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基酸稀土锌微肥的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属于肥料制造技术领域。工艺如下:①按氨基酸稀土锌微肥的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50%-65%,将水添加到反应壶中,加热到80-90℃;②加入25%-35%复合氨基酸粉,③加入2.5%-5%氧化锌到;④加入4%-8%加入氯化钙;或加入2%-5%加入氧化镁;⑤加入3%-6%氯化稀土,保持溶液温度≥95℃,持续4-10小时;⑥加入0.5%-1.5%复硝酚钠;和0.5%-1.5%渗透剂JFC,保持95℃以上的温度4小时以上,待螯合完全即可得氨基酸稀土锌微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稀土与锌等微量元素的共存;将氨基酸稀土锌作为复合肥的“伴侣”的使用方法,可以普及农民对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衡施肥法,减少了氨基酸微肥的使用量,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肥效与作物的品质,增加了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肥料制造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微量元素作为农作物必需的元素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我国使用的微量元素 多为简单的无机盐。很容易与肥料或土壤中的磷酸根、碳酸根发生反应,形成非常稳定的化 合物,不利作物吸收,因此,发达国家利用EDTA、柠檬酸、黄腐酸、酒石酸作为螯合剂,将微量 元素制备成微量元素螯合物,有效提高了微量元素的稳定性,促进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 收利用,促进作物中的酶、维生素、激素的生成,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EDTA等微量元素螯合剂的成本相对较贵,现在大都利用废弃蛋白,采用水解,螯合 一步法和综合利用法,生产廉价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如氨基酸稀土、氨基酸锌、镁、铁 等螯合物,氨基酸稀土可有效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根系生长和种子萌发,有利植株生长 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植物品质,提高瓜果类作物产品糖、蛋白质、VC含量,氨基酸锌可参与 生长素的形成,可使水稻植株增高,分蘖增加、粒数和粒重增加,空瘪粒下降,对小麦、棉花、 果树、蔬菜等农作物均可增加产量与品质。由于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肥的肥力和使用效果,与制备工艺及微量元素添加方式 及微量元素与原材料的选择及使用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氨基酸稀土等微肥的制备 工艺和使用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微肥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 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了稀土与锌等微量元素的共存,用氧化锌代替硫酸 锌,以达到锌与稀土共存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肥的制备,从而提供一种氨基酸稀土锌微肥的 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将氨基酸稀土锌作为复合肥的“伴侣”使用,采用复合肥加 “化肥伴侣” 一氨基酸稀土锌微肥的“ 1+1,,使用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衡施肥法,减 少了氨基酸微肥的使用量,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肥效与作物的品质,增加了产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其工艺步骤如下①按氨基酸稀土锌微肥的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50%—65%添加水,将水添加到反应壶 中,加热到80— 90°C ;②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25%—35%添加复合氨基酸粉,继续加热并搅拌至全部溶解, 要求复合氨基酸粉中氨基酸含量> 45%,水份< 3%,加热至85—95°C ;③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2.5%—5%添加氧化锌到反应壶中,要求氧化锌中锌元素含 量> 75% ;继续搅拌到完全溶解;或加热至90—98°C再搅拌到完全溶解;④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4%—8%加入氯化钙,继续加热到85— 95°C,搅拌至完全溶解;或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2%—5%加入氧化镁,继续加热保持90—98°C,搅拌至完全溶 解;⑤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3%—6%添加氯化稀土,要求氯化稀土中稀土元素含量 ^ 45%,搅拌到完全溶解,并保持溶液温度> 95°C,持续4一10小时;⑥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0.5%—1. 5%添加复硝酚钠,要求复硝酚钠含量> 95% ;再按 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0. 5%—1. 5%添加渗透剂JFC,要求渗透剂JFC含量彡70%,搅拌到完全 溶解;保持95°C以上的温度4小时以上,待螯合完全即可得氨基酸稀土锌微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其使用方法如下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备的氨基酸稀土锌微肥氨基酸稀土锌微肥作为配方复合肥的“伴侣”使 用,所述的配方复合肥是根据不同农作物对养份的需求,结合土壤中养分含量,按氮磷 钾为10— 30:5—15:10— 20的比例生产的复合肥,其中复合肥中的氮含量为10%—30%,复 合肥按常规方法施用,氨基酸稀土锌微肥作为叶面喷施;氨基酸稀土锌微肥作为配方复合 肥的“伴侣”使用,所述的配方复合肥是根据不同农作物对养份的需求,结合土壤中养分含 量,按氮磷钾为10— 30:5—15:10— 20的比例生产的复合肥,其中复合肥中的氮含量为 10%—30%,复合肥按常规方法施用,氨基酸稀土锌微肥作为叶面喷施;对于集中育苗后移栽 的当年成熟的作物,每亩地采用配方复合肥加氨基酸螯合稀土锌微肥配合使用,叶面喷施 要求育苗期使用1一2次,每亩用量30—50毫升,稀释倍数以500—800倍为宜;移栽大田 后使用1一3次,每亩每次用量50 - 75毫升,稀释倍数以300— 500倍为宜;多年生作物 每亩每次用量50 — 75毫升,按500—800倍稀释浓度使用,每季作物使用1_3次,要避开盛 花期使用,尽量在作物生长盛期使用;喷施方式为单独喷施或加入农药中喷施。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稀土与硫酸盐金属化合物不能共存而无法生产氨基酸 稀土锌螯合物的难题,因为常规的硫酸盐氨基酸螯合微肥制备工艺,可使稀土与硫酸根结 合成非常稳定的硫酸稀土而沉淀,使稀土无法被植物吸收,因此氨基酸稀土螯合物与氨基 酸螯合锌一般不能同时混合螯合共存,本专利技术采用氧化锌替代硫酸锌,避免了稀土与SO4+2 的结合,使稀土金属离子与a^2 (锌离子)可以共同与氨基酸螯合生成氨基酸稀土锌微肥, 不产生大量沉淀物,而且缩短了螯合时间。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的优越性表现为①农民一般不会主动去使用微量元素肥料,采用“1+1”使用模式,可以普及农民对微 量元素肥料的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②按“1+1,,模式方法使用,氨基酸稀土锌微肥其用量是直接添加到复合肥中的使用方 法用量的1/2(Γ50,使用量科学合理,减少浪费,节约了社会资源;③本使用方法中“化肥伴侣”可以与农药混合叶面喷施,不增加农民喷施使用用工成本;④使农作物吸收营养物质更全面科学,减少作物缺素性生理病害;⑤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节约化肥资源,改善农作物品质,增加产量,经济社 会效益明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中说明的技术具体实施,通过对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 以生产IOOOkg氨基酸稀土锌微肥为例,其整个制备工艺如下①反应壶清洗后,直接向反应壶中加入自来水6(^kg,加热到85士 1 °C左右;②向反应壶中加入复方氨基酸粉250kg,加热到85—95°C搅拌至完全溶解;③向反应壶中加入氧化锌40kg,继续加热保持90—98°C,搅拌至完全溶解;④向反应壶中加入氯化钙50kg,继续加热到85—95°C,搅拌至完全溶解;⑤向反应壶中加入氯化稀土40kg,搅拌至完全溶解,保持溶液温度>95°C,持续4一10 小时;⑥待以上物质完全螯合后(4一5小时),向反应壶中加入复销酚钠5kg和渗透剂 JFClOkg,搅拌均勻,保持95°C以上温度4小时以上,即可。实施例2 以生产1000 kg氨基酸稀土锌微肥为例说明整个制备工艺流程①反应壶清洗后,直接向反应壶中加入自来水585kg,加热至85士2°C左右;②向反应壶加入复方氨基酸粉300kg,加热到85—95°C,搅拌至完全溶解;③向反应壶加氧化锌35kg,加热保持90— 98°C,搅拌至完全溶解;④向反应壶加氧化镁30kg,加热保持90— 98°C搅拌至完全溶解;⑤向反应壶加入氯化稀土35 kg,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并保持95°C以上温度4一5小时;⑥向反应壶加入复硝酚钠5kg和渗透剂JFClO kg,保持95°C以上温度4小时以上,待螯合完全即可。现以一亩水稻田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酸稀土锌微肥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工艺步骤如下:①按氨基酸稀土锌微肥的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50%—65%添加水,将水添加到反应壶中,加热到80—90℃;②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25%—35%添加复合氨基酸粉,继续加热并搅拌至全部溶解,要求复合氨基酸粉中氨基酸含量≥45%,水份≤3%,加热至85—95℃;③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2.5%—5%添加氧化锌到反应壶中,要求氧化锌中锌元素含量≥75%;继续搅拌到完全溶解;或加热至90—98℃再搅拌到完全溶解;④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4%—8%加入氯化钙,继续加热到85—95℃,搅拌至完全溶解;或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2%—5%加入氧化镁,继续加热保持90—98℃,搅拌至完全溶解;⑤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3%—6%添加氯化稀土,要求氯化稀土中稀土元素含量≥45%,搅拌到完全溶解,并保持溶液温度≥95℃,持续4—10小时;⑥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0.5%—1.5%添加复硝酚钠,要求复硝酚钠含量≥95%;再按总配制溶液的重量的0.5%—1.5%添加渗透剂JFC,要求渗透剂JFC含量≥70%,搅拌到完全溶解;保持95℃以上的温度4小时以上,待螯合完全即可得氨基酸稀土锌微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根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瑞博特复合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