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12915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包括带内部风道的壳体、风扇,风扇置于该壳体的入风口处,及内部风道的一端,还包括带绕流风道的电池上基座,及分别带直流风道的电池下基座和电池中基座,蓄电池安装在该三个电池基座内并固定组成电池集成模块,该电池集成模块固定到壳体的内部风道的另一端,且风扇的风通过内部风道后到达三个电池基座的底部,并通过直流和绕流风道流经各蓄电池后从电池上基座表面的风道口流出,最后从壳体设有的出风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看,可以很好实现散热效果,整体寿命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系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对 圆形动力电池封装模块进行通风散热或加热的系统。
技术介绍
圆形电池封装模块是一种把圆形电池按一定次序组装在一起,并对电池进行有效 管理的系统。一般的圆形电池模块没有专门的热管理风道,不能对工作中的圆形电池进行 良好的散热和加热,造成电池过热、或过冷寿命下降,应有的能量释放不出;或则有热管理, 但风道没有专门仿真设计过,电池封装模块占用空间较大,没有从车厢内引空调风散热,电 池热管理一致性差,从而造成整个电池封装模块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动力蓄电池封装模 块的散热系统,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管理效果差、电 池效率低、寿命短、一致性差等问题。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包括带内部风道的壳体、风扇,所述风扇置于该 壳体的入风口处,及内部风道的一端,还包括带绕流风道的电池上基座,及分别带直流风道 的电池下基座和电池中基座,所述蓄电池安装在该三个电池基座内并固定组成电池集成模 块,该电池集成模块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内部风道的另一端,且风扇的风通过所述内部风道 后到达所述三个电池基座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直流和绕流风道流经各蓄电池后从所述电池 上基座表面的风道口流出,最后从所述壳体设有的出风口流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本技术所述蓄电池按一定角度倾斜安装在所 述三个电池基座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本技术所述的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 统分两排安装在所述三个电池基座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特征,本技术所述个电池基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中电池集 成模块带有专门的直流和绕流风道,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散热效果;整个系 统电池倾斜布置,占用空间小,在电池散热时所有电池模块的温度一致性好,整包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风流经电池表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包括带内部风道的壳体1、风扇 2,风扇置于该壳体的入风口 8处,及内部风道的一端,还包括带绕流风道B的电池上基座7, 及分别带直流风道A的电池下基座4和电池中基座5,蓄电池6安装在该三个电池基座内并 固定组成电池集成模块,本实施例中,有20个蓄电池6分两列安装在所述三个电池基座内, 并通过螺栓连接组成电池集成模块,该电池集成模块固定到壳体1的内部风道的另一端, 且风扇2的风通过内部风道后到达三个电池基座的底部,并通过直流和绕流风道(分别为 图中A和B所示)流经各蓄电池6后从电池上基座7表面的风道口 10流出,最后从壳体1 设有的出风口 9流出。以上所述蓄电池6按一定角度倾斜安装在三个电池基座内。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 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 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权利要求1.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包括带内部风道的壳体、风扇,所述风扇置于该壳 体的入风口处,及内部风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绕流风道的电池上基座,及分别 带直流风道的电池下基座和电池中基座,所述蓄电池安装在该三个电池基座内并固定组成 电池集成模块,该电池集成模块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内部风道的另一端,且风扇的风通过所 述内部风道后到达所述三个电池基座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直流和绕流风道流经各蓄电池后 从所述电池上基座表面的风道口流出,最后从所述壳体设有的出风口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按一定角度倾斜安装在 所述三个电池基座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分两排安装在所述三个 电池基座内。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电池基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包括带内部风道的壳体、风扇,风扇置于该壳体的入风口处,及内部风道的一端,还包括带绕流风道的电池上基座,及分别带直流风道的电池下基座和电池中基座,蓄电池安装在该三个电池基座内并固定组成电池集成模块,该电池集成模块固定到壳体的内部风道的另一端,且风扇的风通过内部风道后到达三个电池基座的底部,并通过直流和绕流风道流经各蓄电池后从电池上基座表面的风道口流出,最后从壳体设有的出风口流出。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看,可以很好实现散热效果,整体寿命长。文档编号H01M10/50GK201877543SQ20102061406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万黎豪, 党丰玲, 叶亮, 孔德亮, 宁珺, 朱叶, 阳娜, 陆晓安 申请人: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散热系统,包括带内部风道的壳体、风扇,所述风扇置于该壳体的入风口处,及内部风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绕流风道的电池上基座,及分别带直流风道的电池下基座和电池中基座,所述蓄电池安装在该三个电池基座内并固定组成电池集成模块,该电池集成模块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内部风道的另一端,且风扇的风通过所述内部风道后到达所述三个电池基座的底部,并通过所述直流和绕流风道流经各蓄电池后从所述电池上基座表面的风道口流出,最后从所述壳体设有的出风口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亮党丰玲阳娜宁珺朱叶叶亮陆晓安万黎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