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轴用精密消隙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8865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轴用精密消隙定位装置,锥形顶环内表面为锥面,轴套上开有导向槽,锥形顶环卡在导向槽内;推力球轴承安装在锥形顶环的两侧面;活塞装入本体之中通过活塞端盖进行轴向定位;轴套的三个孔内装有球头顶杆及瓦套,瓦套内壁紧贴着主轴,外壁与球头顶杆内壁相接触;锥形顶环压住球头顶杆球面;端盖与活塞端盖之间装有弹簧;活塞端盖与活塞之间装有调整垫圈;活塞与本体之间的配合处装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液压油缸驱动锥面压紧机构,保证了主轴工作时的旋转精度以及轴向定位精度;用液压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消隙方便、定位简便,回转精度高,同轴度高等优点,为数控机床回转轴提供了良好的回转精度,解决了轴向窜动问题,保证了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轴用精密消隙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适用于普通机床、 数控机床等要求较高主轴回转精度及轴向精度的精密消隙定位装置,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发展,对数控机床的需 求越来越多,同时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数控机床来说,保证主轴的径向 跳动和轴向窜动直接影响到加工件的质量,是精密机床的两个主要技术参数。以镗床为例,镗杆与铣轴的同轴度依靠他们之间的隔套来保证,他们之间配合越 紧其工作时回转同轴度越高,但是配合过紧又会阻碍镗杆的进给,因此在设计时,往往会在 他们之间留有一定量的间隙来保证镗杆的自由进给,同时这也就降低了镗杆的旋转精度。 如何才能实现既可以保证主轴的自由进给,又可以保证主轴的旋转精度,是摆在各个机床 生产厂家面前的重大问题。目前机床多采用的是手动夹紧和定期调整更换零部件的方式,其精度有限,调整 困难,很难实现自动化控制,而且手动夹紧很容易造成夹紧后未松开就进给,破坏机床;目 前数控机床锁紧装置一般依靠滚珠丝杠及电机的抱间功能,由于滚珠与丝杠之间存在间 隙,轴向窜动问题再所难免,而且工作中丝杠负荷过大,这将严重影响丝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回转轴用精密消隙定位装 置,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消隙方便、定位简便,回转精度高,同轴度高等优点。为数控机 床回转轴提供了良好的回转精度,解决了轴向窜动问题,保证了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轴用精密消隙定位装置,锥形顶环内表面为 锥面,轴套上开有导向槽,锥形顶环卡在导向槽内;推力球轴承安装在锥形顶环的两侧面, 然后装入活塞中,螺钉b通过活塞端盖压紧推力球轴承;活塞装入本体之中通过活塞端盖 进行轴向定位;导向块通过螺钉b安装在本体上,卡在活塞的槽中;轴套的三个孔内装有球 头顶杆及瓦套,瓦套内壁紧贴着主轴,外壁与球头顶杆内壁相接触,组成主轴组件,主轴组 件装入活塞内部;锥形顶环压住球头顶杆球面;端盖与活塞端盖之间装有弹簧;活塞端盖 与活塞之间装有调整垫圈;活塞与本体之间的配合处装有密封圈。螺钉a安装在端盖上,作为弹簧的导向柱;端盖通过螺钉d安装在本体上。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采用液压油路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实现了活塞 与本体之间在圆周方向的相对静止,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实现了锥形顶环与球头顶 杆之间在圆周方向的相对静止,减小了球头顶杆及锥形顶环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总装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K-K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螺钉al、弹簧2、垫圈3、轴套4、主轴5、球头顶杆6、 锥形顶环7、油路8、本体9、推力球轴承10、活塞11、导向块12、螺钉bl3、活塞端盖14、螺钉 cl5、螺钉dl6、端盖17、密封圈18以及瓦套19等。推力球轴承10装在锥形顶环7的两侧面,然后装入活塞11中,用螺钉cl5通过活 塞端盖14压紧推力球轴承10,通过调整垫圈3来调整推力球轴承10的预紧力。活塞11装入本体9之中,通过活塞端盖14进行轴向定位;活塞11与本体9之间 的配合处装有密封圈18,以防止液压油外泄;螺钉al安装在端盖17上,作为弹簧2的导向 柱;端盖17通过螺钉cl6安装在本体上,端盖17与活塞端盖14之间通过装在螺钉dl6上 的弹簧2相互作用。导向块13通过螺钉bl3安装在本体9上,卡在活塞11的槽中,使本体 与活塞之间没有相对转动。轴套4的三个孔内装有球头顶杆6及瓦套19,瓦套19内壁紧贴着主轴5,外壁与 球头顶杆6内壁相接触,组成主轴组件,主轴组件装入活塞内部,用锥形顶环7压住球头顶 杆6球面,且锥形顶环7卡在轴套4的导向槽内,保证锥形顶环7与主轴5间的旋转同速, 实现与主轴旋转的同步性,避免球头顶杆6与锥形顶环7的周向摩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主轴5进给到位后,液压油通过油路8进入活塞11与本体9之间的腔体内,由于 活塞11与液压油前后接触面面积不同,在液压油的作用下,对活塞11向右的推力大于向左 的推力,从而推动活塞11向右移动,带动锥形顶环7向右移动,锥形顶环7的移动迫使球面 顶杆6向主轴轴心移动,压紧瓦套19,瓦套19抱紧主轴5,使得主轴旋转过程中绕其轴线旋 转,避免由于间隙产生的旋转摆动,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同时由于瓦套19抱紧了主轴5, 使其不能轴向窜动,既保证了加工精度,又减小了对主轴后端进给机构的冲击,使其使用寿 命大大加长。活塞11向右移动,同时压缩了装在活塞端盖14与端盖17之间的弹簧2,当需要主 轴进给时,液压油泄压,活塞11在弹簧2弹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回到原来位置,锥形顶环 7对球头顶杆6的压力消失,从而瓦套19对主轴5的抱紧力消失,实现了主轴的自由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轴用精密消隙定位装置,其特征是锥形顶环(7)内表面为锥面,轴套(4)上开有导向槽,锥形顶环(7)卡在导向槽内;推力球轴承(10)安装在锥形顶环(7)的两侧面,然后装入活塞(11)中,螺钉b(15)通过活塞端盖(14)压紧推力球轴承(10);活塞(11)装入本体(9)之中通过活塞端盖(14)进行轴向定位;导向块(13)通过螺钉b(12)安装在本体(9)上,卡在活塞(11)的槽中;轴套(4)的三个孔内装有球头顶杆(6)及瓦套(19),瓦套(19)内壁紧贴着主轴(5),外壁与球头顶杆(6)内壁相接触,组成主轴组件,主轴组件装入活塞(11)内部;锥形顶环(7)压住球头顶杆(6)球面;端盖(17)与活塞端盖(14)之间装有弹簧(2);活塞端盖(14)与活塞(11)之间装有调整垫圈(3);活塞(11)与本体(9)之间的配合处装有密封圈(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轴用精密消隙定位装置,其特征是锥形顶环(7)内表面为锥面,轴套(4)上 开有导向槽,锥形顶环⑵卡在导向槽内;推力球轴承(10)安装在锥形顶环(7)的两侧面, 然后装入活塞(11)中,螺钉通过活塞端盖(14)压紧推力球轴承(10);活塞(11)装 入本体(9)之中通过活塞端盖(14)进行轴向定位;导向块(13)通过螺钉b(12)安装在本 体(9)上,卡在活塞(11)的槽中;轴套的三个孔内装有球头顶杆(6)及瓦套(19),瓦 套(19)内壁紧贴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玉鹏胥海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斯克达环保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