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902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工作台、拔制液压油缸、固定支架、感应加热圈、拔制模具、T形固定块和插销;拔制液压油缸设置在工作台下,在拔制液压油缸上方对应的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一拔制孔;拔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前端设有一凹槽,活塞杆的前端侧面设有插销孔,插销孔穿过凹槽;T形固定块前端的侧面设有一和插销孔对应的固定孔;拔制模具上设有一连接孔,固定支架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感应加热圈设置在工作台的拔制孔周边的台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用性广、拉拔效果好、定位尺寸精度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制集合管拔制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 拔制的装置。
技术介绍
集合管为管件或管道连接件,其为在一根主管上各个位置拔制多个支管孔的管 件,金属制集合管拔制的生产装置的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ZL200820120735. 8的《一种集合 管拉拔工艺的专用设备》,公开了一种集合管拉拔工艺的专用设备,包括能设置在主管内腔 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缸端固定在主管内腔的固定座上,其中液压油缸的杆体端连接有拔 模;拔模的头端能配合定位在主管通孔的内孔壁上;位于主管通孔周边部分的体部配装有 受温控设备控制的感应加热器。该设备在使用时需要将设备放入主管内,由于受到设备及 模具高度的限制,该设备可加工的集合管的规格大小也受到限制,通用性不强;而且该设备 需要人工放入主管内,安装困难,而且定位精度不高,也限制其应用;最后该设备在使用时 是位于主管内,主管与设备底座在工作时受力,主管会受油缸压力的影响而向外变形,所以 该设备不适用薄壁、强度低的如有色金属等集合管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广、拉拔效果好、定位尺寸 精度高的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其特征为它 包括工作台、拔制液压油缸、固定支架、感应加热圈、拔制模具、T形固定块和插销;拔制液 压油缸设置在工作台下,在拔制液压油缸上方对应的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一拔制孔;拔制 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前端设有一凹槽,活塞杆的前端侧面设有插销孔,插销孔穿过凹槽;T 形固定块前端的侧面设有一和插销孔对应的固定孔;拔制模具上设有一连接孔,T形固定 块穿过拔制模具的连接孔并插入活塞杆的前端的凹槽中,插销插入插销孔和固定孔中将T 形固定块和活塞杆固定连接,固定支架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感应加热圈设置在工作台 的拔制孔周边的台面上。在上述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装置中,固定支架在工作台的台面上设置的个数 根据需拔制的集合管的大小和长短而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本技术采用下拔式工艺,集合管放置于工作台面上,定位准确、方便,成型 后支管位置度尺寸精度高,由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提高50%以上。2、本技术中的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拔制时只需将拔制模具 放置于集合管主管内,大大扩大了可加工的集合管规格范围,可加工的集合管外径范围为 89mm以上的中小口径,同时又能满足大口径集合管的加工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拔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拔制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前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T形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其特征为 它包括工作台1、拔制液压油缸2、固定支架3、感应加热圈4、拔制模具5、T形固定块6和 插销7 ;拔制液压油缸2设置在工作台1下,在拔制液压油缸2上方对应的工作台1的台面 1. 1上设有一拔制孔1. 2 ;拔制液压油缸2的活塞杆2. 1的前端设有一凹槽2. 2,活塞杆2的 前端侧面设有插销孔2. 3,插销孔2. 3穿过凹槽2. 2 ;T形固定块6前端的侧面设有一和插 销孔2. 3对应的固定孔6. 1 ;拔制模具5上设有一连接孔5. 1,T形固定块6穿过拔制模具 5的连接孔5. 1并插入活塞杆2的前端的凹槽2. 2中,插销7插入插销孔2. 3和固定孔6. 1 中将T形固定块6和活塞杆2固定连接,固定支架3设置在工作台1的台面1. 1上,感应加 热圈4设置在工作台1的拔制孔1. 2周边的台面1. 1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在管坯上开有支管拔制孔8的主管9放到固定支架 3上,并使支管拔制孔8朝下和工作台1的拔制孔1. 2对应;将T形固定块6穿过拔制模具 5的连接孔5. 1后放入主管9中,并使T形固定块6前端从支管拔制孔8穿出后插入活塞杆 2的前端的凹槽2. 2中,插销7插入插销孔2. 3和固定孔6. 1中将T形固定块6和活塞杆2 固定连接,通过感应加热圈4对支管拔制孔8周边部位进行加热,在达到所需加热温度后启 动拔制液压油缸2,使拔制液压油缸2的活塞杆2. 1带动T形固定块6从而带动拔制模具5 向下运动,拔制模具5挤压支管拔制孔8,使支管拔制孔8周边部位产生塑性变形,拔出与拔 模尺寸相同的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工作台(1)、拔制液压油缸(2)、固定支架(3)、感应加热圈(4)、拔制模具(5)、T形固定块(6)和插销(7);拔制液压油缸(2)设置在工作台(1)下,在拔制液压油缸(2)上方对应的工作台(1)的台面(1.1)上设有一拔制孔(1.2);拔制液压油缸(2)的活塞杆(2.1)的前端设有一凹槽(2.2),活塞杆(2)的前端侧面设有插销孔(2.3),插销孔(2.3)穿过凹槽(2.2);T形固定块(6)前端的侧面设有一和插销孔(2.3)对应的固定孔(6.1);拔制模具(5)上设有一连接孔(5.1),T形固定块(6)穿过拔制模具(5)的连接孔(5.1)并插入活塞杆(2)的前端的凹槽(2.2)中,插销(7)插入插销孔(2.3)和固定孔(6.1)中将T形固定块(6)和活塞杆(2)固定连接,固定支架(3)设置在工作台(1)的台面(1.1)上,感应加热圈(4)设置在工作台(1)的拔制孔(1.2)周边的台面(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金属制集合管向下拔制的生产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工作台(1)、拔制液压油 缸(2)、固定支架(3)、感应加热圈(4)、拔制模具(5)、T形固定块(6)和插销(7);拔制液压 油缸(2)设置在工作台(1)下,在拔制液压油缸(2)上方对应的工作台(1)的台面(1. 1) 上设有一拔制孔(1. ;拔制液压油缸O)的活塞杆(2. 1)的前端设有一凹槽O. 2),活塞 杆(2)的前端侧面设有插销孔(2. 3),插销孔(2.3)穿过凹槽(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忠潘和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