作期间所述电容器(424’ )被一致地充电至实 质上供电电压的峰值;以及放电装置G26’)连接至电容器(424’),并且被配置为当电容器GM’)两端的电压超 过最大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对电容器(424’ )进行放电,而在正常工作期间当电容器(424’ ) 两端的电压没有超过供电电压的峰值时实质上不对电容器(424’ )进行放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其中,电容器被配置 为使得当发生浪涌事件时电容器的电荷增加,在浪涌事件之后增加的电荷放电至放电装置 (426)。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其中,电容器GM; 524 ;624)被配置为使得所述电容器GM ;524 ;624)仅在浪涌事件之后被实质上放电。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其中,放电装置包括放电电阻器(5;34);以及 齐纳二极管(536);其中,放电电阻器(534)和齐纳二极管(536)串联在电容器(5M)的第一极板与电容器 (524)的第二极板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浪涌保护电路,其中,齐纳二极管(536;6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库斯·施密德约翰·B·D·库布里克托马斯·A·杜厄巴姆吉安·霍赫扎德彼德·拉欧弗朗斯·潘谢尔
申请(专利权)人:NXP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