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彩砂混砂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多个砂罐的出口设置在该皮带输送机上方,该皮带输送机的末端为落砂点,其特征在于在该落砂点的前方设有预混机构,在该落砂点的下方设有纵横相混机构,在该纵横相混机构的下方设有振动拌混机构,振动拌混机构与提升抛混机构连接,提升抛混机构的出口位于彩砂储料仓的上方。本装置的优点在于:彩砂通过混砂装置的混合后,可以基本确保批量彩砂中各色彩砂的分布均匀性和批量一致性等质量控制要求;彩砂在混砂流程中,受到限制分流、撞击相拌、振动拌混、提升抛混等的多次混砂过程作用,使彩砂的级配构成合理、各色均匀协调、颗粒均衡分布等要求得到有效的保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装置涉及建筑防水材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彩砂混砂装置。
技术介绍
玻纤胎浙青瓦所用彩砂,有其级配构成合理、各色均勻协调、颗粒均衡分布等的质 量要求。也是最终确保浙青瓦彩砂装饰层的质量是否符合该产品国家标准的重要保证之ο而彩砂作为主要原材料采购进厂,各包装袋里的彩砂却仍存在着级配误差大、颗 粒分布不均勻等缺陷。必须将批量生产浙青瓦所需的彩砂重新进行混砂过程以满足其质量 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砂混砂装置,能够确保批量彩砂中各色彩砂的 分布均勻性。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彩砂混砂装置,包括皮带输 送机,多个砂罐的出口设置在该皮带输送机上方,该皮带输送机的末端为落砂点,其特征在 于在该落砂点的前方设有预混机构,在该落砂点的下方设有纵横相混机构,在该纵横相混 机构的下方设有振动拌混机构,振动拌混机构与提升抛混机构连接,提升抛混机构的出口 位于彩砂储料仓的上方。本装置的优点在于—是彩砂按批量通过混砂装置的预混合后有效弥补了小包装所带来的缺陷,将误 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可以基本确保批量彩砂中各色彩砂的分布均勻性和批量一致性等质 量控制要求;二是彩砂在“预混一纵横相混一振动拌混一提升抛混”等混砂流程中,受到限制分 流、撞击相拌、振动拌混、提升抛混等的多次混砂过程作用,使彩砂的级配构成合理、各色均 勻协调、颗粒均衡分布等要求得到有效的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预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纵横相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彩砂混砂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1,多个砂罐2的出口设置在该皮带输送机1 上方,该皮带输送机ι的末端为落砂点,其特征在于在该落砂点的前方设有预混机构3,在该落砂点的下方设有纵横相混机构4,在该纵横相混机构4的下方设有振动拌混机构5,振 动拌混机构5与提升抛混机构6连接,提升抛混机构6的出口位于彩砂储料仓7的上方。如图2所示,预混机构3包括两组并排设置并成一定夹角的钢板8,该两组钢板8 垂直设置在皮带输送机上。两组钢板8之间的间距为30 50mm,两组钢板8之间的夹角为 50 70°,每组钢板8包括8 10块的平行设置的钢板8,两块相邻钢板8之间的间距为 30 50mm。图中箭头方向为彩砂的进入方向。如图3所示,纵横相混机构4上部设有呈横向排放的数根管状钢管9,管状钢管9 的直径为C 7 C 15,两根相邻管状钢管9的间距为8 12mm,该数根管状钢管9下方设有 呈纵向排放的数条三角形角铁,该数条三角形角铁顶边向上,两侧侧面朝下对称设置,该角 铁的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40°,其中部分角铁为大角铁10,侧面宽度为180 220mm,其他角铁为小角铁11,侧面宽度为60 80mm,大角铁的侧边底部伸入与其相邻的小 角铁下方,两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0 50mm。振动拌混结构包括一钢板输送槽,该钢板输送槽设有振动马达,该钢板输送槽底 部与提升抛混机构6连通。从多个砂罐流出的彩砂由输送皮带输送至预混机构的入口处时,彩砂即由预混机 构钢板自动分流并呈S状通过。过程中彩砂即形成了第一次预混合,接着通过落砂点落入 纵横相混机构。彩砂进入纵横相混机构后,随即自由在横向排放的管状钢管中间穿行通过并滑落 至纵向排放的三角形角铁上后再穿行通过。彩砂在自由撞击滑落过程中形成了第二次预混 合,然后直接下坠至振动拌混机构上的钢板输送槽中。当彩砂通过钢板输送槽时因受到振动马达的作用,又一次起到了振动拌混的预混 合功效,然后被输送至提升抛混机构的入口处。提升抛混机构直接将该彩砂提升至顶端,然 后将其抛混至下端的彩砂储料仓里,完成了最后的预混合,以备彩砂撒布装置(后道工序) 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彩砂混砂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多个砂罐的出口设置在该皮带输送机上方,该 皮带输送机的末端为落砂点,其特征在于在该落砂点的前方设有预混机构,在该落砂点的 下方设有纵横相混机构,在该纵横相混机构的下方设有振动拌混机构,振动拌混机构与提 升抛混机构连接,提升抛混机构的出口位于彩砂储料仓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砂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预混机构包括两组并排设置并成一 定夹角的钢板,该两组钢板垂直设置在皮带输送机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砂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钢板之间的间距为30 50mm, 两组钢板之间的夹角为50 70°,每组钢板包括8 10块的平行设置的钢板,两块相邻钢 板之间的间距为30 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砂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纵横相混机构上部设有呈横向排放 的数根管状钢管,该数根管状钢管下方设有呈纵向排放的数条三角形角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砂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纵横相混机构上部设有呈横向排放 的数根管状钢管,管状钢管的直径为<2 7 <2 15,两根相邻管状钢管的间距为8 12mm,该 数根管状钢管下方设有呈纵向排放的数条三角形角铁,该数条三角形角铁顶边向上,两侧 侧面朝下对称设置,该角铁的侧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 40°,其中部分角铁为大角 铁,侧面宽度为180 220mm,其他角铁为小角铁,侧面宽度为60 80mm,大角铁的侧边底 部伸入与其相邻的小角铁下方,两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0 5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砂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振动拌混结构包括一钢板输送槽, 该钢板输送槽设有振动马达,该钢板输送槽底部与提升抛混机构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彩砂混砂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多个砂罐的出口设置在该皮带输送机上方,该皮带输送机的末端为落砂点,其特征在于在该落砂点的前方设有预混机构,在该落砂点的下方设有纵横相混机构,在该纵横相混机构的下方设有振动拌混机构,振动拌混机构与提升抛混机构连接,提升抛混机构的出口位于彩砂储料仓的上方。本装置的优点在于彩砂通过混砂装置的混合后,可以基本确保批量彩砂中各色彩砂的分布均匀性和批量一致性等质量控制要求;彩砂在混砂流程中,受到限制分流、撞击相拌、振动拌混、提升抛混等的多次混砂过程作用,使彩砂的级配构成合理、各色均匀协调、颗粒均衡分布等要求得到有效的保证。文档编号B28C9/00GK201889855SQ20102059664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姚有志, 瞿建民 申请人:上海建筑防水材料(集团)公司, 上海金夏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砂混砂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多个砂罐的出口设置在该皮带输送机上方,该皮带输送机的末端为落砂点,其特征在于在该落砂点的前方设有预混机构,在该落砂点的下方设有纵横相混机构,在该纵横相混机构的下方设有振动拌混机构,振动拌混机构与提升抛混机构连接,提升抛混机构的出口位于彩砂储料仓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建民,姚有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筑防水材料集团公司,上海金夏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