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坤山专利>正文

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喂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902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幼童喂药器,按注射方式设计,解决喂药时碰翻药液、引起幼儿呕吐等问题。由注射头、注射管和推杆组装构成,注射头包括互相套合的姆指型奶嘴和管盖。奶嘴底座凹设内槽,槽内缘向奶嘴头延设推拔状管槽,管槽内有Y形槽孔及放射状圆孔。管盖成冂形,盖面上均设圆孔及Y形杆,Y形杆嵌入管槽与槽孔卡合并于奶嘴中形成区隔空间及药液通路。幼儿吞食药液时无苦味感,且奶嘴在口腔中可自行矫正方向。清洗拆装方便。(*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用品,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喂药器。幼童由于自身的抵抗力弱,当气候变化太大或空气质量差时,均会因呼吸系统失调感染病毒或细菌而患病,因而给幼儿喂药已成为作父母者经常性的工作。由于药液有苦味感,幼儿排斥拒食,因而喂食相当不易,大多数父母不得不用强硬灌食的方式进行,儿童用药大多为液态药水,硬灌中因幼儿抗拒常有药水泼洒的情况发生,既不能彻底发挥药液的作用又沾污了衣服,在硬灌方式不当时幼童仍会呕吐出药物,有时甚至错送入气管导致剧烈咳嗽和引发气管部位的并发症。为解决幼儿喂药时的各种问题,有多种将药液送往口腔内舌根部位的喂药器问世,此类喂药器有以下缺点因药液的喂入方向应尽量避免直入,才可避开舌部的苦感味觉部位,而各类喂药器的头部在塞入幼童口中时,往往因幼儿口部不断嚅动而使得位于喂药器头部侧边的注液孔根本无法准确控制朝向侧边,因而在喂入药液时往往会发生药液方向偏歪或错误,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更导致幼童呕吐、咳嗽;一般喂药器均具有一道提供药液通过的短、直状内管和一个底部供该内管底端通过的近封闭状药液槽管,由于内管的管径狭小,又无适当的清洗工具,造成清洗中的不便,仅能以水冲洗不能完全清刷内管的管壁,而药液槽管另一端也无法让小刷具全段伸入通过,也不能彻底清洁刷洗,造成虽经冲洗仍有残液沾附在内管管壁或药液槽管内壁上的现象,当残液积存过久以致变质时,将会滋生危害人体的病菌或发霉、变臭,严重影响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及卫生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方向辨识功能的喂药器,按注液方式设计,来解决喂药时碰翻药液、呕吐、不易清洗等问题。本技术具有方向辨识功能的喂药器,由透明中空注射管、与注射管等长的园杆状注射推杆和注射头组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头包括姆指型奶嘴和与奶嘴套合的管盖;所述姆指型奶嘴的底座端凹设一内槽,姆指型奶嘴内槽内缘则向奶嘴头部延设端面成扩大状的推拔管槽,管槽深处有Y型槽孔,并自槽孔等距离分设三个放射状穿透园孔至姆指型奶嘴部的斜面及两侧面,所述管盖是设有内牙槽的П型园盖,园盖顶面等距离设置园孔,由园孔间突延接端成扩大状的Y型杆,管盖Y型杆与奶嘴的管槽及槽孔嵌卡;所述注射管一端部设有与管盖内牙槽配合的牙纹,另一端部外设有一环形槽部;所述注射推杆前端装设有与注射管内孔同径的软胶杆塞,末端装设有向外弧弯的外露拉柄。所述的姆指型奶嘴底座内槽壁上设有弧洼,所述管盖侧缘设有凸点,姆指型奶嘴与管盖套合时以弧洼与凸点配合而定位。所述注射管一端牙纹的后缘处设有环形挡片。Y型杆在奶嘴管槽内所形成的区隔空间即是连接奶嘴园孔与管盖园孔的通道,在推杆挤迫注射管中药液时,药液由该通道向口腔两侧及顶侧急速喷出,而姆指型奶嘴在塞入口中时会自行依嘴型而矫正方向。实施时可多设弧洼与凸点的个数,以增加互相扣合的机率,使组装定位更为简便迅捷。注射管上设置的环形挡片,可限制奶嘴过份深入口腔,增加使用安全性。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本喂药器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管盖的端视平面图图3.本喂药器组合剖示结构图及Y型杆与Y型槽孔的配合放大图图4.喂药器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喂药器注液时的侧视动作图图6.喂药器注液时的端视动作图参见图1、图2、图3,喂药器主要包括姆指型奶嘴2、管盖3、注射管4及注射推杆5。姆指型奶嘴2的底座21凹设一内槽23,槽壁上相对分设弧洼231,槽内缘则向奶嘴部22延设端面成扩大状的推拔管槽24,管槽24深处有一Y型槽孔25,并自槽孔25等距分设三个放射状穿透园孔26至奶嘴斜面221及两侧缘。管盖3是设有内牙槽31的П型园盖,侧缘相对分设凸点32与奶嘴2的弧洼231对应,园盖顶面等距离布设园孔33,并由孔间部位突延接端扩大的Y型杆34(详见图2)。注射管4是一端部设有牙纹41的透明中空管,管末端有直径较大的柄部42。注射推杆5是长度与注射管4相同的园杆,前端装设有与注射管内孔43同径的软胶杆塞51,末端是向外弧弯的拉柄52。管盖3以内牙槽31与注射管4的端牙41锁固,再将姆指型奶嘴2套住管盖3,利用凸点32与弧洼231形成扣掣定位,此时Y型杆34也嵌入管槽24与Y型槽孔25卡合(详见图3放大图),Y型杆34在管槽24内所形成的区隔空间即成为连接奶嘴园孔26与管盖园孔33的通道,详见图3。参见图4、图5、图6,注射管4上于端牙纹41后缘可增设大直径的环形挡片44,其直径最好大于幼儿口部张开的极限度。当推杆5向内迫挤注射管4中的药粉、药液W时,药粉、药液W即自园孔33进入由Y型杆34在管槽24内所形成的区隔空间,再由园孔26将药液W成三个方向喷射而出,详见图4,在将奶嘴部22塞入幼童口腔P1内时,环形挡片44起到限位作用,可防止奶嘴部22过分深入口腔P1内部,因而有使用上的安全性。而奶嘴的姆指型设计可使其依顺嘴型自然产生方向矫正,如图5所示的斜面221朝上状。当注入药液W时,斜面221上园孔26将药液W冲向口腔P1上缘,并于近喉部P2处落滑至喉咙P3中,如图5所示。而奶嘴部22两侧缘上的园孔26则将药液W引至高于舌部S的口腔侧壁P1处,由注射力使药液W沿口腔壁快速内冲,于喉头P2下位处滑入喉咙P3处,详见图6。由于药液W几乎未接触舌部S,幼童可感觉到苦味的时间极短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能轻松愉快地完成喂药,即使个性极强的顽童,即使幼儿紧咬奶嘴部22,仍可因Y型杆34内撑奶嘴部22的作用,使奶嘴部园孔26内注液W的喷射不会受阻,而能正常输出药液。相反,如果奶嘴部22中空,在幼儿紧含或紧咬时会使其内孔壁面贴合阻止药液顺畅流出。本技术的喂药器,在组套于注射管端部的管盖上设置适当长度的Y型杆和等距分设的园孔,在将Y型杆嵌配在姆指型奶嘴内时,可将奶嘴中的管槽区隔成三等分空间,并由该空间与奶嘴首端的放射状园孔相通,当用推杆挤迫注射管中的药液时,药液即顺着三个通道送至奶嘴园孔并快速冲出,在未接触舌部或刚接触舌部的时候就可快速滑入咽喉中,使幼童几乎感觉不到药液的苦味,而且可任意将奶嘴部无方向性地塞入幼童口中,因姆指型的奶嘴部具有矫移正位的作用,不必顾虑因注入方向不当而导致反效果,同时通过Y型杆塞撑管槽,还可在幼童拒食药液时维持药液通路的顺畅,具有高效率喂药,不会错位、引流稳定的效果,而且喂药器拆装方便、易于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喂药器,由透明中空注射管、与注射管等长的园杆状注射推杆和注射头组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头包括姆指型奶嘴和奶嘴套合的管盖;所述姆指型奶嘴的底座端凹设一内槽,姆指型奶嘴内槽内缘则向奶嘴头部延设端面成扩大状的 推拔管槽,管槽深处有Y型槽孔,并自槽孔等距离分设三个放射状穿透园孔至姆指型奶嘴部的斜面及两侧面,所述管盖是设有内牙槽的*型园盖,园盖顶面等距离设置园孔,由园孔间突延接端成扩大状的Y型杆,管盖Y型杆与奶嘴的管槽及槽孔嵌卡;所述注射管一端部 设有与管盖内牙槽配合的牙纹,另一端部外设有一环形槽部;所述注射推杆前端装设有与注射管内孔同径的软胶杆塞,末端装设有向外弧弯的外露拉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方向识别功能的喂药器,由透明中空注射管、与注射管等长的园杆状注射推杆和注射头组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头包括姆指型奶嘴和与奶嘴套合的管盖;所述姆指型奶嘴的底座端凹设一内槽,姆指型奶嘴内槽内缘则向奶嘴头部延设端面成扩大状的推拔管槽,管槽深处有Y型槽孔,并自槽孔等距离分设三个放射状穿透园孔至姆指型奶嘴部的斜面及两侧面,所述管盖是设有内牙槽的П型园盖,园盖顶面等距离设置园孔,由园孔间突延接端成扩大状的Y型杆,管盖Y型杆与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坤山
申请(专利权)人:梁坤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