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宏锋专利>正文

一种蓄热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019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蓄热炉具,包括: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的炉膛;设置在所述炉膛外,且与所述炉膛形成蓄热水箱的箱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热炉具中,燃烧室与炉膛连接,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炉膛中排出来,从而实现对放置在炉台上的厨具进行加热,炉膛的外壁与箱体组成蓄热水箱,在炉具工作的过程中,蓄热水箱中的水充分吸收炉膛的外壁散失的热量,从而实现对炉具炉膛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再利用,提高了炉具的余热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炉具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炉具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蓄热炉具
技术介绍
炉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具。现有的炉具在工作的过程中,燃料在燃烧以 后产生的高温烟气或者火焰顺着炉膛排出,从而实现对放置在炉台上的被加热物(例如锅 具)进行加热。但是现有的炉具在工作的过程中,炉膛的外壁都采用保温性能比较好的材料组 成,这些保温的材料虽然降低了炉膛的散热量,但是受到材料的限制炉膛还是会将大量的 热量散失,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一般价格比较昂贵,增加了炉具的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炉 膛散失了大量的热量,造成了热能的浪费,也直接影响了炉具生产商的竞争力。另外,在炉具的工作过程中,大量的高温烟气被排走,这些烟气是温度比较高的气 体,具有很高的热量,但是现有的炉具烟气直接被排走,使得炉具的热利用率比较低。如何提供一种对炉具产生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进而提高炉具的热利用率的炉具 是目前该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热炉具,以提高对炉具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利 用率,进而提高炉具的使用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炉具,包括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的炉膛;设置在所述炉膛外,且与所述炉膛形成蓄热水箱的箱体。优选的,上述蓄热炉具中,该炉具的炉台上设置有排烟口,该排烟口连接有排烟 管,所述排烟管穿过所述蓄热水箱。优选的,上述蓄热炉具中,所述排烟管为螺旋管,且绕着所述炉膛分布。优选的,上述蓄热炉具中,所述排烟管为蛇形管。优选的,上述蓄热炉具中,所述排烟管上设置有散热片。优选的,上述蓄热炉具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壁上的保温层。优选的,上述蓄热炉具中,所述炉膛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筋。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热炉具中,燃烧室与炉膛连接,燃料 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炉膛中排出,从而实现对放置在炉台上的厨具进行加 热;炉膛的外壁与箱体组成蓄热水箱,在炉具工作的过程中,蓄热水箱中的水充分吸收炉膛 的外壁散失的热量,从而实现对炉膛的外壁散发的热能进行吸收再利用,提高了炉具的余 热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炉具的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蓄热炉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C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 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热炉具,以提高对炉具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利用率,进而 提高炉具的使用效率。请参考附图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蓄热炉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 1的C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热炉具,包括燃烧室(图中未示出)、炉膛1和箱体2,其 中燃烧室设置在炉膛1的下方,并与炉膛1连接,燃烧室是燃料燃烧的地方,燃烧室 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炉膛1排出,高温烟气到达炉具的炉台3上,从而对放置在炉台3上的 厨具等被加热物件进行加热;箱体2设置在炉膛1之外,并与炉膛1的外壁形成蓄热水箱21,该蓄热水箱21中 充满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热炉具中,燃烧室与炉膛1连接,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 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炉膛1中排出来,从而实现对放置在炉台3上的厨具进行加热,炉膛1的 外壁与箱体2组成蓄热水箱21,在炉具工作的过程中,蓄热水箱21中的水充分吸收炉膛1 的外壁散失的热量,从而实现该炉具的炉膛的外壁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炉具 的热能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炉具的热效率。 上述蓄热炉具中,炉具的炉台3上设置有排烟口 32,炉台3上设置有环形壁31,厨 具等被加热物件放置搭放在炉台3的环形壁31上,以厨具中常用的锅为例,在加热的过程 中,锅搭放在环形壁31上,锅、环形壁31和炉台3的台面之间组成相对较密封的加热空间, 高温烟气在密封空间中对锅进行加热后从排烟口 32排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蓄热炉 具中,排烟口 32处连接有排烟管4,排烟管4穿过蓄热水箱21,由于排烟管4中的烟气具有 很高的温度,排烟管4经过蓄热水箱21时与蓄热水箱21中的水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了对 炉具产生的热能的再利用,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4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蓄热炉具中,排烟管4可以为各种形状的普 通管道,为了提高排烟管4与蓄热水箱21中的水的热交换面积,上述排烟管4为螺旋管或 者蛇形管,提高了排烟管4与蓄热水箱21中的水的换热效率,同时上述的排烟管4的结构 延长了高温烟气在排烟管4中的流通时间,使得高温烟气与蓄热水箱21中的水更加充分地 换热。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排烟管4为螺旋管时,该排烟管4绕着炉膛1 螺旋分布,使得整个炉具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更加合理。上述排烟管中设置有散热片或者针状散热部(图中未示出),这种结构使得排烟 管4与蓄热水箱21中的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上述箱体中,在箱体2 的外部还设置有保温层(图中未示出),减少了蓄热水箱21中水的热量散失。上述炉膛1可以为各种常用的炉膛,优选的,上述炉膛1为锥形炉膛,如图3所示, 锥形结构提高了炉膛对高温烟气的汇聚能力,使得高温烟气的温度更高,提高了对锅的加 热效率。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蓄热炉具中,高温烟气中具有未完全燃尽的气体,这些气体从 排烟管4中排出后污染环境,同时降低了炉具的燃烧效率,因此,上述炉膛1的顶部的外壁 上设置有补风室11,该炉膛1的内壁上设置有补风室11相通的补风孔12,补风室11的进 口端连接有补风管5,补风室11通过补风孔12向炉膛1中补入空气,使得炉膛1中的高温 烟气中未燃尽的气体充分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同时降低了高温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炉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的炉膛;设置在所述炉膛外,且与所述炉膛形成蓄热水箱的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炉具,其特征在于,该炉具的炉台上设置有排烟口,该排 烟口连接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穿过所述蓄热水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为螺旋管,且绕着所述炉 膛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为蛇形管。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热炉具,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炉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与所述燃烧室连接的炉膛;设置在所述炉膛外,且与所述炉膛形成蓄热水箱的箱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锋王竹宏
申请(专利权)人:朱宏锋王竹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