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045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中隔板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主轴承设置在第一气缸的侧面,副轴承设置在第二气缸的侧面,第一气缸上设置有容纳第一滑片的第一滑片槽,第二气缸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滑片的第二滑片槽,壳体内为高压,第一气缸上设置有压力切换管以及与第一滑片槽相通的退刀孔,退刀孔位于第一滑片的背部,主轴承或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用于遮盖退刀孔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轴承上且顺着压力切换管所在方向的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遮盖在退刀孔上,隔断退刀孔与壳体内部之间的通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密封性能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压缩机,特别是一种变容式旋转压缩机
技术介绍
变容技术是旋转压缩机行业中的一种比较领先的技术,它是通过改变压缩机的排 量来改变制冷空调的制冷制热能力。传统的双缸变容式旋转压缩机有两个气缸,如附图1 所示,一个气缸连续工作,通过各种控制手段来控制另一个气缸的工作状态,即运转或不运 转,来达到变容的目的。对于可控制运行状态的气缸,通常在与滑片槽相通的滑片腔的后部设置有与滑片 腔连通的压力切换管4。当压力切换管4内的压力切换为高压Pd时,滑片2在高压Pd的作 用下飞出滑片槽后与活塞1接触,进入工作状态,进行吸排气。当压力切换管4内的压力切 换为低压I3S时,滑片2被收纳在滑片槽内,不与活塞1接触,该气缸不进行运转,不进行洗 排气。该传统的双缸变容式旋转压缩机的壳体内通常为高压,出于加工工艺的要求,一般会 在滑片2后部设置退刀孔5,退刀孔5与滑片腔相通,由于退刀孔5是直接裸露在高压下,对 退刀孔5不进行密封就不能控制滑片的后部压力,也就难于实现变容控制。图中1为活塞,2为滑片,3为气缸,4为压力切换管,5为退刀孔,6为高压的腔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密封性能 好、适用范围广的变容式旋转压缩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 缸,中隔板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主轴承设置在第一气缸的侧面,副轴承设置在 第二气缸的侧面,第一气缸上设置有容纳第一滑片的第一滑片槽,第二气缸上设置有容纳 第二滑片的第二滑片槽,壳体内为高压,其结构特征是第一气缸上设置有压力切换管以及 与第一滑片槽相通的退刀孔,退刀孔位于第一滑片的背部,主轴承或第一气缸上设置有用 于遮盖退刀孔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轴承上且顺着压力切换管所在方向的第一延伸部,该 第一延伸部遮盖在退刀孔上,隔断退刀孔与壳体内部之间的通路。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气缸上的第一密封板,第一密封板与第一气缸一体 成形,第一密封板位于主轴承所在的一侧,该第一密封板遮盖在退刀孔上,隔断退刀孔与壳 体内部之间的通路。一种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中隔板设置 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主轴承设置在第一气缸的侧面,副轴承设置在第二气缸的侧 面,第一气缸上设置有容纳第一滑片的第一滑片槽,第二气缸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滑片的第 二滑片槽,壳体内为高压,其结构特征是第二气缸上设置有压力切换管以及与第二滑片槽 相通的退刀孔,退刀孔位于第二滑片的背部,副轴承或第二气缸上设置有用于遮盖退刀孔CN 201902329 U说明书2/3页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副轴承上且顺着压力切换管所在方向的第二延伸部,该 第二延伸部遮盖在退刀孔上,隔断退刀孔与壳体内部之间的通路。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气缸上的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与第二气缸一体 成形,第二密封板位于副轴承所在的一侧,该第二密封板遮盖在退刀孔上,隔断退刀孔与壳 体内部之间的通路。本技术通过密封装置将退刀孔与高压的壳体内部分隔开来,可以很方便的控 制滑片后部的压力,进而实现变容的目的;密封装置可以根据作为进行变容控制的不同选 择第一气缸或第二气缸,而设置在主轴承或第一气缸上,或者设置在副轴承或第二气缸 上,从而防止壳体内的高压气体无法进入到滑片后部的退刀槽中;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本技术中的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与其对应的气缸一体成 形,减少了零部件的数目,降低了装配要求,降低了制作成本。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密封性能好和适用范围广 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双缸变容式旋转压缩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实施例中的主轴承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气缸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三实施例中的副轴承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二气缸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主轴承,1. 1为第一延伸部,2为第一滑片,3为第一气缸,3. 1为第一密封 板,4为压力切换管,5为退刀孔,6为中隔板,7为第二气缸,7. 1为第二密封板,8为吸入管, 10为副轴承,10. 1为第二延伸部,11为第二滑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2-图3,本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 7,中隔板6设置在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7之间,主轴承1设置在第一气缸3的侧面,副轴 承10设置在第二气缸7的侧面,第一气缸3上设置有容纳第一滑片2的第一滑片槽,第二 气缸7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滑片的第二滑片槽,壳体内为高压,第一气缸3上设置有压力切换 管4以及与第一滑片槽相通的退刀孔5,退刀孔5位于第一滑片2的背部,主轴承1或第一气缸3上设置有用于遮盖退刀孔5的密封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轴承1上且顺着压力切换管4所在方向的第 一延伸部1. 1,该第一延伸部1. 1遮盖在退刀孔5上,隔断退刀孔5与壳体内部之间的通路。本实施例是以第一气缸3为变容的控制气缸。第二实施例参见图4-图6,本实施例中的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气缸3上的第一密封板 3. 1,第一密封板3. 1与第一气缸3 —体成形,第一密封板3. 1位于主轴承1所在的一侧,该 第一密封板3. 1遮盖在退刀孔5上,隔断退刀孔5与壳体内部之间的通路。此时的第一气 缸3的具体结构和制作方法与常规的略有不同。但是,主轴承1的具体结构和制作方法与 常规的一样。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第三实施例参见图7-图8,本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 7,中隔板6设置在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7之间,主轴承1设置在第一气缸3的侧面,副轴 承10设置在第二气缸7的侧面,第一气缸3上设置有容纳第一滑片的第一滑片槽,第二气 缸7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滑片11的第二滑片槽,壳体内为高压,第二气缸7上设置有压力切 换管4以及与第二滑片槽相通的退刀孔5,退刀孔5位于第二滑片11的背部,副轴承10或 第二气缸7上设置有用于遮盖退刀孔(5)的密封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副轴承10上且顺着压力切换管4所在方向的 第二延伸部10. 1,该第二延伸部10. 1遮盖在退刀孔5上,隔断退刀孔5与壳体内部之间的 通路。本实施例是以第二气缸7为变容的控制气缸。第四实施例参见图9-图11,本实施例中的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气缸7上的第二密封板 7. 1,第二密封板7. 1与第二气缸7 —体成形,第二密封板7. 1位于副轴承10所在的一侧, 该第二密封板7. 1遮盖在退刀孔5上,隔断退刀孔5与壳体内部之间的通路。此时的第二 气缸7的具体结构和制作方法与常规的略有不同。但是,副轴承10的具体结构和制作方法 与常规的一样。其余未述部分见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7),中隔板(6)设置在第一气缸(3)和第二气缸(7)之间,主轴承(1)设置在第一气缸(3)的侧面,副轴承(10)设置在第二气缸(7)的侧面,第一气缸(3)上设置有容纳第一滑片(2)的第一滑片槽,第二气缸(7)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滑片(11)的第二滑片槽,壳体内为高压,其特征是第一气缸(3)上设置有压力切换管(4)以及与第一滑片槽相通的退刀孔(5),退刀孔(5)位于第一滑片(2)的背部,主轴承(1)或第一气缸(3)上设置有用于遮盖退刀孔(5)的密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气缸C3)和第二气缸(7),中隔板 (6)设置在第一气缸C3)和第二气缸(7)之间,主轴承(1)设置在第一气缸(3)的侧面,副 轴承(10)设置在第二气缸(7)的侧面,第一气缸C3)上设置有容纳第一滑片( 的第一滑 片槽,第二气缸(7)上设置有容纳第二滑片(11)的第二滑片槽,壳体内为高压,其特征是第 一气缸C3)上设置有压力切换管(4)以及与第一滑片槽相通的退刀孔(5),退刀孔( 位于 第一滑片O)的背部,主轴承(1)或第一气缸C3)上设置有用于遮盖退刀孔(5)的密封装 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轴 承(1)上且顺着压力切换管(4)所在方向的第一延伸部(1. 1),该第一延伸部(1. 1)遮盖在 退刀孔(5)上,隔断退刀孔(5)与壳体内部之间的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式旋转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 气缸C3)上的第一密封板(3. 1),第一密封板(3. 1)与第一气缸C3) —体成形,第一密封板 (3. 1)位于主轴承(1)所在的一侧,该第一密封板(3. 1)遮盖在退刀孔(5)上,隔断退刀孔(5)与壳体内部之间的通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水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