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91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制丸机属于制药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其喂料机构由旋向相反的直径为Φ70~Φ180mm的主、从动进料辊构成,从动进料辊支承在方轴承上且可在二侧墙板上的滑槽中滑动,左、右墙板顶端设有墙板盖,取丸坯机构的推料杆往复运动采用凸轮滑块机构,且凸轮外缘上设有活板,搓丸机构中的搓板支承在两根长轴上且设有抑角调节装置和减振弹簧,推料杆及搓板内侧凹弧面上有一层无毒塑料覆盖层不粘料,进料辊、切刀轴、槽辊、搓辊轴与左右墙板联接处都有可靠的密封,该机自动进料,更换生产品种清洗存料方便快捷,闭式传动,不进粉,不漏油,振动小,噪音低,生产效率比传统滚筒式制丸机高30%。(*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丸机属于制药机械制造
,主要用于制备规格为φ3~φ9mm的中药小蜜丸、水丸、糊丸及食品、化工等行业将炼合成粘土状的原料制成小圆球用。传统的滚筒式制丸机由加料斗、有槽辊筒、牙齿板、大滚筒及搓板等部分组成,操作时将制好的坨块由加料斗加入,带有刮板的轴呈相对方向旋转将坨块带下,填入有槽辊筒的槽内,槽外粘着的坨块由滚筒侧旁装置的刮刀刮除,有槽滚筒由撑牙带动,而与牙齿板配合作有节奏的运动,有槽滚筒转动一次,牙齿板即将槽内填充的丸坯剔出,使之附着于牙齿板的牙齿上,牙齿板转下与圆形滚筒接触时,牙齿板扎头即自动落下,将牙齿板牙齿上的丸坯刮下,由于搓丸板的抖动而搓成圆形丸粒落于盛丸的容器中,操作中,由于该机加入的原料坨块不能自动地由带有刮板的轴带下,必须用手将坨块压住,否则不进料,劳动强度大,且易伤工人手指;此外牙齿板轧头刮料时粘料,搓丸板的凹弧面也粘料,搓丸板支承在短轴上,搓丸板仰角不能调节等,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必须经常向轧头上喷水,加润滑油脂及停机清洗搓板,每班少则七、八次,多则二十多次,严重影响制丸质量和工作效率;还有机器噪音大,力量小,不能做硬料;与药物接触的部件密封不好;存料不好清洗;传动系统采用开式传动,有进粉、漏油等问题,不符合现代药品生产GMP要求和国际通用F.D.A食品和药品生产规范。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制丸机,自动落料,推料杆和搓板凹弧面不粘料,机器噪音小于80分贝,与药物接触的部件密封好,拆卸容易好清洗,传动系统采用闭式传动,不进粉、不漏油、自润滑、符合现代药品生产要求,此外,机器力量大,能做硬料,生产效率比传统的滚筒式制丸机高30%,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本技术设计方案是制丸机由传动机构、加料斗、喂料机构、取丸坯机构、搓丸机构、机体骨架部分、电器控制装置构成,其中(1)喂料机构由自上向下旋向相反的直径为φ70~φ180mm的主动进料辊(30)和从动进料辊(33)组成,主动进料辊(30)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左、右墙板盖(37)下的左、右墙板(35)和(36)上,从动进料辊(33)的两端支承在方轴承(34)上,方轴承(34)安装在左、右墙板盖(37)下的左、右墙板(35)和(36)上的滑槽内可以滑动,可改变两个进料辊之间平行间隙,通过调节螺钉可调节两个进料辊之间的平行间隙,以调节进料量,左、右墙板盖(37)通过螺钉安装在左、右墙板(35)和(36)顶端,若更换生产品种,需清洗进料辊时,只需拧下左、右墙板盖上的螺钉,取下墙板盖,两根进料辊就可拿出清洗,清洗完后,装上即可生产,方便快捷。(2)取丸坯机构中的推料杆(39)往复运动采用凸轮、滑块机构,传动平稳,噪音大为降低,内凸轮(42)分别装在左、右墙板(35)和(36)上,带槽的滑杆座(41)与切刀轴(16)键联,随切刀轴(16)一起转动,推料杆(39)二端的矩形部分安装在滑杆座(41)的滑槽(40)内滑动,圆柱形部分上有滚套(43)在内凸轮(42)的表面滚动,动作行程和时间由内凸轮(42)控制,左、右墙板(35)和(36)上的内凸轮(42)的外缘上通过螺钉装有活板(45),更换生产品种时,将滑槽(40)转至活板(45)位置,拧掉螺钉,取下活板(45),推料杆(39)就可取出清洗,且推料杆(39)的外表面上有一层无毒塑料覆盖层,使推料杆(39)具有不粘丸坯料的功能,解决了推料杆长期未解决的粘料问题。(3)搓丸机构中的搓板(44)支承在两根长轴(47)上,长轴(47)支承在滑杆座(49)上,滑杆座(49)通过插板(64)插在搓板座(51)上,且用顶丝(11)顶紧,拧掉顶丝(11),即可将滑杆座(49)从搓板座(51)上取下清洗搓板(44),方便快捷,便于更换生产品种。通过搓板座(51)上固定的调节板(53)及调节螺钉(65)可调节滑杆座(49)抑角,从而调节搓板(44)抑角,以控制丸子在搓板中走过的行程,从而控制丸的圆度,长轴(47)两端装有减振弹簧(54),这样,既保证了支承轴的同心,提高了传动链精度,且使搓板(44)往复运动的噪音大为降低,此外,搓板(44)的凹弧面上有一层无毒塑料覆盖层,不粘丸坯料,解决了搓板长期未解决的粘料问题。(4)喂料机构中的主、从动进料辊(30)和(33)两端与左、右墙板(35)和(36)的联接处(60)采用迷宫式结构密封,槽辊(25)、切刀轴(16)及搓辊轴(17)的两端与左、右墙板联接处(61)、(62)及(63)采用密封挡圈加O形密封圈密封。(5)机体骨架部分左、右墙板(35)、(36)与左右减速箱体成为一体,并与机座(57)联接,槽辊(25)和切刀轴(16)装在左、右墙板(35)、(36)上后使机体骨架呈一封闭结构,刚性增强,震动减轻、噪音降低。此外,该机的蜗轮箱为全封闭结构,避免了进粉和漏油,传动机构设计合理、传动链精度高、震动小、噪音低、动力大,传动机构中电机(1)装在可调皮带张紧力的电机底板(2)上,电机(2)上的小皮带轮(3)通过皮带与蜗杆(5)一端的大皮带轮(4)连接,再经蜗杆(5)、蜗轮(6)的减速,蜗轮(6)与蜗轮轴(7)不键联,动力是通过与蜗轮(6)端面相固联的离合器盖(8)的牙齿传到离合器(9)上,离合器(9)有滑键与蜗轮轴(7)联接,通过手柄(10)的拨叉臂(46)左右滑动,使离合器(9)端面上的牙齿与离合器盖(8)上的牙齿啮合或脱离,使蜗轮轴(7)转或不转,蜗轮轴(7)的右端有键与齿轮(12)联接,齿轮(12)与齿轮(13)啮合,蜗轮轴(7)转动时将动力经齿轮(12)传动到齿轮(13)上,齿轮(13)与双联齿轮(14)啮合,再传到双联齿轮(14)上,再传到与其啮合的齿轮(15)上,带动切刀轴(16)向外旋转,双联齿轮(14)的另一个齿轮与搓辊轴(17)相键联的齿轮(18)相啮合使搓丸辊(19)也向外转动,双联齿轮(14)的左端面有牙,与带有燕尾槽的燕尾结(20)相啮合,燕尾结(20)中有一调偏杆(21),其上连接有连杆(22),连杆(22)的一端与棘轮(23)的棘爪臂(24)相连,调偏杆(21)可以调偏心,燕尾结(20)转动时,棘爪臂(24)就往复摆动,使棘轮(23)作间歇运动,带动槽辊(25)作单向间歇转动,搓丸辊(19)的搓辊轴(17)右端键联的齿轮(26)带动与它啮合的齿轮(27)及与它固联在一起的小链轮(28),通过双排链将动力传送到大链轮(29),使主动进料辊(30)转动,与大链轮(29)固联在一起的齿轮(31)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32)作相反方向的转动,使联于其上的从动进料辊(33)随之转动,此外,蜗杆(5)带动固联在其另一端的燕尾结(55)回转,燕尾结(55)中有一调偏杆(56),因偏心作用,使长拉杆(50)拉着搓板(44)在长轴(47)上作往复运动。本技术与传统的滚筒式制丸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喂料机构采用直径φ70~φ180mm的主从动进料辊,包裹坨块的面积大,增加了坨块与进料辊的摩擦力,解决了自动进料问题,其次,两个进料辊之间平行间隙可调,且拆装方便,调节进料量,更换生产品种清洗进料辊都很方便。2、取丸坯机构中的推杆往复运动采用凸轮滑块机构,传动平稳,噪音低,且推料杆拆装方便,更换生产品种时清洗方便。3、搓丸机构中的搓板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丸机,由传动机构、喂料机构、取丸坯机构、搓丸机构、机体骨架部分、电控制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1)、喂料机构由自上向下旋向相反的直径为φ70~180mm的主动进料辊(30)和从动进料辊(33)组成,主动进料辊(30)两端通过轴承支 承在左、右墙板盖(37)下的左、右墙板(35)和(36)上,从动进料辊(33)的两端支承在方轴承(34)上,方轴承(34)安装在左、右墙板盖(37)下的左、右墙板(35)和(36)上的滑槽内可以滑动,可改变两个进料辊之间平行间隙,通过调节螺钉可调节两个进料辊之间的平行间隙,左、右墙板盖(37)通过螺钉安装在左、右墙板(35)和(36)顶端;(2)、取丸坯机构中的推料杆(39)往复运动采用凸轮、滑块机构,内凸轮(42)分别装在左、右墙板(35)和(36)上,带槽的滑杆座(4 1)与切刀轴(16)键联,随切刀轴(16)一起转动,推料杆(39)二端的矩形部分安装在滑杆座(41)的滑槽(40)内滑动,圆柱形部分上有滚套(43)在内凸轮(42)表面滚动,动作行程和时间由内凸轮(42)控制,左、右墙板(35)和(36)上的内凸轮(42)的外缘上通过螺钉装有活板(45),且推料杆(39)的外表面上有一层无毒塑料覆盖层,不粘料;(3)、搓丸机构中的搓板(44)支承在两根长轴(47)上,长轴(47)支承在滑杆座(49)上,滑杆座(49)通过插板(64)插在搓 板座(51)上用顶丝(11)顶紧,通过搓板座(51)上固定的调节板(53)及调节螺钉(65)调节滑杆座(49)抑角,从而调节搓板(44)抑角,以控制丸子在搓板中走过的行程及圆度,长轴(47)两端装有减振弹簧(54),且搓板(44)的内侧凹弧面上有一层无毒塑料覆盖层,不粘料;(4)、喂料机构中的主、从动进料辊(30)和(33)两端与左、右墙板(35)和(36)的联接处(60)采用迷宫式结构密封,槽辊(25)、切刀轴(16)及搓辊轴(17)的两端与左、右墙板联接处(61)、( 62)及(63)采用密封挡圈加O形密封圈密封;(5)、机体骨架部分左、右墙板(35)、(36)与左右减速箱体成为一体,并与机座(57)联接,槽辊(25)和切刀轴(16)装在左、右墙板(35)、(36)上后使机体骨架呈一封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丸机,由传动机构、喂料机构、取丸坯机构、搓丸机构、机体骨架部分、电控制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1)、喂料机构由自上向下旋向相反的直径为φ70~180mm的主动进料辊(30)和从动进料辊(33)组成,主动进料辊(30)两端通过轴承支承在左、右墙板盖(37)下的左、右墙板(35)和(36)上,从动进料辊(33)的两端支承在方轴承(34)上,方轴承(34)安装在左、右墙板盖(37)下的左、右墙板(35)和(36)上的滑槽内可以滑动,可改变两个进料辊之间平行间隙,通过调节螺钉可调节两个进料辊之间的平行间隙,左、右墙板盖(37)通过螺钉安装在左、右墙板(35)和(36)顶端;(2)、取丸坯机构中的推料杆(39)往复运动采用凸轮、滑块机构,内凸轮(42)分别装在左、右墙板(35)和(36)上,带槽的滑杆座(41)与切刀轴(16)键联,随切刀轴(16)一起转动,推料杆(39)二端的矩形部分安装在滑杆座(41)的滑槽(40)内滑动,圆柱形部分上有滚套(43)在内凸轮(42)表面滚动,动作行程和时间由内凸轮(42)控制,左、右墙板(35)和(36)上的内凸轮(42)的外缘上通过螺钉装有活板(45),且推料杆(39)的外表面上有一层无毒塑料覆盖层,不粘料;(3)、搓丸机构中的搓板(44)支承在两根长轴(47)上,长轴(47)支承在滑杆座(49)上,滑杆座(49)通过插板(64)插在搓板座(51)上用顶丝(11)顶紧,通过搓板座(51)上固定的调节板(53)及调节螺钉(65)调节滑杆座(49)抑角,从而调节搓板(44)抑角,以控制丸子在搓板中走过的行程及圆度,长轴(47)两端装有减振弹簧(54),且搓板(44)的内侧凹弧面上有一层无毒塑料覆盖层,不粘料;(4)、喂料机构中的主、从动进料辊(30)和(33)两端与左、右墙板(35)和(36)的联接处(60)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泉罗克俭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宝鸡县制药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